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学校要闻
  • 综合新闻
  • 媒体聚焦
  • 电子校报
  • 首义光华
    • 学校荣光
    • 教科成果
    • 竞赛获奖
    • 优秀师生
  • 视频新闻
  • 校媒风采
  • 微信
 
学校主页

您的位置: 首页  >  学校要闻正文详情

学校开展教学单位科研工作系列调研

更新时间:2011-03-16  浏览量:   来源:发布部门:学校门户  

3月上中旬,王炎坤副校长率图书馆、设备处、学科办等相关人员到十个教学单位,就启动科研工作的思路、方向选择与团队建设及存在的困难等问题进行调研。周进校长抽暇莅临部分单位现场调研指导。各教学单位负责人、教研室负责人、骨干教师及培养对象、办公室负责人及有志科研的教师参加座谈。

 

调研显示,各教学单位均高度重视开展科研工作,其中计算机与电子系、机电与自动化学院、城市建设学院、艺术设计学院等多次分别集会专题研讨。各单位老师从事科研工作热情甚高,积极思考科研方向及开展办法,大部分单位已着手行动,少数单位已初显端倪。同时,各教学单位独辟蹊径寻求科研工作突破口。机电与自动化学院统一思想,按照学科方向组建两个科研团队——机电科研团队和自动化科研团队,已承担1项校外科研项目,另有2个项目正在落实中,部分老师已经申请4项专利,包括2项发明专利和2项实用新型专利。城市建设学院紧密结合学科建设,在科研团队建设的组织形式上大胆创新,打破6个专业教研室的行政界限,依据学科间的内在联系和专业互动支撑,跨专业组建三个大学科组,分别是“土木工程—工程管理”学科组、“环境、给排水、生物”学科组和“建筑”学科组,学科组实行扁平化管理,减少层次,各学科组均围绕学科专业建设、人才培养选定科研方向,目前已与武汉市水务集团、市科技局取得深度联系,进一步探讨科研合作与立项。计算机与电子系确定科研方向,系主任欧阳星明教授和副主任顾兵教授带头到广东等地洽谈项目,现已达成初步合作意向。信息科学与技术系致力于整合力量形成团队,胡长阳教授、李宏棋老师等积极争取科研课题,已有5项达成初步意向。艺术设计学院明确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力争在工艺美术、艺术设计上形成科研特色,目前正积极推动产学研一体化,近期已落实1项横向课题在研。新闻法学系抓住科研优势力量,召集系里6位已毕业和在读博士生以“博士论坛”平台,为系里科研规划及科研方向出谋划策,各教研室也充分调动积极性探讨科研方向,现有5位教师正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社科项目研究。经济管理学院要求教师转变观念,从学校长远发展和个人水平提高的角度出发,明确科研工作任务,按教研室制订科研规划和科研方向,形成特色,稳定方向。外语系等单位充分发挥外聘兼职教授的作用,指导青年教师开展科研活动,并落实指派科研秘书职责。

 

座谈调研中,青年教师希望在有一批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带领下,及学校的支持下尽快开展科研工作,并对科研工作提出很多建议,如制订科研政策时要兼顾不同学科的特殊性。针对科研工作量的计算、科研项目的落实、科研成果的界定、科研经费管理、专业文献资料不足、科研条件欠缺的问题,王炎坤副校长根据现有科研政策给予解答。在座谈过程中,王炎坤副校长还就如何找研究项目、科研起步如何着手、如何查资料等问题给予现场指导。图书馆负责人就科研信息咨询、图书资料文献的查找利用、学校图书资料的采集和院系资料室的建设等问题给予说明。

 

通过座谈,校系之间就开展科研工作形成了良性互动。老师们普遍反映收益颇多,思路开阔许多。学校通过此次系列调研座谈,对全校开展科研的现状、问题以教师们的思想状况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为今后开展科研及制订相关政策搜集了一些有价值的信息。

 

 

特约记者  胡容玲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南李路22号 邮编:430064 电话:027-88426013 传真:027-88426111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4 武昌首义学院 鄂ICP备16000181号

  • 新闻中心首页
  • 学校要闻
  • 综合新闻
  • 媒体聚焦
  • 电子校报
  • 首义光华
  • 视频新闻
  • 校媒风采
  • 微信
  • 学校首页
  1. 首页
  2. 学校要闻

学校开展教学单位科研工作系列调研

2011-03-16 16:14:09

3月上中旬,王炎坤副校长率图书馆、设备处、学科办等相关人员到十个教学单位,就启动科研工作的思路、方向选择与团队建设及存在的困难等问题进行调研。周进校长抽暇莅临部分单位现场调研指导。各教学单位负责人、教研室负责人、骨干教师及培养对象、办公室负责人及有志科研的教师参加座谈。

 

调研显示,各教学单位均高度重视开展科研工作,其中计算机与电子系、机电与自动化学院、城市建设学院、艺术设计学院等多次分别集会专题研讨。各单位老师从事科研工作热情甚高,积极思考科研方向及开展办法,大部分单位已着手行动,少数单位已初显端倪。同时,各教学单位独辟蹊径寻求科研工作突破口。机电与自动化学院统一思想,按照学科方向组建两个科研团队——机电科研团队和自动化科研团队,已承担1项校外科研项目,另有2个项目正在落实中,部分老师已经申请4项专利,包括2项发明专利和2项实用新型专利。城市建设学院紧密结合学科建设,在科研团队建设的组织形式上大胆创新,打破6个专业教研室的行政界限,依据学科间的内在联系和专业互动支撑,跨专业组建三个大学科组,分别是“土木工程—工程管理”学科组、“环境、给排水、生物”学科组和“建筑”学科组,学科组实行扁平化管理,减少层次,各学科组均围绕学科专业建设、人才培养选定科研方向,目前已与武汉市水务集团、市科技局取得深度联系,进一步探讨科研合作与立项。计算机与电子系确定科研方向,系主任欧阳星明教授和副主任顾兵教授带头到广东等地洽谈项目,现已达成初步合作意向。信息科学与技术系致力于整合力量形成团队,胡长阳教授、李宏棋老师等积极争取科研课题,已有5项达成初步意向。艺术设计学院明确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力争在工艺美术、艺术设计上形成科研特色,目前正积极推动产学研一体化,近期已落实1项横向课题在研。新闻法学系抓住科研优势力量,召集系里6位已毕业和在读博士生以“博士论坛”平台,为系里科研规划及科研方向出谋划策,各教研室也充分调动积极性探讨科研方向,现有5位教师正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社科项目研究。经济管理学院要求教师转变观念,从学校长远发展和个人水平提高的角度出发,明确科研工作任务,按教研室制订科研规划和科研方向,形成特色,稳定方向。外语系等单位充分发挥外聘兼职教授的作用,指导青年教师开展科研活动,并落实指派科研秘书职责。

 

座谈调研中,青年教师希望在有一批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带领下,及学校的支持下尽快开展科研工作,并对科研工作提出很多建议,如制订科研政策时要兼顾不同学科的特殊性。针对科研工作量的计算、科研项目的落实、科研成果的界定、科研经费管理、专业文献资料不足、科研条件欠缺的问题,王炎坤副校长根据现有科研政策给予解答。在座谈过程中,王炎坤副校长还就如何找研究项目、科研起步如何着手、如何查资料等问题给予现场指导。图书馆负责人就科研信息咨询、图书资料文献的查找利用、学校图书资料的采集和院系资料室的建设等问题给予说明。

 

通过座谈,校系之间就开展科研工作形成了良性互动。老师们普遍反映收益颇多,思路开阔许多。学校通过此次系列调研座谈,对全校开展科研的现状、问题以教师们的思想状况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为今后开展科研及制订相关政策搜集了一些有价值的信息。

 

 

特约记者  胡容玲

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南李路22号

邮政编码:430064

电话:027-88426013

传真-88426013

鄂icp备160018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