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学校要闻
  • 综合新闻
  • 媒体聚焦
  • 电子校报
  • 首义光华
    • 学校荣光
    • 教科成果
    • 竞赛获奖
    • 优秀师生
  • 视频新闻
  • 校媒风采
  • 微信
 
学校主页

您的位置: 首页  >  学校要闻正文详情

走近传统 激发创新

榫卯结构家具创新人才培养成果巡展在校开幕

更新时间:2019-10-30  浏览量:   来源:发布部门:武昌首义学院     更多

10月29日上午,国家艺术基金2019榫卯结构家具创新人才培养成果展,湖北艺术高校巡展第一站在我校艺术设计学院开幕。湖北工业大学工业设计学院副院长苏晨、科研处处长韩流柱、党委宣传部张然,我校副校长李桂兰,艺术设计学院院长胡雨霞,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出席开幕式。艺设院师生参加。
最后一张了

  • 最后一张

10月29日上午,国家艺术基金2019榫卯结构家具创新人才培养成果展,湖北艺术高校巡展第一站在我校艺术设计学院开幕。湖北工业大学工业设计学院副院长苏晨、科研处处长韩流柱、党委宣传部张然,我校副校长李桂兰,艺术设计学院院长胡雨霞,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出席开幕式。艺设院师生参加。

开幕式上首先播放了榫卯结构家具创新人才培养项目宣传片。苏晨发表致辞。他希望借助本次活动打造良好平台,在新时代背景下继承创新我国传统榫卯家具文化。胡雨霞在致辞中表示,在“文化+艺术+技术”引领与融合的大格局中,高校教育亟需开拓眼界,增强文化自信,提升人才培养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推动设计教育发展迈上新台阶。本次体现着工匠精神的创意实践所激发的文化创造力,将有效促进院校之间的创新实践教学互动与融合,促进跨学科、跨行业、跨领域的深度交流合作。

李桂兰宣布,国家艺术基金榫卯结构家具创新人才培养成果展正式开幕!

据了解,榫卯是古代中国建筑、家具和其他器械的主要结构方式,在两个构件上采用凹凸部位相结合的方式固定物件,不使用钉子,物体通过榫卯即可加固。榫卯起源于我国约7000年前的河姆渡文化,用于打造院落,防范野兽。后经历代发展,榫卯结构家具成为了中国古代工艺匠人的智慧结晶,集艺术性与实用性于一体,积淀为中国传统文化特色之一。本次展览共展出30件榫卯结构家具创新作品,有桌椅、屏风、书架等等,和日常生活联系十分紧密。

展厅内,前来观展的同学们认真观摩展品,研究构图细节,仔细聆听老师对作品拼接、组装的解说,体味中华传统技艺的精巧。环设2018级黄祺说:“榫卯结构是中国传统家具、器具的造器精髓,兼具功能性和艺术性,展览上的榫卯作品都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文化魅力。”2019级新生王佩语欣喜地表示,从展品中我看到了中华传统技艺的精妙之美、沉静之美。我们要努力传承这样优秀的文化,要学好专业知识,为繁荣社会文艺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产品设计1801班徐苇莹在一个佛手莲花立饰前欣赏了许久,她说:“这个佛手在雕刻时对制造者的要求很高,稍不注意就容易刻坏导致整个作品被毁。”

开幕式结束后,出席仪式的领导嘉宾进行了榫卯结构家具创新人才培养研讨。

据介绍,榫卯结构家具创新人才培养项目由国家艺术基金资助,湖北工业大学与湖北省美术馆、“尚书工作坊”联合推出。项目从全国10余省市地区遴选30名正式学员开展了30天的全脱产集中授课和3个月的考察创作。本次展览展出的30件作品即为项目学员结项作品,展出时间为10月29日至11月5日。




记者  周芷唯 施梦羽

见习记者 郭姬兰 刘龙图

通讯员  高飞

摄影 陈小雨 陈翼豪

编辑 丁炜刚 赵颖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南李路22号 邮编:430064 电话:027-88426013 传真:027-88426111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4 武昌首义学院 鄂ICP备16000181号

  • 新闻中心首页
  • 学校要闻
  • 综合新闻
  • 媒体聚焦
  • 电子校报
  • 首义光华
  • 视频新闻
  • 校媒风采
  • 微信
  • 学校首页
  1. 首页
  2. 学校要闻

走近传统 激发创新

榫卯结构家具创新人才培养成果巡展在校开幕

2019-10-30 15:43:42

  • 湖北工业大学与我校领导出席开幕式(从左到右依次为:胡雨霞、苏晨、李桂兰、韩流柱、雷敏)
  • 师生观展
  • 展出欣赏
  • 展出欣赏
  • 展出欣赏
  • 作品欣赏
  • 仪式后,领导嘉宾进行了榫卯结构家具创新人才培养研讨
<<< 上一张
下一张 >>>

10月29日上午,国家艺术基金2019榫卯结构家具创新人才培养成果展,湖北艺术高校巡展第一站在我校艺术设计学院开幕。湖北工业大学工业设计学院副院长苏晨、科研处处长韩流柱、党委宣传部张然,我校副校长李桂兰,艺术设计学院院长胡雨霞,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出席开幕式。艺设院师生参加。

开幕式上首先播放了榫卯结构家具创新人才培养项目宣传片。苏晨发表致辞。他希望借助本次活动打造良好平台,在新时代背景下继承创新我国传统榫卯家具文化。胡雨霞在致辞中表示,在“文化+艺术+技术”引领与融合的大格局中,高校教育亟需开拓眼界,增强文化自信,提升人才培养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推动设计教育发展迈上新台阶。本次体现着工匠精神的创意实践所激发的文化创造力,将有效促进院校之间的创新实践教学互动与融合,促进跨学科、跨行业、跨领域的深度交流合作。

李桂兰宣布,国家艺术基金榫卯结构家具创新人才培养成果展正式开幕!

据了解,榫卯是古代中国建筑、家具和其他器械的主要结构方式,在两个构件上采用凹凸部位相结合的方式固定物件,不使用钉子,物体通过榫卯即可加固。榫卯起源于我国约7000年前的河姆渡文化,用于打造院落,防范野兽。后经历代发展,榫卯结构家具成为了中国古代工艺匠人的智慧结晶,集艺术性与实用性于一体,积淀为中国传统文化特色之一。本次展览共展出30件榫卯结构家具创新作品,有桌椅、屏风、书架等等,和日常生活联系十分紧密。

展厅内,前来观展的同学们认真观摩展品,研究构图细节,仔细聆听老师对作品拼接、组装的解说,体味中华传统技艺的精巧。环设2018级黄祺说:“榫卯结构是中国传统家具、器具的造器精髓,兼具功能性和艺术性,展览上的榫卯作品都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文化魅力。”2019级新生王佩语欣喜地表示,从展品中我看到了中华传统技艺的精妙之美、沉静之美。我们要努力传承这样优秀的文化,要学好专业知识,为繁荣社会文艺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产品设计1801班徐苇莹在一个佛手莲花立饰前欣赏了许久,她说:“这个佛手在雕刻时对制造者的要求很高,稍不注意就容易刻坏导致整个作品被毁。”

开幕式结束后,出席仪式的领导嘉宾进行了榫卯结构家具创新人才培养研讨。

据介绍,榫卯结构家具创新人才培养项目由国家艺术基金资助,湖北工业大学与湖北省美术馆、“尚书工作坊”联合推出。项目从全国10余省市地区遴选30名正式学员开展了30天的全脱产集中授课和3个月的考察创作。本次展览展出的30件作品即为项目学员结项作品,展出时间为10月29日至11月5日。




记者  周芷唯 施梦羽

见习记者 郭姬兰 刘龙图

通讯员  高飞

摄影 陈小雨 陈翼豪

编辑 丁炜刚 赵颖

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南李路22号

邮政编码:430064

电话:027-88426013

传真-88426013

鄂icp备160018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