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佘双好先生做客南湖讲坛
佘双好博士,武汉中外德育中心副主任,武汉大学心理咨询师培训中心副主任,湖北省思想教育课程建设研究会副会长,湖北省大学生心理咨询研究会副会长。讲座围绕四个问题详细展开:(1)改革开放以来青少年思想道德发展特点;(2)传统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模式的特点和局限;(3)改革开放以来青少年思想道德模式的变迁;(4)多元开放条件下青少年思想道德引导方法。佘教授提及近年来发生的“中东”、“北非”事件,反映出当今青少年思想发展带来的问题是世界性难题,且已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佘双好对改革开放以来青少年思想道德的发展轨迹作了深刻剖析。指出,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青少年思想观念由宏观社会化到微观个人化的改变,新世纪青少年的思想具有多样性、选择性、复杂性、多变性等特点。改革开放以来青少年思想道德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在于:“素质与年龄发展曲线的不一致,理想破灭的逆反过程;思想道德观念与行为间存在较大差距与矛盾冲突;学校教育的促进作用并不明显;网络手机等新型媒体所构建的境象环境问题”等四个方面。
系列阐述之后,佘先生提出一个讨论的问题:“电子媒介、网络对人的道德提出的挑战?”针对新的媒体环境会带来“道德旁观者的产生”、“不对称性的消逝”、“身体退隐(即网络中身份不透明)”的问题,他通过列举“网络钓鱼”、“网络恶搞”和“郭美美事件”等热点网络话题进行了说明。
讲座中,佘先生就传统思想道德教育模式的优势、多元开放条件下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模式的变化、以青少年为本的思想道德教育模式作了逐一剖析。他认为,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以说理教育为主,带有浓厚的“权威主义”色彩,现代思想政治教育较为注重双向沟通和互动,因此疏导式教育更应提倡。疏导式教育不同于说理教育,不同于价值澄清、不同于心理咨询,而从说理到疏导体现了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发展趋势。对于具体运行模式,佘教授归结“一发挥五重视的思路”,即“应该充分发挥政府部门主导作用,重视采取由上而下的思想道德建设政策,重视专门德育课程的作用,重视整合各种教育资源,重视政治因素和思想政治因素的主导作用,重视共青团组织,先进青年的模范作用。”
演讲尾声,他进一步强调说,要了解“说理”的内涵和疏导的方式,以青少年为本的模式和方法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的把脉是否准确,将由当代大学生的实践表明。
讲座在满堂师生掌声中落幕。
记者 黎亚娣 郭倩芸 吕晴 沈芳
摄影 裴茜
编审 山嘉树 代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