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传统 创新服务
图书馆“外语学习共享空间”即将开放
近日,据记者获悉,学校图书馆在建筑格局已经形成的基础上打破传统,大胆创新服务模式,在武汉地区的独立院校中首创了“外语学习共享空间”,并即将对全校师生开放。
“外语学习共享空间”是以“外语学习资源”为中心,借鉴国外成功经验基础并结合学校自身情况对各种资源进行合理地组织,为读者提供 “一站式”的外语资源综合利用平台。“空间”不再满足于传统图书馆单一的图书借阅或自主学习的要求,还新增了小组学习室、多媒体工作区和写作指导室。在小组学习室配备有电脑、投影仪、白板、网络和电源插口等,学生可以在此交流经验、共享资源、共同进步。多媒体工作区则用于数据库检索、书目检索和网络检索方便学生利用查找资料。在写作指导室更有专业的英语老师面对面进行指导写作,这样将多种资源整合在一起,建立了开放、共享、交流、协作和互动的学习环境,体现了其“共享”的理念。
“外语学习共享空间”设在学校图书总馆401室,其环境设计也别于传统图书馆。记者看到,桌、椅、书架等家具色彩鲜艳、明快,整体基调协调统一;放置绿色植物、沙发等,增加了舒适、温馨、自由的氛围。
据了解,“空间”的环境设计是由我校艺术与设计学院08级学生鲍穗子完成。设计理念是不但能方便快捷地满足读者学习、交流需要,更能满足读者情感和心理上的需要,体现个性化,融入人文关怀。她说:“学校培养了我四年,在离开的时候能留下点自己的印记觉得很感激,自己的设计能被学校采纳也觉得很开心很幸运,这次的设计很有意义。”
图书馆馆长詹萌介绍,秉承学校“为社会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办学定位,图书馆在教学互动比较多的外语教学领域尝试建设“外语学习共享空间”,旨在为学生提供一个集资源、教学、交流为一体的“一站式”的外语学习环境,一个巩固和强化课堂外语学习内容,锻炼和提高外语应用能力的实践教学基地。希望同学们在这样一个互动空间不仅能够交流思想、分享智慧,同时能够进行知识创造。为了建设该“空间”,图书馆去年秋季即已开始前期调研工作,走访各院系师生以及其他学校众多留学生,并且为此专门购置了一万多种原版英文图书。
目前,该共享空间已进入施工尾声,预计近期即将投入使用。
记者 周莉 郑书萍 郑凯悦
摄影 郑凯悦
编审 代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