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学校要闻
  • 综合新闻
  • 媒体聚焦
  • 电子校报
  • 首义光华
    • 学校荣光
    • 教科成果
    • 竞赛获奖
    • 优秀师生
  • 视频新闻
  • 校媒风采
  • 微信
 
学校主页

您的位置: 首页  >  学校要闻正文详情

强政策 拓岗位 优服务:教育系统深入实施2023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百日冲刺”行动

更新时间:2023-07-19  浏览量:   来源:发布部门:武昌首义学院  

为抢抓高校毕业生就业冲刺期,5月—8月,教育部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实施2023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百日冲刺”行动。各地各高校积极响应,聚焦促就业工作重点难点,加快推进政策宣传落实,精准拓展岗位资源,强化针对性指导帮扶,全力促进高校毕业生积极求职、顺利就业。

强政策 拓岗位 优服务

教育系统深入实施2023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百日冲刺”行动

2023-07-18 来源:教育部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根基工程。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实施就业优先战略,把促进青年特别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更加突出位置。为抢抓高校毕业生就业冲刺期,5月—8月,教育部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实施2023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百日冲刺”行动。各地各高校积极响应,聚焦促就业工作重点难点,加快推进政策宣传落实,精准拓展岗位资源,强化针对性指导帮扶,全力促进高校毕业生积极求职、顺利就业。

加快推进促就业政策宣传落实

教育系统将加快推进政策宣传落实作为“百日冲刺”行动的重要内容,会同有关部门出台系列促就业政策,加快政策性岗位招录,开展就业政策宣传,推动政策落实落细落地,服务各类就业主体全面了解政策内容、享受政策红利。

出台系列促就业政策。教育部配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延续实施一次性扩岗补助政策,发挥失业保险助企扩岗作用,鼓励企业积极吸纳大学生等青年就业。各有关部门、地方全面落实就业优先政策,完善吸纳就业补贴、社保补贴、职业培训补贴等政策体系,精准有效实施减负稳岗扩就业各项政策措施。湖北省发挥小微企业吸纳就业作用,小微企业一年内新招用符合创业担保贷款申请条件的人员(含高校毕业生)总数达到一定比例的,可申请最高额度不超过500万元的创业担保贷款。陕西省对认定达到标准的创业孵化基地,按每带动1个人就业不超过3000元的标准核算,给予创业孵化项目补贴。

加力加快政策性岗位招录。“百日冲刺”期间,教育部会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团中央等部门持续做好“特岗计划”“三支一扶”“西部计划”等基层项目,会同民政部拓展实施“城乡社区专项计划”,会同卫健委、中央编办等部门首次启动实施“大学生乡村医生专项计划”,拓宽基层就业新空间。各地各高校抓紧推进政策性岗位招录进程,积极引导毕业生到基层建功立业。福建省实施城乡基层就业岗位募集发布计划,开发一批社区基层公共管理和社会服务岗位,吸纳毕业生到城乡社区就业。天津市注重开源拓岗,面向毕业生提供1.68万个政策性岗位,较去年增长10.3%。

广泛开展就业政策宣传。教育部面向多省开展2023届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专项调研,部党组成员分别赴内蒙古、山西、江苏等11个省份实地调研,深入企业、园区,发放政策手册、宣传解读政策。部署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指导委员会和19个行业就指委进园区、进企业、进高校、进社区,共计宣讲政策400余次。会同相关部门编发《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政策汇编》,在教育部官网、国家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汇集发布各省及 100 余个地市级单位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政策措施 1866 条。组织开展“2023 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政策宣传月”活动,指导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知晓政策、用好政策。湖北省制作“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政策地图”,实现省级和17个市(州)政策全收录,累计浏览量超40万人次。

精准拓展市场性岗位资源

“百日冲刺”期间,教育系统广泛开展线上线下招聘、校企供需对接等系列活动,有针对性地开拓市场岗位,更好匹配毕业生就业需求,提升访企拓岗的实效性和供需匹配度。

发挥校园招聘主渠道作用。各地各高校结合专业特色、毕业生就业意向等,持续开展“万企进校园”活动,重点邀请对毕业生具有较强吸引力的企业进校招聘。广东省教育厅举办生态环保低碳节能专场供需见面活动,吸引300余家行业企业参加,提供了6409个就业岗位,约3700名毕业生现场求职。电子科技大学精准对接40家行业特色用人单位,合力举办“荟聚芯人 共创蓉城”集成电路行业专场招聘会。各地各高校精准组织“访企拓岗促就业”行动,针对就业去向落实率低的学科专业,加大访企拓岗力度,为相关学科专业开拓就业新空间。5月以来,全国共有2600多所高校走访23.6万余家企业,新开拓岗位290万余个;累计举办各类校园招聘活动6.4万场,79万余家企业提供岗位信息1230万余条,1074万余人次毕业生现场参加。

“互联网+就业”助力毕业生“云求职”。以数字化赋能就业,为毕业生提供更多岗位资源。“百日冲刺”期间,教育部国家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推出“华东六省一市重点地区专场”“交通运输与邮政快递行业专场”等30场重点区域、重点领域线上招聘活动,累计参会用人单位8万余家,提供岗位信息120万余条。江苏省实现国家、省、校三级“24365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数据贯通和信息共享,精准为毕业生汇集和推送岗位信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教育厅、国资委联合举办高校毕业生国企专场招聘会,同步开设了网络招聘专区,共有163家国有企业通过网络参加招聘会,在线提供岗位2043个。上海海洋大学校领导、学院负责人、专业教师、毕业班辅导员轮流进行“直播带岗”,开设招聘专场向用人单位推介毕业生。

校企对接提升人才供需匹配度。教育系统组织形式多样的校企供需对接活动,加强校企双方在定向人才培养培训、共建就业实习基地、重点领域校企合作等方面深度对接。教育部举办重点领域人才校企供需对接会,来自能源动力、装备制造等15个重点领域行业的35家企业,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25所高校现场对接,现场达成近百个合作意向。教育部第三期供需对接就业育人项目近日将启动实施。山东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教育厅、齐鲁工业大学联合举办就业育人“政行企校”四方协作对接洽谈会,现场设立高校展示推荐专区、重点企业洽谈专区等,组织四方代表对接交流。

做实做细针对性指导帮扶

聚焦毕业生求职需要和就业进展,有的放矢做好就业指导服务,切实加强重点群体毕业生特别是尚未就业毕业生的就业帮扶,为毕业生提供暖心贴心、精准有效、“不断线”的指导服务。 

深入推进就业育人主题教育活动。各地各高校结合毕业典礼、党员大会、校友座谈等活动,广泛开展以“成才观、职业观、就业观”为核心的就业育人主题教育活动,引导毕业生客观看待个人条件和社会需求,从实际出发选择职业和工作岗位。江西省教育厅举办“全省大学生就业育人大讲堂”活动,邀请就业指导专家、已就业高校毕业生讲授就业公益课,引导毕业生树立正确就业观、择业观。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开展“学石油、爱石油、献身石油”主题教育,将就业价值引领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就业课程教学、融入专业教育、融入职场体验,鼓励毕业生赴石油石化行业、能源行业就业。

精准帮扶重点群体就业。在财政部支持下,教育部扩大实施“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宏志助航计划”,面向重点群体毕业生开展就业能力专题培训,帮助毕业生增强求职信心、提升就业竞争力。目前已累计面向9.4万名2023届毕业生开展线下培训。各地各高校落实“一对一”帮扶责任制,四川省教育厅建立了重点群体毕业生基本信息和就业帮扶两本台账,开展重点群体毕业生与企业导师“结对子”帮扶。北京化工大学、河北大学、西藏大学等建立动态管理帮扶台账,耐心帮助重点群体毕业生诊断求职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并贴心地为他们推荐多个合适的岗位。

提供离校“不断线”就业服务。教育系统坚持岗位推送不断线、就业指导不断线、重点帮扶不断线,持续做好毕业生离校前后促就业各项工作。教育部会同有关部门举办2023届高校毕业生离校未就业专场网上专场招聘会、高校残疾人毕业生网络招聘活动等,提供岗位信息16万余条。贵州省实施离校未就业毕业生服务攻坚行动,通过加强职业指导、鼓励支持创新创业等措施,支持重点群体就业创业。湖南省全面掌握2023届4.4万名困难毕业生就业需求,落实每位困难学生“一次单独咨询、两次简历修改、三次就业推荐”服务机制。北京交通大学开展线上就业指导训练营,为离校未就业毕业生提供心理调适、简历诊断、模拟面试等服务。

目前,2023届高校毕业生已陆续离校,教育系统将持续推进“百日冲刺”系列活动,为离校未就业毕业生提供有温度、不断线就业服务。同时,会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做好服务接续,确保有需要的毕业生及时享受公共就业服务。



【新闻链接】

教育部对多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开展专项调研

2023-06-29 来源:教育部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决策部署,教育部于6月底至7月初面向多省开展2023届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专项调研。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怀进鹏赴内蒙古、山西实地调研,要求积极拓宽就业渠道,加快促就业政策落实,全力做好离校前后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孙尧、翁铁慧、王嘉毅、陈杰和驻部纪检监察组组长王承文分别对江苏、云南、河南、湖北、福建、贵州、甘肃等7个省份开展实地调研,并以其他方式对浙江、天津开展深入调研。

教育部强调,高校毕业生就业关系高质量发展、民生福祉和社会稳定,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对做好今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作出全面部署。地方和高校要深刻认识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大意义,切实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把这项重大政治任务落实到位,推动人才资源有效转化为发展动力。

教育部强调,当前高校已进入毕业生离校阶段,要抓重点、攻难点、防风险点,采取务实有效举措,促进高校毕业生顺利毕业、尽早就业。一要抢抓工作冲刺期,加快组织政策性岗位招录,就业政策宣传要“进企业、进园区、进高校、进社区”,推动政策红利尽早释放。对符合条件的企业给予相应政策支持,更好激励企业拓岗积极性。二要真正用心用力用情,落实落细就业指导服务,持续开展访企拓岗和招聘活动,做好困难群体和弱势专业毕业生就业,鼓励引导大学生到基层建功立业。三要坚决维护毕业生合法就业权益,细致入微做好毕业生离校工作和部门间服务接续,为未就业毕业生提供不断线服务。四要加强正面宣传引导,积极营造全社会共同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良好氛围。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南李路22号 邮编:430064 电话:027-88426013 传真:027-88426111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4 武昌首义学院 鄂ICP备16000181号

  • 新闻中心首页
  • 学校要闻
  • 综合新闻
  • 媒体聚焦
  • 电子校报
  • 首义光华
  • 视频新闻
  • 校媒风采
  • 微信
  • 学校首页
  1. 首页
  2. 学校要闻

强政策 拓岗位 优服务:教育系统深入实施2023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百日冲刺”行动

2023-07-19 12:15:34

强政策 拓岗位 优服务

教育系统深入实施2023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百日冲刺”行动

2023-07-18 来源:教育部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根基工程。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实施就业优先战略,把促进青年特别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更加突出位置。为抢抓高校毕业生就业冲刺期,5月—8月,教育部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实施2023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百日冲刺”行动。各地各高校积极响应,聚焦促就业工作重点难点,加快推进政策宣传落实,精准拓展岗位资源,强化针对性指导帮扶,全力促进高校毕业生积极求职、顺利就业。

加快推进促就业政策宣传落实

教育系统将加快推进政策宣传落实作为“百日冲刺”行动的重要内容,会同有关部门出台系列促就业政策,加快政策性岗位招录,开展就业政策宣传,推动政策落实落细落地,服务各类就业主体全面了解政策内容、享受政策红利。

出台系列促就业政策。教育部配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延续实施一次性扩岗补助政策,发挥失业保险助企扩岗作用,鼓励企业积极吸纳大学生等青年就业。各有关部门、地方全面落实就业优先政策,完善吸纳就业补贴、社保补贴、职业培训补贴等政策体系,精准有效实施减负稳岗扩就业各项政策措施。湖北省发挥小微企业吸纳就业作用,小微企业一年内新招用符合创业担保贷款申请条件的人员(含高校毕业生)总数达到一定比例的,可申请最高额度不超过500万元的创业担保贷款。陕西省对认定达到标准的创业孵化基地,按每带动1个人就业不超过3000元的标准核算,给予创业孵化项目补贴。

加力加快政策性岗位招录。“百日冲刺”期间,教育部会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团中央等部门持续做好“特岗计划”“三支一扶”“西部计划”等基层项目,会同民政部拓展实施“城乡社区专项计划”,会同卫健委、中央编办等部门首次启动实施“大学生乡村医生专项计划”,拓宽基层就业新空间。各地各高校抓紧推进政策性岗位招录进程,积极引导毕业生到基层建功立业。福建省实施城乡基层就业岗位募集发布计划,开发一批社区基层公共管理和社会服务岗位,吸纳毕业生到城乡社区就业。天津市注重开源拓岗,面向毕业生提供1.68万个政策性岗位,较去年增长10.3%。

广泛开展就业政策宣传。教育部面向多省开展2023届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专项调研,部党组成员分别赴内蒙古、山西、江苏等11个省份实地调研,深入企业、园区,发放政策手册、宣传解读政策。部署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指导委员会和19个行业就指委进园区、进企业、进高校、进社区,共计宣讲政策400余次。会同相关部门编发《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政策汇编》,在教育部官网、国家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汇集发布各省及 100 余个地市级单位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政策措施 1866 条。组织开展“2023 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政策宣传月”活动,指导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知晓政策、用好政策。湖北省制作“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政策地图”,实现省级和17个市(州)政策全收录,累计浏览量超40万人次。

精准拓展市场性岗位资源

“百日冲刺”期间,教育系统广泛开展线上线下招聘、校企供需对接等系列活动,有针对性地开拓市场岗位,更好匹配毕业生就业需求,提升访企拓岗的实效性和供需匹配度。

发挥校园招聘主渠道作用。各地各高校结合专业特色、毕业生就业意向等,持续开展“万企进校园”活动,重点邀请对毕业生具有较强吸引力的企业进校招聘。广东省教育厅举办生态环保低碳节能专场供需见面活动,吸引300余家行业企业参加,提供了6409个就业岗位,约3700名毕业生现场求职。电子科技大学精准对接40家行业特色用人单位,合力举办“荟聚芯人 共创蓉城”集成电路行业专场招聘会。各地各高校精准组织“访企拓岗促就业”行动,针对就业去向落实率低的学科专业,加大访企拓岗力度,为相关学科专业开拓就业新空间。5月以来,全国共有2600多所高校走访23.6万余家企业,新开拓岗位290万余个;累计举办各类校园招聘活动6.4万场,79万余家企业提供岗位信息1230万余条,1074万余人次毕业生现场参加。

“互联网+就业”助力毕业生“云求职”。以数字化赋能就业,为毕业生提供更多岗位资源。“百日冲刺”期间,教育部国家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推出“华东六省一市重点地区专场”“交通运输与邮政快递行业专场”等30场重点区域、重点领域线上招聘活动,累计参会用人单位8万余家,提供岗位信息120万余条。江苏省实现国家、省、校三级“24365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数据贯通和信息共享,精准为毕业生汇集和推送岗位信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教育厅、国资委联合举办高校毕业生国企专场招聘会,同步开设了网络招聘专区,共有163家国有企业通过网络参加招聘会,在线提供岗位2043个。上海海洋大学校领导、学院负责人、专业教师、毕业班辅导员轮流进行“直播带岗”,开设招聘专场向用人单位推介毕业生。

校企对接提升人才供需匹配度。教育系统组织形式多样的校企供需对接活动,加强校企双方在定向人才培养培训、共建就业实习基地、重点领域校企合作等方面深度对接。教育部举办重点领域人才校企供需对接会,来自能源动力、装备制造等15个重点领域行业的35家企业,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25所高校现场对接,现场达成近百个合作意向。教育部第三期供需对接就业育人项目近日将启动实施。山东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教育厅、齐鲁工业大学联合举办就业育人“政行企校”四方协作对接洽谈会,现场设立高校展示推荐专区、重点企业洽谈专区等,组织四方代表对接交流。

做实做细针对性指导帮扶

聚焦毕业生求职需要和就业进展,有的放矢做好就业指导服务,切实加强重点群体毕业生特别是尚未就业毕业生的就业帮扶,为毕业生提供暖心贴心、精准有效、“不断线”的指导服务。 

深入推进就业育人主题教育活动。各地各高校结合毕业典礼、党员大会、校友座谈等活动,广泛开展以“成才观、职业观、就业观”为核心的就业育人主题教育活动,引导毕业生客观看待个人条件和社会需求,从实际出发选择职业和工作岗位。江西省教育厅举办“全省大学生就业育人大讲堂”活动,邀请就业指导专家、已就业高校毕业生讲授就业公益课,引导毕业生树立正确就业观、择业观。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开展“学石油、爱石油、献身石油”主题教育,将就业价值引领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就业课程教学、融入专业教育、融入职场体验,鼓励毕业生赴石油石化行业、能源行业就业。

精准帮扶重点群体就业。在财政部支持下,教育部扩大实施“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宏志助航计划”,面向重点群体毕业生开展就业能力专题培训,帮助毕业生增强求职信心、提升就业竞争力。目前已累计面向9.4万名2023届毕业生开展线下培训。各地各高校落实“一对一”帮扶责任制,四川省教育厅建立了重点群体毕业生基本信息和就业帮扶两本台账,开展重点群体毕业生与企业导师“结对子”帮扶。北京化工大学、河北大学、西藏大学等建立动态管理帮扶台账,耐心帮助重点群体毕业生诊断求职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并贴心地为他们推荐多个合适的岗位。

提供离校“不断线”就业服务。教育系统坚持岗位推送不断线、就业指导不断线、重点帮扶不断线,持续做好毕业生离校前后促就业各项工作。教育部会同有关部门举办2023届高校毕业生离校未就业专场网上专场招聘会、高校残疾人毕业生网络招聘活动等,提供岗位信息16万余条。贵州省实施离校未就业毕业生服务攻坚行动,通过加强职业指导、鼓励支持创新创业等措施,支持重点群体就业创业。湖南省全面掌握2023届4.4万名困难毕业生就业需求,落实每位困难学生“一次单独咨询、两次简历修改、三次就业推荐”服务机制。北京交通大学开展线上就业指导训练营,为离校未就业毕业生提供心理调适、简历诊断、模拟面试等服务。

目前,2023届高校毕业生已陆续离校,教育系统将持续推进“百日冲刺”系列活动,为离校未就业毕业生提供有温度、不断线就业服务。同时,会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做好服务接续,确保有需要的毕业生及时享受公共就业服务。



【新闻链接】

教育部对多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开展专项调研

2023-06-29 来源:教育部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决策部署,教育部于6月底至7月初面向多省开展2023届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专项调研。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怀进鹏赴内蒙古、山西实地调研,要求积极拓宽就业渠道,加快促就业政策落实,全力做好离校前后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孙尧、翁铁慧、王嘉毅、陈杰和驻部纪检监察组组长王承文分别对江苏、云南、河南、湖北、福建、贵州、甘肃等7个省份开展实地调研,并以其他方式对浙江、天津开展深入调研。

教育部强调,高校毕业生就业关系高质量发展、民生福祉和社会稳定,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对做好今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作出全面部署。地方和高校要深刻认识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大意义,切实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把这项重大政治任务落实到位,推动人才资源有效转化为发展动力。

教育部强调,当前高校已进入毕业生离校阶段,要抓重点、攻难点、防风险点,采取务实有效举措,促进高校毕业生顺利毕业、尽早就业。一要抢抓工作冲刺期,加快组织政策性岗位招录,就业政策宣传要“进企业、进园区、进高校、进社区”,推动政策红利尽早释放。对符合条件的企业给予相应政策支持,更好激励企业拓岗积极性。二要真正用心用力用情,落实落细就业指导服务,持续开展访企拓岗和招聘活动,做好困难群体和弱势专业毕业生就业,鼓励引导大学生到基层建功立业。三要坚决维护毕业生合法就业权益,细致入微做好毕业生离校工作和部门间服务接续,为未就业毕业生提供不断线服务。四要加强正面宣传引导,积极营造全社会共同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良好氛围。

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南李路22号

邮政编码:430064

电话:027-88426013

传真-88426013

鄂icp备160018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