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公开 人才招聘 学校内网 信息门户
高级搜索 网站地图

武昌首义学院

  • 学校概况
    • 学校简介
    • 历史沿革
    • 校徽校训
    • 现任领导
    • 历任领导
    • 历史荣耀
    • 校园风光
  • 机构设置
    • 教学单位
    • 管理机构
    • 科研机构
  • 师资队伍
    • 领军人物
    • 中青年骨干教师
  • 人才培养
    • 人才培养目标
    • 专业建设
    • 教学改革
    • 一流课程
    • 实习(训)基地
    • 产教融合
  • 招生就业
    • 招生
    • 就业
  • 科学研究
  • 合作交流
  • 文化之窗
    • 首义印迹
    • 文化四合院
    • 服务信息
    • 全景校园
首页  >  公告通知正文详情

《长江日报》邀请师生共同参与“武汉通学生卡”配套口袋书《最武汉》的编写

更新时间:2012-08-13  浏览量:   发布部门:学校门户     更多

为新入学的全日制大学生每人赠送一张100元“武汉通”公交乘车卡,是武汉市政府今年的“十件实事”之一。根据工作部署,中共武汉市委机关报《长江日报》在2012年8月8日已就此做了相关报道。届时,“武汉通学生卡”将与长江日报编写的《最武汉》的口袋书一起送给大学新生。希望能通过学校网站、论坛、微博等平台,将武汉市为32万大学新生免费配送公交卡的信息告诉师生,同时也邀请师生参与《最武汉》的编写。

 

相关稿件供参考:

武汉投4000万 百元公交卡今秋免费配送32万新生

  今秋,武汉出资4000万元,为32万大学新生每人发放一张“武汉通学生卡”。新生免费获赠的这张卡是一种智能IC卡,内充值100元,可用于乘坐公汽、轮渡、轻轨等。武汉这个城市,正用城市的爱,让包括大学新生在内的市民了解、认识并喜欢。

  在武汉市第十二次党代会上,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阮成发在报告中说,让老百姓更爱武汉,更认同武汉。这既包括土生土长的“老武汉人”,更包括外地来汉工作、学习的众多“新武汉人”。市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开幕大会上,市长唐良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承诺,将为新入学的全日制大学生每人赠送一张100元“武汉通”公交乘车卡,并将其列入今年政府“十件实事”之一。他说,这样做就是要增强大学生群体对武汉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配合免费发放的公交卡,长江日报联合市国资委、武汉城市一卡通有限公司,邀请市民共同编写一本口袋书——《最武汉》。这书将和公交卡套封在一起送给大学新生。《最武汉》主要面向大学新生,推介最具特色的武汉风情,成为新市民在这座城市的生活指南。我们邀请广大市民一起来完成,让热心的市民来为大学新生做向导,带着他们游览大武汉。如果您提供的“最武汉”最终入选将给予奖励。活动结束,将从参与者中评选出“江城十大向导”,每人奖励价值1000元的“武汉通”一张。

参与方式:

1.通过新浪或者腾讯微博@长江日报

2.长江网、汉网 

3.长报新闻热线:027-5922222

 

让武汉成为大学生温馨的家

武汉是一座大学之城,数十所高校代表着这座城市的智力和精神高度,为城市创新和发展孕育着无限可能。百万大学生是武汉的市民,也是武汉最宝贵的人才资源。

关爱大学生、留住大学生,让他们融入城市,成为创新创业主体,对于这座志存高远的城市来说,是恪尽现实的公共服务责任,也是奠立未来的辉煌基础。

接下来的一个月,32万大学新生会陆续来到我们的城市。这个庞大的人群并不是我们的客人。在未来的至少四年里,他们会与我们生活在同一个城市,感受同样的城市体验。他们是武汉的新市民。市委市政府为他们发送免费公交卡,期望他们尽快了解武汉、热爱武汉、融入武汉。

配合免费发放的公交卡,本报邀请市民共同编写一本口袋书《最武汉》,是对市委市政府关爱行动的响应,我们每一个热爱城市的人,都应当尽自己的一份力,让这些离家在外的孩子感受到城市的温情,共同把武汉打造成大学生的温馨之家。

怎么让一个异乡人尽快地了解武汉?可以想到的,最为易行的方式恐怕就是到三镇走走,品尝美食,享受生活。发放公交卡和《最武汉》的畅想,简单而又实际。事实上,这不仅是在开通了一条认识武汉的渠道,它还表达了一种城市至深的关怀。

离家在外,无助彷徨,我们可以体会大学新生的心情。一张卡片、一份手册送出的是一份温暖,一些城市的人情味,寄望一点陌生感的拭去,一种关系和情感的拉近。

带着对城市的好奇,寻找武汉、认识武汉、热爱武汉,甚至从此留在武汉。抱着这样的初衷与期许,武汉与新市民的联系就从这儿开始。(长江日报评论员付小为)


 

常用链接

教务系统(新) 校友会 招标投标 校长信箱 学校邮箱 图书馆

在线导览

教学校历 在线办理 咨询服务 下载专区价格服务 投诉咨询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档案馆咨询微信二维码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南李路22号  邮政编码:430064  电话:027-88426013  传真:027-88426111  鄂ICP备16000181号-1  
  • 首页
  • 学校概况
    • 学校简介
    • 历史沿革
    • 校徽校训
    • 现任领导
    • 历任领导
    • 历史荣耀
    • 校园风光
  • 机构设置
    • 教学单位
    • 管理机构
    • 科研机构
  • 师资队伍
    • 领军人物
    • 中青年骨干教师
  • 人才培养
    • 人才培养目标
    • 专业建设
    • 教学改革
    • 一流课程
    • 实习(训)基地
    • 产教融合
  • 招生就业
    • 招生
    • 就业
  • 科学研究
  • 合作交流
  • 文化之窗
    • 首义印迹
    • 文化四合院
    • 服务信息
    • 全景校园
  1. 首页
  2. 公告通知

《长江日报》邀请师生共同参与“武汉通学生卡”配套口袋书《最武汉》的编写

2012-08-13 10:39:41

为新入学的全日制大学生每人赠送一张100元“武汉通”公交乘车卡,是武汉市政府今年的“十件实事”之一。根据工作部署,中共武汉市委机关报《长江日报》在2012年8月8日已就此做了相关报道。届时,“武汉通学生卡”将与长江日报编写的《最武汉》的口袋书一起送给大学新生。希望能通过学校网站、论坛、微博等平台,将武汉市为32万大学新生免费配送公交卡的信息告诉师生,同时也邀请师生参与《最武汉》的编写。

 

相关稿件供参考:

武汉投4000万 百元公交卡今秋免费配送32万新生

  今秋,武汉出资4000万元,为32万大学新生每人发放一张“武汉通学生卡”。新生免费获赠的这张卡是一种智能IC卡,内充值100元,可用于乘坐公汽、轮渡、轻轨等。武汉这个城市,正用城市的爱,让包括大学新生在内的市民了解、认识并喜欢。

  在武汉市第十二次党代会上,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阮成发在报告中说,让老百姓更爱武汉,更认同武汉。这既包括土生土长的“老武汉人”,更包括外地来汉工作、学习的众多“新武汉人”。市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开幕大会上,市长唐良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承诺,将为新入学的全日制大学生每人赠送一张100元“武汉通”公交乘车卡,并将其列入今年政府“十件实事”之一。他说,这样做就是要增强大学生群体对武汉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配合免费发放的公交卡,长江日报联合市国资委、武汉城市一卡通有限公司,邀请市民共同编写一本口袋书——《最武汉》。这书将和公交卡套封在一起送给大学新生。《最武汉》主要面向大学新生,推介最具特色的武汉风情,成为新市民在这座城市的生活指南。我们邀请广大市民一起来完成,让热心的市民来为大学新生做向导,带着他们游览大武汉。如果您提供的“最武汉”最终入选将给予奖励。活动结束,将从参与者中评选出“江城十大向导”,每人奖励价值1000元的“武汉通”一张。

参与方式:

1.通过新浪或者腾讯微博@长江日报

2.长江网、汉网 

3.长报新闻热线:027-5922222

 

让武汉成为大学生温馨的家

武汉是一座大学之城,数十所高校代表着这座城市的智力和精神高度,为城市创新和发展孕育着无限可能。百万大学生是武汉的市民,也是武汉最宝贵的人才资源。

关爱大学生、留住大学生,让他们融入城市,成为创新创业主体,对于这座志存高远的城市来说,是恪尽现实的公共服务责任,也是奠立未来的辉煌基础。

接下来的一个月,32万大学新生会陆续来到我们的城市。这个庞大的人群并不是我们的客人。在未来的至少四年里,他们会与我们生活在同一个城市,感受同样的城市体验。他们是武汉的新市民。市委市政府为他们发送免费公交卡,期望他们尽快了解武汉、热爱武汉、融入武汉。

配合免费发放的公交卡,本报邀请市民共同编写一本口袋书《最武汉》,是对市委市政府关爱行动的响应,我们每一个热爱城市的人,都应当尽自己的一份力,让这些离家在外的孩子感受到城市的温情,共同把武汉打造成大学生的温馨之家。

怎么让一个异乡人尽快地了解武汉?可以想到的,最为易行的方式恐怕就是到三镇走走,品尝美食,享受生活。发放公交卡和《最武汉》的畅想,简单而又实际。事实上,这不仅是在开通了一条认识武汉的渠道,它还表达了一种城市至深的关怀。

离家在外,无助彷徨,我们可以体会大学新生的心情。一张卡片、一份手册送出的是一份温暖,一些城市的人情味,寄望一点陌生感的拭去,一种关系和情感的拉近。

带着对城市的好奇,寻找武汉、认识武汉、热爱武汉,甚至从此留在武汉。抱着这样的初衷与期许,武汉与新市民的联系就从这儿开始。(长江日报评论员付小为)


 

学校内网 信息门户 教务系统 校友会     图书馆     校长信箱 学校邮箱 招标投标 教学校历 在线办理 咨询服务 下载专区 价格服务 投诉咨询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南李路22号

邮政编码:430064

电话:027-88426013

传真-88426013

鄂icp备160018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