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崇光校长2021年新年致辞
各位教职员工、全体首义学子、社会各界朋友:
“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从平地惊雷到山川肃静,从八方驰援到携手同行,从曙光乍现到山河无恙,一个个画面,一幕幕场景,镌刻着一个民族的风雨无阻,烙印着一段岁月的荡气回肠。2020年渐行渐远,2021年如期而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我谨代表武昌首义学院,向全体师生员工、离退休老同志、海内外校友,以及关心支持武昌首义学院建设发展的社会各界致以新年的祝福!
“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这是以民族之魂谱就的雄壮旋律。面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这场突如其来的重大灾害,这熟悉的旋律又一次在亿万中国人的心中涌动,在祖国的大地回荡。2020年从春到夏,从武汉到全国,中国人民取得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重大战略成果,更以亿万人团结一心的奋斗,同心谱写了民族精神的恢宏乐章。
疫情肆虐,学校运转不曾停息,党员先锋奋力前行。一个决议,820门课程立即由线下转战线上,3113名毕业生通过网络完成论文答辩顺利毕业。一句召唤,196名党员踊跃报名参加学校储备隔离点建设,792名党员师生为支持抗击新冠疫情慷慨解囊;一声令下,486名教职工党员应声下沉,在社区组织发光发热迎难而上;一份期盼,来自全国各地的4143名新生相聚武昌首义学院嘉鱼校区,开启大学生涯成人成才的寻梦之旅。
捷报频传,武昌首义人同心协力,在逆境与挑战中淬火成长。武昌首义学院嘉鱼校区的建设者抢时间,赶进度,将美丽的校园、舒适的宿舍、设备先进齐全的教学楼如期交付,嘉鱼蜜泉湖畔琅琅的读书声成为了新的风景线。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成功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广播电视学、土木工程、市场营销、生物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与新媒体、视觉传达设计7个专业获批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基于“OBE模式”的校企“共建共赢”新工科专业协同育人机制探索与实践》入选教育部第二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朱忠敏教授《一种复杂城市背景下高空间分辨率气溶胶光学厚度反演方法研究》为我校又添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学校新加入百余名专任教师,教授、博士们的加盟,使学校如虎添翼;涌现出一批优秀教职工,“省级人才培养计划”入选者程虎、“师德先进个人”肖书浩、“荆楚好老师”李硕……他们为武昌首义人的追梦之旅洒下点点星光。学校连续15年稳居艾瑞深中国校友会网全国同类院校排行榜首,连续6年扛鼎中国民办大学教学质量排行榜,喜获“2020年度•品牌影响力民办高校”荣誉称号。
武昌首义学院用知重负重、攻坚克难的实际行动,诠释着对党的教育事业的一片赤诚,彰显着中国民办高校第一方阵的责任担当。衷心地感谢所有武昌首义人,你们用爱与责任,筑起携手抗击疫情、保卫师生健康的坚固长城,你们用勤劳和智慧,托起武昌首义学院创建一流的美好梦想。
2021年,我们即将迎来武昌首义学院新的历史坐标——本科教学合格评估,这将是我们向着中国一流民办高校梦想起跳的“关键一跃”,在这场攻坚战中,我们将全力以赴,排除万难,以优异的成绩为建校20周年校庆划上圆满句号。
2021年,我们要毫不放松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奋力夺取抗疫斗争全面胜利。在这场斗争中,我们将秉持科学态度、尊重科学规律、坚守科学认知、实施科学举措,让科学精神的阳光穿透疫情阴霾的笼罩,汇聚起战胜疫情的坚实力量。
2021年,我们要为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献礼。共产党人汇集在复兴的征程中,开创了独一无二的“中国道路”;凝聚在信仰的旗帜下,构建了合作共赢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奋斗在真理的道路上,完善了人类制度文明的新形态。我们将不忘初心,向着“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继续前行。
我们肩上的担子无比艰巨,我们肩负的使命无比光荣。“犯其至难,图其至远”,只要我们有志不改、道不变的坚定,有打硬仗、闯难关的坚韧,有敢担当、善作为的干劲,历史终将定格我们胜利的姿态,镌刻下我们的名字——武昌首义学院的奋斗者!
祝全体师生新年快乐、牛年吉祥、万事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