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学校要闻
  • 综合新闻
  • 媒体聚焦
  • 电子校报
  • 首义光华
    • 学校荣光
    • 教科成果
    • 竞赛获奖
    • 优秀师生
  • 视频新闻
  • 校媒风采
  • 微信
 
学校主页

您的位置: 首页  >  学校要闻正文详情

从手机芯片到月壤探水,南湖讲坛点燃学子科研热情

更新时间:2025-10-20  浏览量:   来源:发布部门:武昌首义学院     更多

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加速演进和国家对复合型工科人才的迫切需求,为深化科教融合,启迪学生创新思维,10月16日下午,机电与自动化学院特邀武汉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郑赫教授做客第156期南湖讲坛,为2024级学生作《透射电子显微镜——探索奇妙的微观世界》学术报告。机电与自动化学院执行院长李硕、党总支书记罗蕊、副院长赵燕与师生代表共同聆听。学院党总支副书记韩峰主持报告会。
最后一张了

  • 最后一张

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加速演进和国家对复合型工科人才的迫切需求,为深化科教融合,启迪学生创新思维,10月16日下午,机电与自动化学院特邀武汉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郑赫教授做客第156期南湖讲坛,为2024级学生作《透射电子显微镜——探索奇妙的微观世界》学术报告。机电与自动化学院执行院长李硕、党总支书记罗蕊、副院长赵燕与师生代表共同聆听。学院党总支副书记韩峰主持报告会。

郑赫系统阐述了透射电子显微技术在材料科学、纳米科技与基础物理研究中的核心作用,深入解析“结构决定性能”的科学本质。他结合嫦娥五号月壤水分析、新冠病毒结构解析等重大研究成果,生动展示电子显微技术如何成为揭示物质奥秘的“科学之眼”。

郑赫以手机芯片为例,指出一部智能手机集成上百亿晶体管,其性能提升依赖于纳米尺度下材料结构的精准调控。芯片领域的“卡脖子”难题,往往源于对原子排列在电场、应力或温度等多物理场作用下动态演化规律的认知不足。现代透射电镜凭借超高分辨率、原位观测与多场耦合实验能力,使科学家得以在原子尺度“看见”材料的真实行为,从而为半导体器件与微机电系统的研发提供关键支撑。他强调,唯有深入理解微观结构的演化机制,才能突破核心技术瓶颈,推动产业从“制造”向“智造”跃升。他结合自身经历,勉励青年学子要具备“土匪式”科研闯劲,面对难题要“虐你千遍,待它如初恋”,勇于挑战未知,在基础研究中追求原创突破。

此次报告兼具学术深度与思想高度,既有对前沿科学的精准把握,也饱含对青年学生成长的深切关怀。郑赫以严谨的科学态度与风趣的讲述风格,激发了学子对微观世界的好奇心与探索欲。现场掌声不断,反响热烈。

2024级机器人工程专业罗志恒表示,听了郑赫教授的报告,我不仅被高精技术震撼,更被“十年磨一剑”的科研精神打动。我认识到,手机芯片、航天器的背后都离不开对微观世界的掌控,真正的创新源于对基础原理的深刻理解,这场报告让我更坚定了自己科技报国的信念。

郑赫,湖北省杰青、湖北省青年拔尖人才。担任中国电镜学会青年委员会主任、中国晶体学会理事、湖北省电镜学会副理事长等。长期从事透射电子显微学的研究工作,在Nature Communications、Physical ReviewLetters、Physical Review B等SCI期刊上发表论文150余篇。主持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参与1项国自然重点项目,获全国电子显微镜学会优秀青年学者奖。

 

 

教工通讯员 韩峰

编辑 丁炜刚 赵颖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南李路22号 邮编:430064 电话:027-88426013 传真:027-88426111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4 武昌首义学院 鄂ICP备16000181号

  • 新闻中心首页
  • 学校要闻
  • 综合新闻
  • 媒体聚焦
  • 电子校报
  • 首义光华
  • 视频新闻
  • 校媒风采
  • 微信
  • 学校首页
  1. 首页
  2. 学校要闻

从手机芯片到月壤探水,南湖讲坛点燃学子科研热情

2025-10-20 13:41:08

<<< 上一张
下一张 >>>

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加速演进和国家对复合型工科人才的迫切需求,为深化科教融合,启迪学生创新思维,10月16日下午,机电与自动化学院特邀武汉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郑赫教授做客第156期南湖讲坛,为2024级学生作《透射电子显微镜——探索奇妙的微观世界》学术报告。机电与自动化学院执行院长李硕、党总支书记罗蕊、副院长赵燕与师生代表共同聆听。学院党总支副书记韩峰主持报告会。

郑赫系统阐述了透射电子显微技术在材料科学、纳米科技与基础物理研究中的核心作用,深入解析“结构决定性能”的科学本质。他结合嫦娥五号月壤水分析、新冠病毒结构解析等重大研究成果,生动展示电子显微技术如何成为揭示物质奥秘的“科学之眼”。

郑赫以手机芯片为例,指出一部智能手机集成上百亿晶体管,其性能提升依赖于纳米尺度下材料结构的精准调控。芯片领域的“卡脖子”难题,往往源于对原子排列在电场、应力或温度等多物理场作用下动态演化规律的认知不足。现代透射电镜凭借超高分辨率、原位观测与多场耦合实验能力,使科学家得以在原子尺度“看见”材料的真实行为,从而为半导体器件与微机电系统的研发提供关键支撑。他强调,唯有深入理解微观结构的演化机制,才能突破核心技术瓶颈,推动产业从“制造”向“智造”跃升。他结合自身经历,勉励青年学子要具备“土匪式”科研闯劲,面对难题要“虐你千遍,待它如初恋”,勇于挑战未知,在基础研究中追求原创突破。

此次报告兼具学术深度与思想高度,既有对前沿科学的精准把握,也饱含对青年学生成长的深切关怀。郑赫以严谨的科学态度与风趣的讲述风格,激发了学子对微观世界的好奇心与探索欲。现场掌声不断,反响热烈。

2024级机器人工程专业罗志恒表示,听了郑赫教授的报告,我不仅被高精技术震撼,更被“十年磨一剑”的科研精神打动。我认识到,手机芯片、航天器的背后都离不开对微观世界的掌控,真正的创新源于对基础原理的深刻理解,这场报告让我更坚定了自己科技报国的信念。

郑赫,湖北省杰青、湖北省青年拔尖人才。担任中国电镜学会青年委员会主任、中国晶体学会理事、湖北省电镜学会副理事长等。长期从事透射电子显微学的研究工作,在Nature Communications、Physical ReviewLetters、Physical Review B等SCI期刊上发表论文150余篇。主持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参与1项国自然重点项目,获全国电子显微镜学会优秀青年学者奖。

 

 

教工通讯员 韩峰

编辑 丁炜刚 赵颖

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南李路22号

邮政编码:430064

电话:027-88426013

传真-88426013

鄂icp备160018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