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阅读增慧蓄能 为学生成长赋能——嘉鱼基地辅导员读书分享会启智又砺志
书籍是成长的密友,阅读是增慧的旅行。3月20日上午,嘉鱼教学改革基地在行政楼301会议室举办辅导员读书分享会,嘉鱼基地党总支书记林飞,党总支副书记秦琦、张晶与全体辅导员畅谈近段时间的阅读感悟和收获,促进共同成长。
为鼓励引导全体辅导员通过阅读不断提升个人理论素养、文化修养,学习掌握先进育人经验方法,赋能日常教育管理工作,去年底,嘉鱼基地党总支向全体辅导员提议开展常态化阅读,由每位辅导提交5本最想阅读的书目,党总支筛选整合后集中购买。本学期开学,159本书籍采购到位,其中有《毛泽东选集》《中国共产党组织建设一百年》《高等教育学理论》等理论读本,有《资治通鉴》《中国通史》《中国古代文化常识》等文化典籍,有《平凡的世界》《明朝那些事儿》《月亮与六便士》等名家小说,还有《高校辅导员工作案例精选》《高校辅导员工作实战指南》《辅导员谈心谈话六讲》等工作指南。嘉鱼基地在行政中心301会议室开辟阅读角陈列书籍,全体辅导员每天上午查课后在会议室开始半小时集中阅读,业余时间也可前往阅读,嘉鱼基地每周举办两次分享会,以交流促进共同提升。
分享会上,尹晨浩、刘亚美两位辅导员作了读书分享。“《辅导员工作100个怎么办》这本书介绍的工作方法不仅实用,而且操作性强,让我在面对复杂问题时有了清晰的思路和信心。”尹晨浩分享读书心得时,极力向同事们推荐这本实用手册,“这本书带给我很大启发,书中提到的‘三重一亲’,即重思想、重实践、重创新和亲近学生,让我意识到辅导员只有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质,才能真正服务于学生成长。”他表示,“学习来自全国高校的优秀辅导员的经验,将书中的案例与实际工作结合,让我产生了很强的共鸣。我不断反思自己的工作方法,积极与同事交流讨论,这样的交流既能让我个人不断提高工作水平,也能帮助辅导员团队凝聚更强大的工作合力。”他的分享获得现场辅导员频频点头赞同。
刘亚美分享了阅读《高校辅导员工作案例精选》一书的收获。她表示,书中案例让自己深受启发,并能够有效指导实际工作。“有一名学生因担心课程跟不上,对学习产生了强烈抵触心理。面对这一问题时,我回想起书中处理类似案例的思路,立即行动起来。先是与该生的专任老师沟通,详细了解课程难点和她的学习情况,制定个性化辅导方案;同时联系家长,让他们知晓孩子状况并给予情感支持。之后,我与学生耐心交流,告知她老师和家长都非常关心她,会全力在学业上提供帮助。慢慢地,她的情绪得到缓解,抵触心理也逐渐减轻,重新找回学习的信心。”刘亚美讲述了自己借鉴书中案例开展工作的经历。
其他辅导员也畅谈自己的阅读收获。李若男表示,读了《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后自己深刻意识到,辅导员和学生的谈心谈话要注意方式方法。同学生谈心谈时需要建构平等对话空间,我们既要摒弃端着架子做沉默的“木头桩子”,也要克制教育者本能的指导冲动,而应建立信任、搭建安全场域,通过引导、追问激发学生自主思考。吕奥迪说,“再读《明朝那些事儿》,我更加深刻体会到历史是一面镜子,照见工作的‘道’与‘术’。这本书让我更从容地面对学生成长的复杂性,也让我在读书会中找到了‘以古鉴今’的智慧——历史从未重复,但人性与成长的真谛始终相通。”
谈到鼓励引导辅导员开展常态化阅读,林飞表示,开卷有益,阅读对个人不断丰富知识储备、提升文化修养的作用不言而喻。辅导员是学生成人成才的引路人,要做好学生的教育管理,先要不断丰富和沉淀自己,持续学习和提升。希望通过阅读分享活动,引领辅导员砥砺育人之志,更好地向专业化、职业化发展,在专业学习、生涯规划、心理健康等方面为学生提供更专业的指导,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大学生蓄能。
记者 赵颖
摄影 魏雪霁
编辑 丁炜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