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咸宁]有爱有文化!咸宁开展系列活动迎端午
云上咸宁综合报道6月3日讯 又是一年端午节,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挖掘传统节日文化和精神内涵,我市开展系列活动迎端午佳节。
端午节汉服秀 秀出民族文化风采
从“黄帝垂裳而天下治”始至明代,汉民族凭着自己的智慧,创造出绚丽多彩的汉服文化,同时也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6月2日,由市委宣传部和市文旅局主办的2022年端午节汉服秀展示活动,让广大市民见证了传统服饰的魅力。
舒袍广袖,裙裾轻扬,舞之蹈之,风雅端庄,这也许是现场市民对于端午节汉服秀的最大感受,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馆,演员们通过舞台表演,以及还原古时生活场景,让现场观众仿佛梦回古朝,感受到民族文化的巨大魅力。
市民张康桥:我觉得我们中国的传统服饰还是很漂亮的,通过这种形式能够传播我们中国的文化,这种形式很好,我很喜欢。
汉服是汉民族传承千年的传统服饰,是汉民族智慧的结晶和美学的传承,在端午节来临之际进行汉服秀表演,彰显了国学文化的博大精深。(记者 高林伟)
市区两级残联:端午送爱心 情系残疾人
为弘扬中华传统节日文化,让困难残疾人家庭都能过上一个愉快祥和的节日,今天(6月2日)下午,咸宁市残联和咸安区残联在咸安区汀泗桥镇长寿村开展困难残疾人家庭走访慰问活动,为16户困难残疾人家庭送去党和政府的温暖。
18岁的杨琳因患先天性肌无力导致双腿瘫痪,过几天就要参加中考了,市区两级残联理事长祝愿她考到理想的成绩,同时也勉励她要树立生活的信心,好好学习,残联将尽全力帮助她今后求学、就业,实现自己的梦想。37岁的曾会全因为腿部烧伤无法站立,失去了劳动能力,残联负责人详细询问他的病情,表示要帮他找一份能够在家里做的工作,解决生活难题,同时要赠送拐杖、轮椅等辅具,对房屋进行无障碍改造,方便他的日常生活起居。
当天,市区两级残联共慰问16户困难残疾人家庭,向他们致以节日问候,并送去价值一万余元的慰问品,市区两级残联表示:要针对残疾人家庭的实际情况开展精准帮扶,改善他们的生存环境,提高生活水平和幸福感。(记者 邓超 通讯员 孟辉)
端午节传统礼仪讲座 让优秀文化深入人心
6月2日上午,2022年端午节传统礼仪讲座正在市群艺馆四楼香城戏台进行,聚集了众多前来听讲座的市民,湖北科技学院教授、高级礼仪培训师孙和平,通过详细讲解端午节的由来、发展、演变,以及全国各地因为地域文化不同而存在的风俗差异,向大家解读了端午节在我国独特的文化意义,并通过现场互动,邀请台下观众朗诵与端午节相关的诗词,让前来听讲座的市民受益匪浅。
市民 刘伟:听了以后觉得中国五千年的文化博大精深,我们年轻人要多加学习中国的传统文化。
孙和平说,端午节是我们中国人自己的节日,其中孕育着很多文化内涵,比如划龙舟、挂香囊、吃粽子,不仅是一种民俗活动,也包含着祭祀文化和饮食文化。希望能通过讲座让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深入市民心中。(记者 高林伟)
诵读端午 纪念“我们的节日”
为喜迎党的二十大召开,挖掘传统节日的文化和精神内涵,弘扬中华文化,建设精神家园,6月2日下午,“我们的节日——咸宁市2022年端午节系列文化活动”之一的诵读会,在咸宁市群众艺术馆四楼香城戏台举行。
诵读会上,由市朗协组织的一系列朗诵节目精彩纷呈。讲述屈原爱国情怀、浪漫诗篇的《屈原颂》,表达了中华民族的文化与精魄;《岁月》承载着人们的感情、生活经历,在朗诵者富有感情的声音中娓娓道来;解放战争中,一封封红色家书,饱含着革命前辈的忠诚信仰,镌刻着浓浓人间情、铮铮报国志,《袁志超端午家书》,让现场观众了解了革命历史长卷中这一幅感人的篇章。(记者 谢雄飞)
浮山街道:万“粽”一心 共话爱国情
又是一年端午时,又到一年粽飘香,连日来,浮山街道各村(社区)联合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团委、妇联举办“喜迎党的二十大·强国复兴有我”暨“我们的节日·端午”系列活动,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感悟屈原的爱国忧民、宁死不屈的精神和风骨,激励广大党员、群众不忘初心、继续奋斗。
“包粽子比赛计时15分钟,选手们请做好准备,开始!”6月1日,随着主持人的开场,浮山街道沿河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团委、妇联举办的“品味端午 传承文明”主题活动拉开序幕。
比赛中,来自4个网格的15名包粽能手争分夺秒、各显手艺,此次端午活动,不仅有包粽比赛,还有少年儿童参与的“庆六一 迎端午”手抄报主题展,端午来历、端午习俗等元素一一呈现,来往居民带着孩子们驻足参观,汲取传统文化的滋养。随后,社区志愿者们向辖区29户独居、困难、残疾群众及留守儿童送去大家亲手包好的粽子及节日的问候。
“今天我们就是你们的妈妈,希望你们快乐生活,茁壮成长。”6月1日,杨下社区“爱心妈妈”为留守儿童送去“六一”儿童节、端午节的关爱。
当天,杨下社区的“爱心妈妈”,为留守儿童做了一桌营养丰富、味道鲜美的晚餐,并给她们送来粽子、书包、台灯等,陪她们畅聊近期学习生活情况。
下一步,浮山街道将继续开展“喜迎党的二十大·强国复兴有我”“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系列活动,增强广大群众的文化自信,让爱国主义伟大旗帜始终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记者 夏莉 通讯员 袁佳丽 刘娜 )
碧桂园咸宁温泉旅游城:举办端午节包粽子比赛 促进家庭文明创建
今天(6月3日)是一年一度的端午佳节,碧桂园咸宁温泉旅游城举办“以爱之名 ‘粽’情端午”为主题的包粽子比赛,在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促进业主家庭和睦邻里和谐,推动家庭文明建设。
上午十点多,碧桂园咸宁温泉旅游城销售中心内一片欢声笑语,受邀来到这里的业主们坐在比赛席,准备在接下来的包粽子比赛中大展身手。比赛开始后,一勺勺晶莹的糯米被包裹进碧绿的粽叶中,不多时桌上就出现了一串串精致的粽子,手艺娴熟的老人们为年轻人传授包粽子的经验,比赛结束后优胜者都获得了奖品,比赛现场粽叶飘香,温情弥漫。很多业主都是以家庭为单位参赛,他们说一家人能在端午节参加这样的活动很开心。
碧桂园咸宁温泉旅游城业主 谢源: 我们一家人也难得有这样的时间在一起,促进了我们一家人的感情,小朋友也很难的有这样的的机会,去体验传统文化。
此外,参加比赛的还有园区内的独居老人,碧桂园咸宁温泉旅游城在活动举办前,就上门邀请了园区内所有独居老人参加比赛,并为他们送上端午节礼品,希望在端午节能给老人们带去关爱,同时传承了中国传统文化和促进家庭文明建设。(记者 高林伟)
趣味游园过端午 体验民俗新魅力
吃粽子,制香囊,奏古筝,猜字谜。6月3日,武昌首义学院嘉鱼校区通过举办“嗨·端午”传统文化游园会,带领同学们在节日里感受中华传统文化魅力。
活动中,有的同学手拿针线,亲手制作香囊;有的同学手握毛笔,在扇面上图画这自己喜欢的图案。参加活动之余,每一位同学还可以在食堂窗口免费领取一枚粽子和一个咸鸭蛋,品尝端午美食。
活动现场共分为传统文化展演区、传统文化体验区、传统文化竞技区等三个活动区域,在这里,同学们不仅可以欣赏到古筝演奏、中国舞表演,还可以自己亲手制作香囊、五彩绳、纸鸢等传统手工艺品,更可以体验射箭、投壶等传统竞技项目带来的别样乐趣。
学生徐溢文:在今天的活动现场,我们和我的好朋友们做了香囊,还玩了飞花令,特别有趣,为了迎接这个传统佳节,我还特地穿上了这样一身我们中国的传统服饰,也想通过这样的方式,来瞻仰古人游园的风采。
学生涂佳怡:参加了今天由学校组织的端午主题活动,让我加深了对端午文化内涵的理解,也让我感受到了端午文化的博大精深。我觉得,我们新时代的青年就应该多去接触与了解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做传统文化的传承者,让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记者 李欣 嘉鱼台 雷威 通讯员 张璐 张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