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学校要闻
  • 综合新闻
  • 媒体聚焦
  • 电子校报
  • 首义光华
    • 学校荣光
    • 教科成果
    • 竞赛获奖
    • 优秀师生
  • 视频新闻
  • 校媒风采
  • 微信
 
学校主页

您的位置: 首页  >  学校要闻正文详情

《首义文化论纲》新书发布

更新时间:2025-10-27  浏览量:   来源:发布部门:武昌首义学院     更多

10月26日下午,由我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首义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金鑫等撰著,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首义文化论纲》新书发布会在成学楼106报告厅举行。
最后一张了

  • 最后一张

10月26日下午,由我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首义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金鑫等撰著,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首义文化论纲》新书发布会在成学楼106报告厅举行。

出席发布会的有: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华中师范大学原党委书记、校长、现中国近代史研究所所长、我校名誉校长马敏教授,澳门辛亥•黄埔协进会会长林园丁,湖北省社科联二级巡视员陈芳,湖北省教育厅思政处处长张彦昌,武汉大学出版社副编审聂勇军,校领导金国华、李崇光、路海华、金鑫、李雪,来自海内外的专家学者,部分辛亥革命志士后裔,以及新闻媒体记者。我校外国语与教育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新闻与文法学院、艺术设计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政负责人、师生代表参加。林园丁主持发布会。

金鑫介绍《首义文化论纲》研究历程。她表示,辉煌的历史赋予武昌首义学院深沉独特的文化基因,深耕“首义文化”的研究,武昌首义学院责无旁贷。学校办学治校中,坚持把传承弘扬首义文化与首义精神融入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秉承“敢为人先、自强不息”的学校精神,将以爱国主义为特质的首义文化贯穿于五育并举、三全育人全过程,积极推进首义文化融入教育教学和科学研究。她对该书项目立项研究撰写定稿过程进行了详细介绍。金鑫强调,学校将以《首义文化论纲》出版发行为起点,继续深耕首义文化研究,出版系列丛书,充分发挥首义文化研究中心作用,为研究辛亥革命历史大事件和传播“敢为人先、自强不息”的学校精神提供优秀的学术研究平台,为海内外爱国志士开拓广泛深入交流的人文园地。她希望通过首义文化研究中心汇聚更多的学术资源和研究力量,推动辛亥革命史研究向更深更高更广的维度发展,推动首义文化形成更多有价值的学术研究成果,为首义精神赋予更具时代特色的文化内核。

聂勇军致辞。他表示,聚焦武昌首义辛亥革命的血色荣光,立足“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武汉城市精神,作为辛亥首义发源地之一,武昌首义学院以金鑫教授为首的创作团队,以鲜活文字为经,以科学论据为纬,借助图书载体,以铅字见证114年前的伟大壮举,使首义文化及精神得到有效传播,融入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城市精神以及群体及个体行为之中,必将产生持久的影响和传播力,实为出版界的一大幸事盛事。

马敏在“谈《首义文化论纲》之价值”的讲话中,对《首义文化论纲》一书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该书以强烈的使命担当意识和开拓精神,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文化视角解析武昌首义与辛亥革命,系统研究首义文化,不仅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和学术意义,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是一部开创之作、集大成之作。他从论述了首义文化的内涵与特质、探析了首义文化的历史渊源、揭示了首义文化与武汉城市文化的关系、指明了应如何进一步传承和弘扬首义文化、思考如何推动首义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等五个方面,全面阐述了该书的创新性和学术价值。马敏强调,《首义文化论纲》的编撰是一个良好的开端,热切期盼武昌首义学院广大师生员工以“敢为天下先”的首创精神,不断开拓进取,继续推动首义文化研究、开发与传播,让首义精神和首义文化响彻江汉,传遍神州。

自由发言环节,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石建鹏、赵立先后发言。石建鹏从历史研究之门、文化传承之门、学术敬畏之门三个方面,分享了首义文化为其打开“三重门”的研究体会,并提出将以《首义文化论纲》的出版为契机,进一步挖掘首义精神的时代内涵,从课程融合、实践转化、价值引领等三个维度践行“首义精神+”模式,让革命文化成为铸魂育人的强大动力。赵立详细介绍了第五章“首义文化与荆楚文化”的撰写心得,他表示,作为首义教师,既拥有“首义”之名,就应践行“首义”之实,理应成为首义精神的研究者、秉承者、践行者,并指出首义文化正是荆楚文化在近代结出的最为壮丽的果实。

据了解,早在2023年6月,学校即筹备建设首义文化研究项目组,同年,项目组申报的相关研究课题获批立项为湖北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大项目,为开展《首义文化论纲》研究撰写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2024年7月,金鑫主持召开《首义文化论纲》编写会,确定写作提纲、思路、规范和分工,12月初完成初稿。同年12月,学校举办武昌首义学院首义文化研究中心揭牌仪式暨《首义文化论纲》审稿会。专家学者们充分肯定了我校研究首义文化的优势与意义,认为本书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校本特点和政治站位,史料丰富详实、文字通俗简洁,同时也提出了中肯的修改完善建议。此后,中心又多次召开审稿会,根据专家意见商讨修改方案,历经反复斟酌打磨,于2025年6月完成终稿。全书除绪论外,共分八章,不仅对首义文化做了系统深入的学术探讨,而且在实践层面思考了如何实现首义文化的共建共享,展示其精神魅力的路径举措。

《首义文化论纲》新书发布,不仅是对孙中山先生及辛亥革命先贤的深切缅怀,更是在新时代背景下对首义精神的一次学术提炼与文化弘扬。学校将充分发挥辛亥首义发源地天生血缘优势,积极传承与发扬由“敢为天下先”的首义精神传承转化而来的“敢为人先、自强不息”的学校精神,不断强化首义文化研究的广度深度力度,积极推动传承和传播,并有效融入人才培养,让首义文化在新时代焕发更加璀璨的思想光芒,为构筑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共有精神家园注入源源不断的历史智慧与文化动力。

 

 

记者 赵颖

教工通讯员 欧阳依娜

摄影 魏雪霁 江期梦

编辑 丁炜刚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南李路22号 邮编:430064 电话:027-88426013 传真:027-88426111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4 武昌首义学院 鄂ICP备16000181号

  • 新闻中心首页
  • 学校要闻
  • 综合新闻
  • 媒体聚焦
  • 电子校报
  • 首义光华
  • 视频新闻
  • 校媒风采
  • 微信
  • 学校首页
  1. 首页
  2. 学校要闻

《首义文化论纲》新书发布

2025-10-27 16:50:53

  • 《首义文化论纲》新书发布会现场
  • 澳门辛亥•黄埔协进会会长林园丁主持发布会
  • 党委副书记、副校长、首义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金鑫介绍《首义文化论纲》研究历程
  • 武汉大学出版社副编审聂勇军致辞
  • 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中国近代史研究所所长马敏谈《首义文化论纲》之价值
  • 教师代表发言
<<< 上一张
下一张 >>>

10月26日下午,由我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首义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金鑫等撰著,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首义文化论纲》新书发布会在成学楼106报告厅举行。

出席发布会的有: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华中师范大学原党委书记、校长、现中国近代史研究所所长、我校名誉校长马敏教授,澳门辛亥•黄埔协进会会长林园丁,湖北省社科联二级巡视员陈芳,湖北省教育厅思政处处长张彦昌,武汉大学出版社副编审聂勇军,校领导金国华、李崇光、路海华、金鑫、李雪,来自海内外的专家学者,部分辛亥革命志士后裔,以及新闻媒体记者。我校外国语与教育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新闻与文法学院、艺术设计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政负责人、师生代表参加。林园丁主持发布会。

金鑫介绍《首义文化论纲》研究历程。她表示,辉煌的历史赋予武昌首义学院深沉独特的文化基因,深耕“首义文化”的研究,武昌首义学院责无旁贷。学校办学治校中,坚持把传承弘扬首义文化与首义精神融入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秉承“敢为人先、自强不息”的学校精神,将以爱国主义为特质的首义文化贯穿于五育并举、三全育人全过程,积极推进首义文化融入教育教学和科学研究。她对该书项目立项研究撰写定稿过程进行了详细介绍。金鑫强调,学校将以《首义文化论纲》出版发行为起点,继续深耕首义文化研究,出版系列丛书,充分发挥首义文化研究中心作用,为研究辛亥革命历史大事件和传播“敢为人先、自强不息”的学校精神提供优秀的学术研究平台,为海内外爱国志士开拓广泛深入交流的人文园地。她希望通过首义文化研究中心汇聚更多的学术资源和研究力量,推动辛亥革命史研究向更深更高更广的维度发展,推动首义文化形成更多有价值的学术研究成果,为首义精神赋予更具时代特色的文化内核。

聂勇军致辞。他表示,聚焦武昌首义辛亥革命的血色荣光,立足“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武汉城市精神,作为辛亥首义发源地之一,武昌首义学院以金鑫教授为首的创作团队,以鲜活文字为经,以科学论据为纬,借助图书载体,以铅字见证114年前的伟大壮举,使首义文化及精神得到有效传播,融入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城市精神以及群体及个体行为之中,必将产生持久的影响和传播力,实为出版界的一大幸事盛事。

马敏在“谈《首义文化论纲》之价值”的讲话中,对《首义文化论纲》一书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该书以强烈的使命担当意识和开拓精神,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文化视角解析武昌首义与辛亥革命,系统研究首义文化,不仅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和学术意义,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是一部开创之作、集大成之作。他从论述了首义文化的内涵与特质、探析了首义文化的历史渊源、揭示了首义文化与武汉城市文化的关系、指明了应如何进一步传承和弘扬首义文化、思考如何推动首义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等五个方面,全面阐述了该书的创新性和学术价值。马敏强调,《首义文化论纲》的编撰是一个良好的开端,热切期盼武昌首义学院广大师生员工以“敢为天下先”的首创精神,不断开拓进取,继续推动首义文化研究、开发与传播,让首义精神和首义文化响彻江汉,传遍神州。

自由发言环节,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石建鹏、赵立先后发言。石建鹏从历史研究之门、文化传承之门、学术敬畏之门三个方面,分享了首义文化为其打开“三重门”的研究体会,并提出将以《首义文化论纲》的出版为契机,进一步挖掘首义精神的时代内涵,从课程融合、实践转化、价值引领等三个维度践行“首义精神+”模式,让革命文化成为铸魂育人的强大动力。赵立详细介绍了第五章“首义文化与荆楚文化”的撰写心得,他表示,作为首义教师,既拥有“首义”之名,就应践行“首义”之实,理应成为首义精神的研究者、秉承者、践行者,并指出首义文化正是荆楚文化在近代结出的最为壮丽的果实。

据了解,早在2023年6月,学校即筹备建设首义文化研究项目组,同年,项目组申报的相关研究课题获批立项为湖北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大项目,为开展《首义文化论纲》研究撰写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2024年7月,金鑫主持召开《首义文化论纲》编写会,确定写作提纲、思路、规范和分工,12月初完成初稿。同年12月,学校举办武昌首义学院首义文化研究中心揭牌仪式暨《首义文化论纲》审稿会。专家学者们充分肯定了我校研究首义文化的优势与意义,认为本书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校本特点和政治站位,史料丰富详实、文字通俗简洁,同时也提出了中肯的修改完善建议。此后,中心又多次召开审稿会,根据专家意见商讨修改方案,历经反复斟酌打磨,于2025年6月完成终稿。全书除绪论外,共分八章,不仅对首义文化做了系统深入的学术探讨,而且在实践层面思考了如何实现首义文化的共建共享,展示其精神魅力的路径举措。

《首义文化论纲》新书发布,不仅是对孙中山先生及辛亥革命先贤的深切缅怀,更是在新时代背景下对首义精神的一次学术提炼与文化弘扬。学校将充分发挥辛亥首义发源地天生血缘优势,积极传承与发扬由“敢为天下先”的首义精神传承转化而来的“敢为人先、自强不息”的学校精神,不断强化首义文化研究的广度深度力度,积极推动传承和传播,并有效融入人才培养,让首义文化在新时代焕发更加璀璨的思想光芒,为构筑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共有精神家园注入源源不断的历史智慧与文化动力。

 

 

记者 赵颖

教工通讯员 欧阳依娜

摄影 魏雪霁 江期梦

编辑 丁炜刚

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南李路22号

邮政编码:430064

电话:027-88426013

传真-88426013

鄂icp备160018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