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定目标 确当定位 确立措施 确保实现
学校“十二五”发展规划颁行
经校董事会审议通过,《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十二五”发展规划》近日已正式出台。学校“十二五”发展规划全文近8000字,由学校制订“十二五”发展规划的基础、学校制订“十二五”发展规划的宏观背景、学校发展的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实现发展目标的主要措施四大部分组成。
《规划》指出,《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十一五”发展规划》提出的学校建设、改革和发展的总体目标已经基本实现。“十一五”期间,学校坚持“加强基础,规范管理”的工作重点,狠抓队伍建设和制度建设,为学校从整体上提升办学水平和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学校坚持“积累优势,打造品牌”的发展思路,加强学科专业建设,不断调整专业设置,组建以优势学科为依托的专业群,逐步形成有自己特色的学科专业结构;学校坚持“培养高素质本科应用型人才”的办学定位,坚持“注重养成教育,注重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按照“夯实理论基础、强化实践环节、突出专业特色”的方针,深化教育教学改革,2006年、2009年两次修订本科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基本建立起适应社会需求和市场机制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框架;学校坚持“硬件建设不落后,资源整合共享”的原则,在实验室、图书资料、校园基础设施等建设上按照需求立项、确保建设经费、严格验收标准、及时投入使用,为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学校信息化水平处于全省新建本科院校的前列。
《规划》客观分析《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一2020年)》中关于民办教育和独立学院的有关政策后指出,未来的5至10年,是中国民办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大好时期,也是中国民办高校在竞争中大浪淘沙、优胜劣汰的时期。
《规划》明确了学校“十二五”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统领学校的改革、建设和发展。把改革创新作为推进学校发展的强大动力,深化办学体制改革,建设现代学校制度;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作为学校发展的核心任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坚持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全面提升办学实力和办学水平;牢牢把握“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办学定位,实现质量、规模、结构、效益的协调发展。发展的总体目标是:保持和发展工程学科在同类学校中的比较优势,实现各学科专业的协调发展;办学规模控制在本、专科在校生16000人左右,其中专科生比重不超过10%,集中力量办好优质本科教育;科学研究在提升师资队伍学术水平和应用研究成果为社会服务上取得重大进展;建立适应民办机制的现代学校制度基本框架,学校的综合实力和办学水平在新建地方性本科院校中处于前列。
为确保“十二五”发展规划的实现,《规划》从学科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学校基础设施建设、教育教学改革、科学研究、教风学风和校园文化建设、对外合作和交流、办学经费保障等八个方面分别提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措施。
《规划》是在广泛开展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历经半年的时间反复讨论修改后完成。校党委书记冯向东曾就学校“十二五”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做了专题工作报告,校党委、行政对《规划》撰写的基本思路、规划重点以及细节表述等问题进行了反复的研究讨论,初稿完成后又向学校各职能部门、各教学单位征求意见,最终提交校董事会讨论通过。
记者 严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