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领导小组举行第六次集中研学
10月30日,学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领导小组,聚焦“促进教育发展”专题,围绕习近平总书记教育工作若干重要讲话文献,开展第六次集中研学活动。副组长、党委副书记邹星庐主持。
党委副书记、副校长金鑫领学《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和《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她说,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教育实践相结合的重大理论结晶,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教育篇”。我们要牢牢把握推进教育现代化的根本遵循,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深刻理解、准确把握坚持党对教育事业全面领导的根本要求、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的战略部署、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政治原则、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的坚定自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的价值追求、坚持深化教育改革创新的鲜明导向、坚持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担当、坚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基础作用。这“九个坚持”要学深悟透,笃信笃行,着力开创新时代我校教育工作新局面。
邹星庐谈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教育改革发展,习近平总书记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指示、批示,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观点,形成了系统完整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体系,为我们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副校长石长顺发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我们要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这是教育现代化的方向目标。我们要进一步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深化办学体制和教育管理改革,优化高校学科结构、专业设置,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
学生工作部长李雪发言,高校教育工作者做好思想政治工作,要将“育德”与“育心”相结合,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随着“00”后进入校园,如何在学生德育工作中以爱国主义为重点,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引领,让学生健康全面发展,需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不断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
团委书记罗萍发言,思政工作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多年来,团委不断创新思政工作方式方法,开展湖北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评选、湖北省大学生艺术节、湖北省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区校结对共建大学生志愿服务基地“五个十佳”评选、洪山区大学生志愿服务公益项目大赛等等活动,着力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有机融入人才培养各环节,引导师生从中华文化中汲取滋养,丰富涵养,提升品位,达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实际成效。
宣传部长王洪发言,为什么在新时代背景下要进一步加强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中国高等教育与国家发展的现实目标和未来方向紧密相连,高校必须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这“四个服务”,扩展了中国高等教育改革政治担当的职责,广大教育工作者势所必然理应自塑“七个政治担当”,即精神担当,历史担当,时代担当,发展担当,责任担当,忠诚担当,文明担当。同时,我们应当深刻理解政治与教育的辩证统一关系,政治制度制约着教育的领导权,制约着教育的权利和机会,制约着教育的方针和政策,制约着教育的性质与目的和思政教育的内容。教育对政治的促进作用表现于,教育是通过传播一定的社会政治意识形态,继而完成年轻一代的政治社会化;教育通过造就和培养合格建设人才,提高全民文化素质,推动国家的民主法制和政治文明建设。总之,政治与教育的辩证关系,就是政治对教育的制约作用,教育对政治的促进作用,两者相辅相成有机统一。我们要从中全面领会习近平总书记深化教育改革的“九个坚持”,切实增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感情认同,以“四个意识”导航,以“两个维护”铸魂,努力完成服务中华千秋伟业而培养时代新人的使命任务。
特约记者 郑宇
摄影 张璐
编辑 山嘉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