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学校要闻
  • 综合新闻
  • 媒体聚焦
  • 电子校报
  • 首义光华
    • 学校荣光
    • 教科成果
    • 竞赛获奖
    • 优秀师生
  • 视频新闻
  • 校媒风采
  • 微信
 
学校主页

您的位置: 首页  >  学校要闻正文详情

提出“首义”方案 贡献“首义”智慧

卫军教授应邀参加济新黄河大桥主塔封顶仪式暨专家咨询会

更新时间:2023-12-31  浏览量:   来源:发布部门:武昌首义学院     更多

近日,济新黄河大桥主塔封顶仪式暨专家咨询会举行,我校城市建设学院卫军教授应邀参加,并为济新黄河大桥关键工程技术方案、重难点工艺、主缆索股制作等提出“首义”解决方案。
最后一张了

  • 最后一张

近日,济新黄河大桥主塔封顶仪式暨专家咨询会举行,我校城市建设学院卫军教授应邀参加,并为济新黄河大桥关键工程技术方案、重难点工艺、主缆索股制作等提出“首义”解决方案。

济源至新安高速公路是河南省高速公路“13445工程”重点建设项目,全长47.961公里。该项目黄河大桥位于小浪底大坝上游30公里处,跨越黄河小浪底库区,同济源邵原镇八角山隧道相接,进入新安后同石井镇荆紫山特大桥连接,是济源至新安高速公路的控制性工程。大桥主桥为主跨510米单塔单跨钢桁梁悬索桥,主桥采用的回转缆结构设计为国内首创。大桥设计标准为双向六车道,设计时速100公里/小时。

应邀参加仪式的还有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大学陈政清,郑州大学许世展等高校专家代表,河南省公路学会会长朱理平、河南省工程建设协会会长张维等行业专家代表,河南省交通运输厅副厅长李强等政府代表,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候金龙、河南交通投资集团总经理吕小武等企业代表。

济新黄河大桥项目立项伊始,卫军教授即率领武昌首义学院绿色智能建造研究所为该项目提供科研服务工作,并承接了该项目核心技术之一——回转缆合理传力机理及索股编排研究课题。咨询会上,卫军教授结合武昌首义学院绿色智能建造研究所在该项目上的研究成果,给出了济新黄河大桥关键工程技术方案、重难点工艺、主缆索股制作等方面的“首义”解决方案,为项目的顺利进行贡献了“首义”智慧。

据悉,该项目有利于进一步完善河南省高速路网结构,打造河南省经济发展增长极,带动沿线旅游资源开发,助推乡村振兴,是推动沿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点线路工程。同时,可增强郑州都市圈、洛阳副中心城市辐射能力,对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教工通讯员 徐翔宇

编辑 丁炜刚 赵颖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南李路22号 邮编:430064 电话:027-88426013 传真:027-88426111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4 武昌首义学院 鄂ICP备16000181号

  • 新闻中心首页
  • 学校要闻
  • 综合新闻
  • 媒体聚焦
  • 电子校报
  • 首义光华
  • 视频新闻
  • 校媒风采
  • 微信
  • 学校首页
  1. 首页
  2. 学校要闻

提出“首义”方案 贡献“首义”智慧

卫军教授应邀参加济新黄河大桥主塔封顶仪式暨专家咨询会

2023-12-31 17:02:33

  • 卫军教授(前排正中)应邀参加济新黄河大桥主塔封顶仪式
  • 卫军教授(前排右四)应邀参加济新黄河大桥主塔封顶仪式
<<< 上一张
下一张 >>>

近日,济新黄河大桥主塔封顶仪式暨专家咨询会举行,我校城市建设学院卫军教授应邀参加,并为济新黄河大桥关键工程技术方案、重难点工艺、主缆索股制作等提出“首义”解决方案。

济源至新安高速公路是河南省高速公路“13445工程”重点建设项目,全长47.961公里。该项目黄河大桥位于小浪底大坝上游30公里处,跨越黄河小浪底库区,同济源邵原镇八角山隧道相接,进入新安后同石井镇荆紫山特大桥连接,是济源至新安高速公路的控制性工程。大桥主桥为主跨510米单塔单跨钢桁梁悬索桥,主桥采用的回转缆结构设计为国内首创。大桥设计标准为双向六车道,设计时速100公里/小时。

应邀参加仪式的还有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大学陈政清,郑州大学许世展等高校专家代表,河南省公路学会会长朱理平、河南省工程建设协会会长张维等行业专家代表,河南省交通运输厅副厅长李强等政府代表,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候金龙、河南交通投资集团总经理吕小武等企业代表。

济新黄河大桥项目立项伊始,卫军教授即率领武昌首义学院绿色智能建造研究所为该项目提供科研服务工作,并承接了该项目核心技术之一——回转缆合理传力机理及索股编排研究课题。咨询会上,卫军教授结合武昌首义学院绿色智能建造研究所在该项目上的研究成果,给出了济新黄河大桥关键工程技术方案、重难点工艺、主缆索股制作等方面的“首义”解决方案,为项目的顺利进行贡献了“首义”智慧。

据悉,该项目有利于进一步完善河南省高速路网结构,打造河南省经济发展增长极,带动沿线旅游资源开发,助推乡村振兴,是推动沿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点线路工程。同时,可增强郑州都市圈、洛阳副中心城市辐射能力,对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教工通讯员 徐翔宇

编辑 丁炜刚 赵颖

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南李路22号

邮政编码:430064

电话:027-88426013

传真-88426013

鄂icp备160018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