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学校要闻
  • 综合新闻
  • 媒体聚焦
  • 电子校报
  • 首义光华
    • 学校荣光
    • 教科成果
    • 竞赛获奖
    • 优秀师生
  • 视频新闻
  • 校媒风采
  • 微信
 
学校主页

您的位置: 首页  >  学校要闻正文详情

“三八节”里,“女神”教师们乐了!

更新时间:2024-03-08  浏览量:   来源:发布部门:武昌首义学院     更多

​色彩与光影交织,人文与艺术共舞。为庆祝第114个“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3月7—8日,学校武昌和嘉鱼两校区分别举办人文艺术沉浸式制作体验活动,为女教师们量身定制专属节日。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金鑫,副校长李桂兰和党委副书记邹星庐分别参加两校区活动,与女教职工共度美好节日。
最后一张了

  • 最后一张

色彩与光影交织,人文与艺术共舞。为庆祝第114个“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3月7—8日,学校武昌和嘉鱼两校区分别举办人文艺术沉浸式制作体验活动,为女教师们量身定制专属节日。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金鑫,副校长李桂兰和党委副书记邹星庐分别参加两校区活动,与女教职工共度美好节日。

在武昌校区,校工会组织开展了“琉”光“义”彩、共创未来——掐丝珐琅非遗活动。百余名女教职工沉浸式体验掐丝珐琅彩画,零距离领略非遗文化魅力和传统手工艺术匠心之美。金鑫首先代表学校向全校的女老师们致以节日问候,她说,新时代的女性扮演了很多角色,可以是工作中的女强人,可以是父母眼中孝顺的女儿,也可以是温柔的妻子和无所不能的妈妈,但这些角色中最重要的角色是我们自己。她希望大家都能更好地关注自己,做最好的自己,爱家人、爱工作、爱生活,同时也祝愿大家节日快乐,永远年轻,永远美丽。

活动现场,女老师们兴致盎然,气氛喜庆温馨。艺术设计学院程梅珊老师首先向大家介绍了掐丝珐琅工艺的历史渊源、艺术价值等,并示范了掐丝珐琅画的制作步骤和手法技巧。她介绍,掐丝珐琅技艺流传至今已有800年历史,是我国著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掐丝珐琅画以金属丝为画笔勾勒轮廓,以天然矿物粉末为色彩填充画面,作品线条清晰立体,色彩丰富自然。丝与色的惊艳搭配使得掐丝珐琅画同时具有艺术性和工艺性双重属性,成为传统文化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在程梅珊老师的介绍和示范下,女老师们摩拳擦掌,迫不及待地动手尝试起来。“掐丝时铜丝一定要捋直,不要着急粘上去。”“点蓝时一定要将沙子放入金丝围好的区域内,仔细铺平、铺匀。”在程梅珊指导下,老师们在自己选好的已经掐丝完成的胎盘上,小心翼翼地进行彩砂填充。她们将彩砂放进丝与丝之间的空隙,再用小铲子一点一点将沙子铺平、铺匀,最后喷上固沙胶。她们专注认真地神情,和着非遗文化绽放的魅力感,让这个属于她们的专属节日流溢着创新探索和充实愉悦的艺术气息。经过两个多小时的努力,一幅幅精美炫彩的珐琅作品在老师们手中“诞生”,大家难以抑制心中的喜悦,纷纷互相展示,交流心得。

“通过活动,我们深切感受到了掐丝珐琅的技艺之美、匠心之美,拿着自己亲手做的艺术品,心里成就感爆棚!”“以前只是听说掐丝珐琅制品的文化艺术价值,这次亲自动手尝试制作,更深刻感受到中华非遗文化深厚的人文价值和不朽的艺术魅力,这个活动真的很有意义。”老师们兴奋地说道。

嘉鱼校区分工会也组织开展了“她,有N+1种模样”花束系列积木DIY活动。现场,女老师们暂时放下手头的工作,沉浸于节日活动的温馨中。她们认真参考乐高花束的图样及步骤,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动手能力,悉心探索着。虽然开始有点难,但经过尝试很快就熟练起来。每位老师都尽力让自己对美的阐释油然播撒于各种芬芳的花束制作中,各色积木也在她们灵巧的手指下各就各位。经过一番手脑并用的倾情制作,不多时,一束束由积木拼搭出的玫瑰、茉莉、雏菊、向日葵便绚丽呈现在眼前。老师们手捧着自己制作的花束盆栽,满满的成就感赫然扮靓了这个别样的节日。

“分工会组织的DIY手工活动太有趣了,看着这些千姿百态、绚烂多彩、永不凋零的花束,心情都变美了!”“这个节日挺有意义,满满的艺术成就感。”老师们纷纷表示,脸上洋溢着春光般灿烂的笑容。

邹星庐也来到活动现场,代表学校向全体女老师们致以节日问候。他表示,自开学以来,嘉鱼校区的女老师们面对极端暴雪天气,提前返校,坚守岗位,展现出了爱岗敬业、 埋头苦干的拼搏精神。希望大家今后能在家庭和学校工作中找到自己更好的平衡,在努力工作中实现自我价值,为学校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对学校两校区在“三八”节同时举办此类活动,女老师们纷纷表示,这不仅体现了学校对女教职工的关怀和重视,也让大家增进了对非遗文化和手工艺术制作的了解,提高了审美情趣,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放松了身心,愉悦了心情,有助于大家以更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

据了解,各教学单位也分别组织开展了节日庆祝活动。




记者 张璐 商雅婷

教工通讯员 何实 邱杰

摄影 魏雪霁 何实 刘希均

编辑 丁炜刚 赵颖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南李路22号 邮编:430064 电话:027-88426013 传真:027-88426111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4 武昌首义学院 鄂ICP备16000181号

  • 新闻中心首页
  • 学校要闻
  • 综合新闻
  • 媒体聚焦
  • 电子校报
  • 首义光华
  • 视频新闻
  • 校媒风采
  • 微信
  • 学校首页
  1. 首页
  2. 学校要闻

“三八节”里,“女神”教师们乐了!

2024-03-08 15:25:08

  • 武昌校区,“琉”光“义”彩、共创未来——掐丝珐琅非遗活动现场
  • 老师们精心制作,感受传统文化之美
  • 老师们精心制作,感受传统文化之美
  • 老师们精心制作,感受传统文化之美
  • 老师们精心制作,感受传统文化之美
  • 一幅幅精美的珐琅作品在老师们手中“诞生”
  • 一幅幅精美的珐琅作品在老师们手中“诞生”
  • 一幅幅精美的珐琅作品在老师们手中“诞生”
  • 嘉鱼校区,“她,有N+1种模样”花束系列积木DIY活动现场
  • 心灵手巧的老师们设计制作各式花束盆栽
  • 心灵手巧的老师们设计制作各式花束盆栽
  • 心灵手巧的老师们设计制作各式花束盆栽
<<< 上一张
下一张 >>>

色彩与光影交织,人文与艺术共舞。为庆祝第114个“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3月7—8日,学校武昌和嘉鱼两校区分别举办人文艺术沉浸式制作体验活动,为女教师们量身定制专属节日。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金鑫,副校长李桂兰和党委副书记邹星庐分别参加两校区活动,与女教职工共度美好节日。

在武昌校区,校工会组织开展了“琉”光“义”彩、共创未来——掐丝珐琅非遗活动。百余名女教职工沉浸式体验掐丝珐琅彩画,零距离领略非遗文化魅力和传统手工艺术匠心之美。金鑫首先代表学校向全校的女老师们致以节日问候,她说,新时代的女性扮演了很多角色,可以是工作中的女强人,可以是父母眼中孝顺的女儿,也可以是温柔的妻子和无所不能的妈妈,但这些角色中最重要的角色是我们自己。她希望大家都能更好地关注自己,做最好的自己,爱家人、爱工作、爱生活,同时也祝愿大家节日快乐,永远年轻,永远美丽。

活动现场,女老师们兴致盎然,气氛喜庆温馨。艺术设计学院程梅珊老师首先向大家介绍了掐丝珐琅工艺的历史渊源、艺术价值等,并示范了掐丝珐琅画的制作步骤和手法技巧。她介绍,掐丝珐琅技艺流传至今已有800年历史,是我国著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掐丝珐琅画以金属丝为画笔勾勒轮廓,以天然矿物粉末为色彩填充画面,作品线条清晰立体,色彩丰富自然。丝与色的惊艳搭配使得掐丝珐琅画同时具有艺术性和工艺性双重属性,成为传统文化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在程梅珊老师的介绍和示范下,女老师们摩拳擦掌,迫不及待地动手尝试起来。“掐丝时铜丝一定要捋直,不要着急粘上去。”“点蓝时一定要将沙子放入金丝围好的区域内,仔细铺平、铺匀。”在程梅珊指导下,老师们在自己选好的已经掐丝完成的胎盘上,小心翼翼地进行彩砂填充。她们将彩砂放进丝与丝之间的空隙,再用小铲子一点一点将沙子铺平、铺匀,最后喷上固沙胶。她们专注认真地神情,和着非遗文化绽放的魅力感,让这个属于她们的专属节日流溢着创新探索和充实愉悦的艺术气息。经过两个多小时的努力,一幅幅精美炫彩的珐琅作品在老师们手中“诞生”,大家难以抑制心中的喜悦,纷纷互相展示,交流心得。

“通过活动,我们深切感受到了掐丝珐琅的技艺之美、匠心之美,拿着自己亲手做的艺术品,心里成就感爆棚!”“以前只是听说掐丝珐琅制品的文化艺术价值,这次亲自动手尝试制作,更深刻感受到中华非遗文化深厚的人文价值和不朽的艺术魅力,这个活动真的很有意义。”老师们兴奋地说道。

嘉鱼校区分工会也组织开展了“她,有N+1种模样”花束系列积木DIY活动。现场,女老师们暂时放下手头的工作,沉浸于节日活动的温馨中。她们认真参考乐高花束的图样及步骤,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动手能力,悉心探索着。虽然开始有点难,但经过尝试很快就熟练起来。每位老师都尽力让自己对美的阐释油然播撒于各种芬芳的花束制作中,各色积木也在她们灵巧的手指下各就各位。经过一番手脑并用的倾情制作,不多时,一束束由积木拼搭出的玫瑰、茉莉、雏菊、向日葵便绚丽呈现在眼前。老师们手捧着自己制作的花束盆栽,满满的成就感赫然扮靓了这个别样的节日。

“分工会组织的DIY手工活动太有趣了,看着这些千姿百态、绚烂多彩、永不凋零的花束,心情都变美了!”“这个节日挺有意义,满满的艺术成就感。”老师们纷纷表示,脸上洋溢着春光般灿烂的笑容。

邹星庐也来到活动现场,代表学校向全体女老师们致以节日问候。他表示,自开学以来,嘉鱼校区的女老师们面对极端暴雪天气,提前返校,坚守岗位,展现出了爱岗敬业、 埋头苦干的拼搏精神。希望大家今后能在家庭和学校工作中找到自己更好的平衡,在努力工作中实现自我价值,为学校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对学校两校区在“三八”节同时举办此类活动,女老师们纷纷表示,这不仅体现了学校对女教职工的关怀和重视,也让大家增进了对非遗文化和手工艺术制作的了解,提高了审美情趣,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放松了身心,愉悦了心情,有助于大家以更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

据了解,各教学单位也分别组织开展了节日庆祝活动。




记者 张璐 商雅婷

教工通讯员 何实 邱杰

摄影 魏雪霁 何实 刘希均

编辑 丁炜刚 赵颖

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南李路22号

邮政编码:430064

电话:027-88426013

传真-88426013

鄂icp备160018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