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经典 悟思想 励志向
全省12所民办高校师生同读红色经典礼赞建党百年
“这本书对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向国际社会、中国人民做出最好的解答。”“我们要跟随中国共产党,于新时代中踏波驭浪,奋勇前行!”10月28日晚,首义书苑内,来自包括我校在内的全省12所民办高校师生,同读《历史的轨迹: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一书,并由此展开了热烈交流讨论,大家畅谈读书体会,抒发爱党爱国情怀,砥砺奋斗志向。本次活动通过线上方式面向各高校同步直播。
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2周年,讴歌中国共产党100年光辉历程,激发高校学子爱党爱国热情,我校图书馆与武汉设计工程学院、汉口学院等全省11所民办高校图书馆联合,携手本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和外国语学院学生党支部特别举办本次高校师生同读活动。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张瑾、青年教师王宇担任阅读分享嘉宾,英语1801班唐雨扬同学主持。
《历史的轨迹: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一书由中央党校党史部副主任谢春涛教授所著。书中以故事讲思想,以事实讲道理,将广大党员群众关心的15个重大党史问题,通过客观的分析,准确地进行解读,充分展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光辉历程、丰功伟绩和成功经验。
领读环节中,张瑾带领大家回顾了中国从任人宰割的旧时代走进了如今繁荣昌盛的新时代的伟大历程,让大家从历史轨迹中感悟民族复兴背后的伟大力量。她提出两个问题:为什么中国共产党能取得如此辉煌的政治成就?为什么这样一个成立100周年的政党依然能够充满生机和活力?并希望大家通过阅读,一起解开关于中国共产党的一个个“谜”。
我校胡蝶同学以电影《长津湖》为引,分享了她的阅读感悟:“这本书对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向国际社会、中国人民做出最好的解答,书中以故事讲思想,以论带史、以史论政,篇幅虽然只有20多万字,读起来却引人入胜,让我们受到深刻的思想洗礼,我们要增强‘四个自信’,为实现中国梦矢志奋斗。”武汉设计工程学院的王远歌同学如数家珍般列举了大量中国共产党的伟大成就和诸多近代伟人,从看书时的心得体会谈到青年志向。“云山苍苍,江水泱泱,我们要跟随中国共产党,于新时代中踏波驭浪,奋勇前行!”并以自己配音的短片《理想》做结。“我一直想为月光下的中国写一首诗······”汉口学院的户华健同学则为大家带来了《月光下的中国》诗歌朗诵,他以此方式来诠释自己对本书的感悟以及对党和祖国的热爱,声情并茂的朗诵点燃了全场,成此次活动的“流量焦点”。活动现场,共有7位来自各高校学子进行了阅读分享。
自由讨论环节中,同学们围绕“榜样的力量”进行集中探讨。王宇率先分享了自己的榜样,“我心目中的榜样是我们的开国总理——周恩来,总理在五四时期领导天津学生的爱国运动时,是真的做到了他所说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我们应继承这种志向,为祖国富强、民族复兴而努力读书。”我校英语1803班陈谈露等同学也畅谈了各自心中的榜样。
活动在师生共同诵读《中国共产党简史》节选片段的朗朗书声中圆满落幕。
据活动主办方、我校图书馆相关负责人介绍,本次高校师生同读活动分三个阶段,各参与高校师生首先通过纸质图书和“学习强国”在线听书方式进行阅读、撰写读书笔记,今天大家通过线上、下融合的方式集中进行交流分享,接下来将评选优秀读书笔记进行线上展示,让更多读者从中吸取红色力量,传承经典,持续推进高校“文化育人”,不断增强“四个自信”。
记者 周馨仪 邓心怡
通讯员 魏家涛
编辑 丁炜刚 赵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