信息公开 人才招聘 学校内网 信息门户
高级搜索 网站地图

武昌首义学院

  • 学校概况
    • 学校简介
    • 历史沿革
    • 校徽校训
    • 现任领导
    • 历任领导
    • 历史荣耀
    • 校园风光
  • 机构设置
    • 教学单位
    • 管理机构
    • 科研机构
  • 师资队伍
    • 领军人物
    • 中青年骨干教师
  • 人才培养
    • 人才培养目标
    • 专业建设
    • 教学改革
    • 一流课程
    • 实习(训)基地
    • 产教融合
  • 招生就业
    • 招生
    • 就业
  • 科学研究
  • 合作交流
  • 文化之窗
    • 首义印迹
    • 文化四合院
    • 服务信息
    • 全景校园
首页  >  公告通知正文详情

关于征集武昌首义学院校训及校园卡通形象的通知

更新时间:2015-11-30  浏览量:   发布部门:武昌首义学院     更多

为了适应学校建设发展要求,进一步挖掘学校文化内涵,提升学校文化建设品位,打造富有学校特色的文化载体,形成彰显学校特色的鲜明形象,学校研究决定,面向校内外征集武昌首义学院校训及校园卡通形象。

现将征集活动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征集范围

本校师生员工(含离退休教职工),海内外校友及所有关心和支持武昌首义学院建设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

二、活动要求

(一)校训征集要求

校训是一所学校办学历史与文化的积淀,是办学理念与办学风格的集中体现,也是校园精神和价值取向的高度概括。

校训应突出办学理念和办学特色;展示和谐校园精神风貌与文化底蕴;具有较强的内涵及时代精神。具体要求如下:

1、可以是对称文字组成的词组,也可以是简洁、高雅的一句话。

2、语言凝练,彰显特色,清新高雅,便于记诵,具有高度认同感。

3、原则上不超过12个字,并附相应说明。

(二)校园卡通形象征集要求

校园卡通形象是一个学校的象征,也是学校办学理念、办学特色、人文精神的形象体现,能够反映师生的良好精神风貌,并激发广大师生的爱校热情。具体要求如下:

1、内涵丰富,寓意深刻,体现办学特色。

2、设计新颖,简洁流畅,和谐美观,便于制作,适宜作为学校对外宣传,以及作为进行校园及社会活动的形象标识。

3、图案设计稿尺寸为A4纸大小,成稿效果图电脑制作和手工绘制均可(电脑制作的请同时提交电子稿)。作品须附有设计理念、校园卡通形象图形、色彩等详细说明,并简述其构思及象征意义。

三、设计素材

武昌首义学院是中国首批独立学院之一,2000年8月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由华中科技大学和武汉军威文化传播集团合作兴办。学校初名华中科技大学军威学院,翌年3月更名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2015年5月复更为现名。

武昌首义学院崇尚“以人为本,关爱师生,保证质量,大胆创新”的办学理念,坚持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科学定位,以“核心价值观与专业核心能力有机统一”为目标,不断凝炼“注重养成教育,坚持因材施教,强化实践创新”的办学特色,创构了应用型人才培养核心工程建设体系。

砥砺14余载,学校率先跻身于中国教育创新改革尖兵前列。2006至2015年,连续十年蝉联中国一流独立学院(五星级应用型大学)排行榜首;亦屡居“中国五星级民办大学”榜首,且叠获“中国两岸四地最佳私立(民办)大学”誉称。 

历史从这里走过。校区原为清末陆军第三中学堂,同时又系武昌新军马队、炮队驻扎地。时值七百位热血志士汇入武昌首义主力军,故成为辛亥革命发源地之一。1922年,章太炎先生撰《武昌首义宣言》倡设大学,以纪念武昌首义之功烈,传承辛亥革命之精神。抗日战争时期,为培养和提振国民英雄主义精神,宋庆龄先生不辞劳顿奔波募款,并请辛亥革命家和书法家集于一身的喻育之先生,题写“武昌首义大学”校名。1946年,辛亥志士李翊东又撰长文吁请,创立一所纪念性、研究性的武昌首义大学。

辛亥革命武昌首义是全球炎黄子孙共同景仰的精神丰碑,在全球华人华侨心目中拥有崇高神圣、无可替代的历史地位。2010年11月辛亥革命百年论坛,全国政协委员、辛亥革命先驱黄兴之孙黄伟民先生,广邀美国以及北京、江苏、湖北、湖南、广东等地辛亥革命志士后裔,齐聚南湖吁请并签名倡办武昌首义大学。

辉煌的历史赋予武昌首义学院深沉独特的文化动因,其博大丰盈的历史内涵,如同充沛不竭的清泉滋润着这块古老的土地。20世纪初叶,中国革命两大主流国共两党创办的黄埔军校武汉分校亦落址武昌,其中武昌首义学院现址即为该校址之一(1927年“七一五”汪精卫叛变后学员被迫离校转至武昌南湖)。1927年春,国民政府迁都武汉,黄埔军校武汉分校即正式更名为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时称“第二黄埔”,至此成为培育近代国民革命先锋的“中国将帅摇篮”。该校盛世雄风曾开办黄埔第六期至第八期。同时,首开先河招募中国第一代女兵、第一批女军校学员共计213人。1927年2月12日,宋庆龄、孙科、吴玉章、董必武等出席开学典礼。黄埔军校前后设过潮州分校、武汉分校、长沙分校。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又设过南昌、洛阳分校,其中规模与影响最大者当属武汉分校。据1936年出版的《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史稿》称:“武汉分校规模之宏大不亚于黄埔本校,有男女学生及入伍生6000余人,实为中国腹部武装革命势力之大本营”。众多青衿许国的英才俊彦在此风云际会,成为闪耀中华民族世纪星河的杰出人才。这片叱咤风云的古老土地,将为武昌首义学院的未来勾勒出现代大学文化的符号与坐标。

四、有关事项

1.作者应保证征集作品的独创性。

2.凡征集作品无论是否采用,恕不退稿,请作者自留底稿。

3.各部门应对本次征集活动进行广泛宣传发动,鼓励教职员工和学生积极参与,踊跃投稿,贡献智慧。

4.征集时间:2015年11月27日-----2015年12月30日

5.奖项设置:学校组织成立评审小组,对报送作品进行评审。两类征集作品分别评选出一等奖1名(共2名)、二等奖2名(共4名)、三等奖3名(共6名)。对所有获奖者将予以一定的物质奖励并颁发荣誉证书。

6.电子投稿发送E-mail到wcsyxytw@163.com,投稿者须随稿注明作者姓名、所在(单位)部门、电话及其他个人资料,也可直接送至校团委办公室(行政楼107)。咨询电话:027-88432318



共青团武昌首义学院委员会

二〇一五年十一月二十七日

常用链接

教务系统(新) 校友会 招标投标 校长信箱 学校邮箱 图书馆

在线导览

教学校历 在线办理 咨询服务 下载专区价格服务 投诉咨询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档案馆咨询微信二维码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南李路22号  邮政编码:430064  电话:027-88426013  传真:027-88426111  鄂ICP备16000181号-1  
  • 首页
  • 学校概况
    • 学校简介
    • 历史沿革
    • 校徽校训
    • 现任领导
    • 历任领导
    • 历史荣耀
    • 校园风光
  • 机构设置
    • 教学单位
    • 管理机构
    • 科研机构
  • 师资队伍
    • 领军人物
    • 中青年骨干教师
  • 人才培养
    • 人才培养目标
    • 专业建设
    • 教学改革
    • 一流课程
    • 实习(训)基地
    • 产教融合
  • 招生就业
    • 招生
    • 就业
  • 科学研究
  • 合作交流
  • 文化之窗
    • 首义印迹
    • 文化四合院
    • 服务信息
    • 全景校园
  1. 首页
  2. 公告通知

关于征集武昌首义学院校训及校园卡通形象的通知

2015-11-30 09:17:18

为了适应学校建设发展要求,进一步挖掘学校文化内涵,提升学校文化建设品位,打造富有学校特色的文化载体,形成彰显学校特色的鲜明形象,学校研究决定,面向校内外征集武昌首义学院校训及校园卡通形象。

现将征集活动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征集范围

本校师生员工(含离退休教职工),海内外校友及所有关心和支持武昌首义学院建设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

二、活动要求

(一)校训征集要求

校训是一所学校办学历史与文化的积淀,是办学理念与办学风格的集中体现,也是校园精神和价值取向的高度概括。

校训应突出办学理念和办学特色;展示和谐校园精神风貌与文化底蕴;具有较强的内涵及时代精神。具体要求如下:

1、可以是对称文字组成的词组,也可以是简洁、高雅的一句话。

2、语言凝练,彰显特色,清新高雅,便于记诵,具有高度认同感。

3、原则上不超过12个字,并附相应说明。

(二)校园卡通形象征集要求

校园卡通形象是一个学校的象征,也是学校办学理念、办学特色、人文精神的形象体现,能够反映师生的良好精神风貌,并激发广大师生的爱校热情。具体要求如下:

1、内涵丰富,寓意深刻,体现办学特色。

2、设计新颖,简洁流畅,和谐美观,便于制作,适宜作为学校对外宣传,以及作为进行校园及社会活动的形象标识。

3、图案设计稿尺寸为A4纸大小,成稿效果图电脑制作和手工绘制均可(电脑制作的请同时提交电子稿)。作品须附有设计理念、校园卡通形象图形、色彩等详细说明,并简述其构思及象征意义。

三、设计素材

武昌首义学院是中国首批独立学院之一,2000年8月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由华中科技大学和武汉军威文化传播集团合作兴办。学校初名华中科技大学军威学院,翌年3月更名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2015年5月复更为现名。

武昌首义学院崇尚“以人为本,关爱师生,保证质量,大胆创新”的办学理念,坚持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科学定位,以“核心价值观与专业核心能力有机统一”为目标,不断凝炼“注重养成教育,坚持因材施教,强化实践创新”的办学特色,创构了应用型人才培养核心工程建设体系。

砥砺14余载,学校率先跻身于中国教育创新改革尖兵前列。2006至2015年,连续十年蝉联中国一流独立学院(五星级应用型大学)排行榜首;亦屡居“中国五星级民办大学”榜首,且叠获“中国两岸四地最佳私立(民办)大学”誉称。 

历史从这里走过。校区原为清末陆军第三中学堂,同时又系武昌新军马队、炮队驻扎地。时值七百位热血志士汇入武昌首义主力军,故成为辛亥革命发源地之一。1922年,章太炎先生撰《武昌首义宣言》倡设大学,以纪念武昌首义之功烈,传承辛亥革命之精神。抗日战争时期,为培养和提振国民英雄主义精神,宋庆龄先生不辞劳顿奔波募款,并请辛亥革命家和书法家集于一身的喻育之先生,题写“武昌首义大学”校名。1946年,辛亥志士李翊东又撰长文吁请,创立一所纪念性、研究性的武昌首义大学。

辛亥革命武昌首义是全球炎黄子孙共同景仰的精神丰碑,在全球华人华侨心目中拥有崇高神圣、无可替代的历史地位。2010年11月辛亥革命百年论坛,全国政协委员、辛亥革命先驱黄兴之孙黄伟民先生,广邀美国以及北京、江苏、湖北、湖南、广东等地辛亥革命志士后裔,齐聚南湖吁请并签名倡办武昌首义大学。

辉煌的历史赋予武昌首义学院深沉独特的文化动因,其博大丰盈的历史内涵,如同充沛不竭的清泉滋润着这块古老的土地。20世纪初叶,中国革命两大主流国共两党创办的黄埔军校武汉分校亦落址武昌,其中武昌首义学院现址即为该校址之一(1927年“七一五”汪精卫叛变后学员被迫离校转至武昌南湖)。1927年春,国民政府迁都武汉,黄埔军校武汉分校即正式更名为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时称“第二黄埔”,至此成为培育近代国民革命先锋的“中国将帅摇篮”。该校盛世雄风曾开办黄埔第六期至第八期。同时,首开先河招募中国第一代女兵、第一批女军校学员共计213人。1927年2月12日,宋庆龄、孙科、吴玉章、董必武等出席开学典礼。黄埔军校前后设过潮州分校、武汉分校、长沙分校。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又设过南昌、洛阳分校,其中规模与影响最大者当属武汉分校。据1936年出版的《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史稿》称:“武汉分校规模之宏大不亚于黄埔本校,有男女学生及入伍生6000余人,实为中国腹部武装革命势力之大本营”。众多青衿许国的英才俊彦在此风云际会,成为闪耀中华民族世纪星河的杰出人才。这片叱咤风云的古老土地,将为武昌首义学院的未来勾勒出现代大学文化的符号与坐标。

四、有关事项

1.作者应保证征集作品的独创性。

2.凡征集作品无论是否采用,恕不退稿,请作者自留底稿。

3.各部门应对本次征集活动进行广泛宣传发动,鼓励教职员工和学生积极参与,踊跃投稿,贡献智慧。

4.征集时间:2015年11月27日-----2015年12月30日

5.奖项设置:学校组织成立评审小组,对报送作品进行评审。两类征集作品分别评选出一等奖1名(共2名)、二等奖2名(共4名)、三等奖3名(共6名)。对所有获奖者将予以一定的物质奖励并颁发荣誉证书。

6.电子投稿发送E-mail到wcsyxytw@163.com,投稿者须随稿注明作者姓名、所在(单位)部门、电话及其他个人资料,也可直接送至校团委办公室(行政楼107)。咨询电话:027-88432318



共青团武昌首义学院委员会

二〇一五年十一月二十七日

学校内网 信息门户 教务系统 校友会     图书馆     校长信箱 学校邮箱 招标投标 教学校历 在线办理 咨询服务 下载专区 价格服务 投诉咨询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南李路22号

邮政编码:430064

电话:027-88426013

传真-88426013

鄂icp备160018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