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学校要闻
  • 综合新闻
  • 媒体聚焦
  • 电子校报
  • 首义光华
    • 学校荣光
    • 教科成果
    • 竞赛获奖
    • 优秀师生
  • 视频新闻
  • 校媒风采
  • 微信
 
学校主页

您的位置: 首页  >  学校要闻正文详情

优化学科专业建构和人才培养机制 培养高素质本科应用型人才

学校第三次教学工作会议隆重开幕

更新时间:2016-04-28  浏览量:   来源:发布部门:武昌首义学院     更多

最后一张了

  • 最后一张

4月27日上午9:00,学校第三次教学工作会议在模拟法庭隆重开幕。校党委书记冯向东,校长周进,常务副校长吴昌林,副校长李桂兰、郭景致、金国杰,副书记邹星庐出席会议。常务副校长吴昌林、副校长李桂兰分别主持上、下午会议。

各教学单位、职能部门负责人,图书馆、信息中心负责人,全体教师、实验技术人员,各院系办公室主任、教务员,教务处全体成员参加会议。

本次会议以“优化学科专业建构和人才培养机制 培养高素质本科应用型人才”为主题。会上,周进校长首先作主题报告。报告回顾了第二次教学工作会议以来学校教学改革所取得的成果,明确了本次教学工作会议的主题和任务,部署了本次教学工作会议的进程。

周校长说,第二次教学工作会议实现了在“2012年学校自行授予学士学位前建立比较完善的实践教学框架”这一目标,整个会议的过程和成果为学校在“十二五”期间推进本科教学改革和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产生了重要的积极影响。对第二次教学工作会议,她总结了五条经验:在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上,从注重一般性能力培养向培养专业核心能力上聚焦;在强化实践教学上,从简单增加实践教学学时数向注重实践教学内容改革、充实和强调实践教学时效转变;在课程建设上,从每门课程自身的修订完善,向更加注重课程体系合理建构延伸;在专业建设上,从以专业教研室为单位向整合资源、组建专业集群的方向发展;在教研教改立项上,从以教师个人兴趣为主、碎片化的研究向院系以解决问题为前提,有组织地开展教研并注重实践运用转变。

周校长指出,2016年是学校“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此时召开第三次教学工作会议正是为学校在“十三五”期间的教学改革和建设谋篇布局。本次会议主题的确定,是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颁发的《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的文件精神,也是学校不断探索办学模式的需要。

周校长部署,第三次教学工作会议的任务是进一步明确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办学定位,并将这一定位体现在办学实践中,探索出应用型高校的发展模式。她特别提出,会议期间,学校将把酝酿已久的“开展专业认证”的构思付诸实施,希望通过这一方式找到学校在新一轮教学改革和建设中的起始位置和前行方向,并能通过边认证、边建设、边工作,为我校转设为普通民办高校后接受教育部合格评估、通过国家正式的专业认证打好基础。会议要围绕“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机制 培养高素质本科应用型人才”的主题,就如何以专业认证为先导,深化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建设;如何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如何加强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和实践实训基地建设等议题,展开充分研讨,为加快教学改革和建设步伐,顺利实现转型发展打好基础。“十三五”是学校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全体师生面对的是新的发展目标、新的挑战和机遇,只有在充分的讨论中才能取得对问题的共识,教学改革和建设的措施才能在试点经验不断完善的基础上扎实推进。她期望大家集思广益,共同努力,通过不断的研讨和实践,催生出更多的创新点,争取在教学改革上取得更大的成效。

城市建设学院院长袁海庆、新闻与法学学院院长石长顺分别以《基于大工程观的应用型土建类专业课程建设思路与实践》、《梦:向往星空的那个首义梦》为题作主题发言。他们介绍了本院在专业建设、课程改革、实践教学等方面的工作思路和成绩。

下午2点,合肥学院李秀娟教授作有关模块化课程建设的学习辅导报告,报告题目为《控制理论与仿真模块化改革》。她就本校在基于工程认证的基础上,开展的模块化课程教学改革和建设等具体工作进行了讲解。常务副校长吴昌林以《专业认证与专业、课程建设》为题作有关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学习辅导报告。

党委书记冯向东作总结讲话。他充分肯定了学校“十二五”期间在教学改革方面所取得的各项成绩。他说,在“十三五”的开局之年,以“优化学科专业建构和人才培养机制 培养高素质本科应用型人才”为主题召开教学工作会议,明确学校在“十三五”期间的教学改革方向,将有助于学校在教学改革和建设方面取得更大成效。这一主题的确定也适应了学校转型发展的需求。学校决定将酝酿了一段时间的“开展专业认证”的构思付诸实施,而怎样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实施步骤,则需要集思广益来研讨制订出时间表和路线图。每隔一段时间,学校会提出一个阶段性目标,请一些先进典型介绍经验,把这项工作不断向前推进。功夫不负有心人,只要我们共同努力,相信第三次教学工作会议会在武昌首义学院“十三五”发展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据悉,为了本次会议召开,2015年11月至12月期间,周进校长、李桂兰副校长及教务处相关负责人通过召开各教学单位领导及教师代表座谈会等方式,对全校10个教学单位进行了系列调研。调研中,校领导全面听取了来自教学一线的意见、建议,及时收集和了解各单位的教学情况,掌握了自第二次教学工作会议以来,各教学单位围绕专业核心能力培养体系建设所开展的各项工作,为学校科学制定“十三五”规划,召开第三次教学工作会议做好了铺垫。



特约记者 童丽琴

摄影 魏雪霁 殷睿

编辑 子侃 赵颖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南李路22号 邮编:430064 电话:027-88426013 传真:027-88426111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4 武昌首义学院 鄂ICP备16000181号

  • 新闻中心首页
  • 学校要闻
  • 综合新闻
  • 媒体聚焦
  • 电子校报
  • 首义光华
  • 视频新闻
  • 校媒风采
  • 微信
  • 学校首页
  1. 首页
  2. 学校要闻

优化学科专业建构和人才培养机制 培养高素质本科应用型人才

学校第三次教学工作会议隆重开幕

2016-04-28 16:47:11

  • 会议现场
  • 校长周进作主题报告
  • 城市建设学院院长袁海庆作主题发言
  • 新闻与法学学院院长石长顺作主题发言
  • 合肥学院李秀娟教授作学习辅导报告
  • 常务副校长吴昌林作学习辅导报告
  • 党委书记冯向东作总结讲话
<<< 上一张
下一张 >>>

4月27日上午9:00,学校第三次教学工作会议在模拟法庭隆重开幕。校党委书记冯向东,校长周进,常务副校长吴昌林,副校长李桂兰、郭景致、金国杰,副书记邹星庐出席会议。常务副校长吴昌林、副校长李桂兰分别主持上、下午会议。

各教学单位、职能部门负责人,图书馆、信息中心负责人,全体教师、实验技术人员,各院系办公室主任、教务员,教务处全体成员参加会议。

本次会议以“优化学科专业建构和人才培养机制 培养高素质本科应用型人才”为主题。会上,周进校长首先作主题报告。报告回顾了第二次教学工作会议以来学校教学改革所取得的成果,明确了本次教学工作会议的主题和任务,部署了本次教学工作会议的进程。

周校长说,第二次教学工作会议实现了在“2012年学校自行授予学士学位前建立比较完善的实践教学框架”这一目标,整个会议的过程和成果为学校在“十二五”期间推进本科教学改革和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产生了重要的积极影响。对第二次教学工作会议,她总结了五条经验:在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上,从注重一般性能力培养向培养专业核心能力上聚焦;在强化实践教学上,从简单增加实践教学学时数向注重实践教学内容改革、充实和强调实践教学时效转变;在课程建设上,从每门课程自身的修订完善,向更加注重课程体系合理建构延伸;在专业建设上,从以专业教研室为单位向整合资源、组建专业集群的方向发展;在教研教改立项上,从以教师个人兴趣为主、碎片化的研究向院系以解决问题为前提,有组织地开展教研并注重实践运用转变。

周校长指出,2016年是学校“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此时召开第三次教学工作会议正是为学校在“十三五”期间的教学改革和建设谋篇布局。本次会议主题的确定,是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颁发的《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的文件精神,也是学校不断探索办学模式的需要。

周校长部署,第三次教学工作会议的任务是进一步明确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办学定位,并将这一定位体现在办学实践中,探索出应用型高校的发展模式。她特别提出,会议期间,学校将把酝酿已久的“开展专业认证”的构思付诸实施,希望通过这一方式找到学校在新一轮教学改革和建设中的起始位置和前行方向,并能通过边认证、边建设、边工作,为我校转设为普通民办高校后接受教育部合格评估、通过国家正式的专业认证打好基础。会议要围绕“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机制 培养高素质本科应用型人才”的主题,就如何以专业认证为先导,深化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建设;如何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如何加强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和实践实训基地建设等议题,展开充分研讨,为加快教学改革和建设步伐,顺利实现转型发展打好基础。“十三五”是学校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全体师生面对的是新的发展目标、新的挑战和机遇,只有在充分的讨论中才能取得对问题的共识,教学改革和建设的措施才能在试点经验不断完善的基础上扎实推进。她期望大家集思广益,共同努力,通过不断的研讨和实践,催生出更多的创新点,争取在教学改革上取得更大的成效。

城市建设学院院长袁海庆、新闻与法学学院院长石长顺分别以《基于大工程观的应用型土建类专业课程建设思路与实践》、《梦:向往星空的那个首义梦》为题作主题发言。他们介绍了本院在专业建设、课程改革、实践教学等方面的工作思路和成绩。

下午2点,合肥学院李秀娟教授作有关模块化课程建设的学习辅导报告,报告题目为《控制理论与仿真模块化改革》。她就本校在基于工程认证的基础上,开展的模块化课程教学改革和建设等具体工作进行了讲解。常务副校长吴昌林以《专业认证与专业、课程建设》为题作有关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学习辅导报告。

党委书记冯向东作总结讲话。他充分肯定了学校“十二五”期间在教学改革方面所取得的各项成绩。他说,在“十三五”的开局之年,以“优化学科专业建构和人才培养机制 培养高素质本科应用型人才”为主题召开教学工作会议,明确学校在“十三五”期间的教学改革方向,将有助于学校在教学改革和建设方面取得更大成效。这一主题的确定也适应了学校转型发展的需求。学校决定将酝酿了一段时间的“开展专业认证”的构思付诸实施,而怎样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实施步骤,则需要集思广益来研讨制订出时间表和路线图。每隔一段时间,学校会提出一个阶段性目标,请一些先进典型介绍经验,把这项工作不断向前推进。功夫不负有心人,只要我们共同努力,相信第三次教学工作会议会在武昌首义学院“十三五”发展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据悉,为了本次会议召开,2015年11月至12月期间,周进校长、李桂兰副校长及教务处相关负责人通过召开各教学单位领导及教师代表座谈会等方式,对全校10个教学单位进行了系列调研。调研中,校领导全面听取了来自教学一线的意见、建议,及时收集和了解各单位的教学情况,掌握了自第二次教学工作会议以来,各教学单位围绕专业核心能力培养体系建设所开展的各项工作,为学校科学制定“十三五”规划,召开第三次教学工作会议做好了铺垫。



特约记者 童丽琴

摄影 魏雪霁 殷睿

编辑 子侃 赵颖

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南李路22号

邮政编码:430064

电话:027-88426013

传真-88426013

鄂icp备160018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