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思政理论教育,激发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热情——
“经典引领青春”读书沙龙举办
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引导师生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5月19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与校团委在首义书苑共同举办第二届“经典引领青春”读书沙龙。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李资源、校团委书记罗萍与“经典引领青春”征文比赛获奖学生、品读经典爱好者和思政课教师齐聚一堂,共读红色经典,感悟时代芳华。
李资源在致辞中指出,红色经典是我们党和人民的瑰宝,蕴含着丰富的理论源泉和精神养料,能够激励广大青年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为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提供强大精神动力。他以《毛泽东选集》中的文章为例,讲解了如何读经典,包括了解当时的历史背景、文章解决的问题、红色经典对今天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意义,强调要从中国实际出发学好经典、用好经典。
活动中,教师及学生代表结合自身工作和学习实际,声情并茂地讲述自己对所选经典的理解,引发现场观众强烈共鸣。马克思主义学院4位教师分享了《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反对本本主义》《论十大关系》等红色经典。获征文比赛学生刘语涵、张子怡、陈子龙各自分享品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心得体会。
石建鹏老师以“迷雾中预见 斗争上联合”为题分享了自己读《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的感悟。他表示,《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作为《毛泽东选集》的第一篇,解答了无产阶级到何处去寻找革命力量、如何实现革命领导权、如何争取同盟军的问题,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标志着毛泽东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思想的初步形成。他用战略预见、人民至上、联合阵线三个关键词进行了简要概括,并从人民至上是根本立场,联合阵线是方法策略,战略预见是能力要求进行了分析阐释。
张子怡在分享中表示,《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总结了中国革命文艺运动的基本经验,明确了文艺为人民大众首先是为工农兵服务的方向,解决了长期以来没有解决好的文艺的革命方向问题,为创造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民主主义文化作出重大贡献,对于新时代文艺工作仍然具有指导意义。我们要准确理解和把握其精神实质,更好地继承和发扬其基本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使文化积极反映人心所向所盼,使之成为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精神力量。
陈子龙在分享中表示,在阅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之后,自己对人民内部矛盾处理有了更加全面深刻的认识,对今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面对挑战和冲突时,我们要秉持宽容的心态,用尊重的态度去看待不同的声音和观点,这样才能够与他人达成共识,迈向共同的目标,从而在更广阔的视野中获得个人成长。
分享结束后,罗萍、马院党支部书记石建鹏为“经典引领青春”征文比赛获奖个人颁奖。“经典引领青春”征文比赛共评选出一等奖1人、二等奖2人、三等奖4人、纪念奖8人。
本次读书活动拓展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空间,通过红色经典文化的洗礼和熏陶,进一步激发师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热情,为培养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奠定坚实基础。
通讯员 卢文丽
编辑 丁炜刚 赵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