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法院隆重举行实践教学与新闻、文法人才培养创新论坛
为进一步深化实践教学改革,加强高校与社会协同育人,积极推动新闻、文法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模式创新,12月23日下午,新闻与法学学院隆重举行实践教学与新闻、文法人才培养创新论坛。
湖北广播电视台副台长向培凤、总编室高级编辑石永军、人事处副处长刘迎,湖北日报武汉新闻部主任谢斌,湖北省政府门户网站副总编辑程评,湖北日报传媒集团湖北手机报副总编辑史果,新河街学校校长祝正洲,湖北欣安律师事务所主任刘生林,湖北陈重名律师事务所主任陈重名,我校校长周进,副校长李桂兰,教务处副处长周自伦、雷敏,教务处老师,其他学院负责人以及新法学院全体教师出席。周校长向向培凤副台长颁发聘书,聘其为我校兼职教授。
周校长首先致辞。她代表学校向参会嘉宾表达最真挚的谢意,她谈到,此次论坛是在教育部下发关于引导部分地方高校向应用型转变指导意见出台后,我校进一步推动应用型人才实践教学改革的背景下举办的,通过校企双方就如何深化实用人才培养、实习实训方案作全面探讨,进一步深化我校实践教学改革。校内外实习基地是个很好的平台,为我校学生培养创造了良好的机遇,也为我校站上新台阶提供了重要支持。
随后,该院副院长余林向领导和嘉宾汇报实习基地建设工作。他从学科建设目标、学科建设重点项目、实习基地人才培养措施和学生实践成果四个方面做了汇报。
会上,与会代表就实践教学问题发表了各自的看法,并针对今后如何深化实践教学改革提出了很好的建议。向培凤副台长针对“我们需要什么样的人”做了五点归纳,他表示学校要培养适应社会的紧缺人才,加强培养学生的采编能力以及娱乐节目的制作能力;刘迎副处长谈到学生去单位实习是个互惠互利的过程,学生能够学以致用、自我超越,单位也能有机会物色和培养人才;祝正洲校长既提出了培养人才的理论观点,又对学生提出了具体的实习任务;程评副总编就学生的叙述语言能力、技术语言能力、外语语言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提出要求;史果副总编分析了新媒体业界发展趋势,鼓励学生放开视野,不断提高相应技能,把眼光放在未来的就业和成才上,提出让市场评估学生表现的观点;刘生林主任对教师教学方案提出具体要求,指出要关注社会发展的新动向,找到新突破;陈重生主任从法律从业人员角度提出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
李桂兰副校长向嘉宾们提出的人才培养重要思路和建议,以及对我校人才培养的贡献表达了诚挚谢意。
论坛结束后,嘉宾一行参观新法院融媒体传播实验室。
记者 吴睿 焦姣
通讯员 张会容
摄影 刘神尊
编辑 赵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