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学校要闻
  • 综合新闻
  • 媒体聚焦
  • 电子校报
  • 首义光华
    • 学校荣光
    • 教科成果
    • 竞赛获奖
    • 优秀师生
  • 视频新闻
  • 校媒风采
  • 微信
 
学校主页

您的位置: 首页  >  媒体聚焦正文详情

[楚天都市报]毕业生常年被“哄抢”,这所高校为何成为“大厂收割机”?

更新时间:2022-06-29  浏览量:   来源:发布部门:武昌首义学院  

武昌首义学院嘉鱼校区流光溢彩

楚天都市报6月29日讯(极目新闻记者 邹浩 通讯员 张璐)“余老师,我拿到心仪公司的offer了!”临近毕业季,当不少应届毕业生还在为就业犯愁时,武昌首义学院机电1801班的邓自康已经手握12家知名企业offer,从容面对职场生涯。

类似邓自康这样成为香饽饽的优秀毕业生,在武昌首义学院不胜枚举。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张子雄,凭借专业能力过硬,多次在国家、省级学科竞赛中斩获奖项,毕业即入职珠海市魅族科技有限公司。

机电与自动化学院唐彪、汪嘉豪、焦凌志、胡兵等毕业生,被中铁武汉局“团签”。

城市建设学院智能建造专训班学生曹国坤,面试包括诸多“中”字头企业在内的13家名企,逢“面”必过,最终成功签约湖北工建,实现年薪10万+。该班2018届毕业生杨婉蓉,仅用一年多就晋升技术主管,实现年薪25万+……

办学22载,武昌首义学院始终坚持用心用情办学、全心全意育人。毕业生就业率稳居同类高校前列,大批毕业生实现高质量就业,千余人投入创业,每年不少毕业生成功考研。在全国同类院校排行榜中,已连续17年雄踞榜首。

瞄准需求建专业

深培行业紧俏人才

 “今年我们又有大批毕业生被企业‘团签’啦!” 每年一到毕业季,就有企业“组团”到学校抢订毕业生。该校机电与自动化学院党总支书记罗蕊说,这已经成为“惯例”。

和邓自康一样,今年,机电1802班的王俊杰也同时收到5家业界名企的offer,最终成功签约杭州德诺睿华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谈起自己的求职“致胜法宝”,王俊杰说,是因为学校开设的都是社会急需的紧俏专业,特别是学科专业建设中的有效做法,为学生培养了扎实的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提升了职场竞争力。

学生科技创新活动

近年来,学校在传承华中科技大学紧俏王牌专业基因基础上,坚持以一流标准建设优势专业,以国家战略导向培育新兴专业,专业建设紧密对接社会需求。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入选首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生物工程、广播电视学、土木工程、视觉传达设计、市场营销、网络与新媒体、新闻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9个专业入选湖北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4个学科和专业入选各类省级质量工程建设项目。

师生讨论交流

在该校本科招生专业中,入选各类国家级、省级项目的专业超过4成,还陆续开设了机器人工程、智能建造、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网络与新媒体、金融科技等一批新兴专业。

好专业助力学生好就业,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的精准接轨,为毕业生职场就业增加了决胜“砝码”。

实操练兵强本领

“毕业-就业”无缝衔接 

“武昌首义学院的毕业生综合素质高,专业知识过硬,适应工作岗位快,正是我们企业急需的人才。”“我们企业在引进武昌首义学院优秀人才的同时,还会向兄弟企业积极推荐。”每年校园招聘会上,都有不少知名企业向武昌首义学院毕业生抛出“橄榄枝”,并摆出优渥条件花式“抢人”。

今年,该校城市建设学院徐翔宇老师所带的土木专业智能建造专训班,已经连续五年实现毕业生央企、国企100%就业,人均年薪10万+。徐翔宇说,土木工程行业内有“三总五项”的说法,即从事土木行业的施工人员,三年做到总工程师,五年做到项目经理。而专训班毕业的学生,不仅全部实现了“三总五项”,而且在速度上实现了突破。

首义学子斩获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一等奖

毕业生就业质量高、发展前景好,得益于学校始终坚持一流标准办学,主动探索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新路径。

学校在全国民办高校中率先引入“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OBE教育理念,全面构建基于OBE理念的教育教学体系。

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深化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推进“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通过专业与产业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实现人才培养与岗位需求“零距离”。

“我们校内有一半课程都设在实验室,还有企业老师传授最前沿的知识和技能,真的是把工业现场搬进了课堂。”王俊杰和邓自康说,大一到大三期间,他们已在学校安排下,前往多家企业开展认知实习和生产实习,并参与了企业工程设计和校内外横向课题研究。两人还以校企合作实践教学基地为平台,打擂国家和省级各类专业赛事,揽获多个奖项。这些经历帮助他们扎实掌握了行业前沿技能,让他们成为抢手“香饽饽”。

师生在智能制造工程训练中心开展专业实训

而在新闻与文法学院,学生在四年时间内,通过学院自主打造的“五个一工程”和媒体融合仿真实验中心等平台,对新闻采编所有内容形态、业务流程进行“大演练”,成长为专业能力与岗位需求零距离对接的全媒型人才。

“武昌首义学院-人工智能-华为云人才培养中心”揭牌

近年来,武昌首义学院与200余家企业深入开展多形式的校企合作,与华为、腾讯、中软国际、北京华晟经世、华中数控等多家行业龙头深度共建,其中4个共建项目获批教育部立项,44个合作项目获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2020年,学校获批教育部新工科探索与实践项目,全国仅两所民办高校入选。

校企共建班将企业急需课程纳入必修课,直接为企业培养实践能力强、项目经验足的紧缺人才。同时,校内74个基础及专业实验室、13个实习实训场所,提升学生对知识的学习转化、跨界整合和创新运用能力。

师生讨论交流

校内校外“双循环”的实践实训模式,让学生专业核心能力、沟通表达能力、临场应变能力等综合能力都得到极大提升,具备了强劲的职场核心竞争力,成为行业急需的“双高”翘楚。

涵育品质树新人

厚植成才立业沃土

“作为一名大学生党员,我应该战斗在防疫一线,身体力行诠释青年一代的责任与担当!”今年上海抗击疫情关键时刻,武昌首义学院新闻与文法学院2018级新闻学专业学生曹可雯,主动请缨战疫守“沪”。事情经媒体报道后,引发社会强烈反响。

近年来,数千名首义学子以各种形式投身防疫战疫一线,为战胜疫情贡献青春力量。

全国高校“活力团支部”英语1801团支部

学生敢担当、勇作为,源于学校坚持立德树人、铸魂育人,将养成教育作为人才培养的基石,不断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以文育人,以文化人,深入涵育学生思想品格、价值取向、责任意识和家国情怀。

“树人先树德,成才先成人”的德育理念,培育了大批高素质学子,涌现出全国劳动模范、全国脱贫攻坚贡献奖获得者,团中央社会实践“先进个人”,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和湖北省大学生自强之星,“长江学子”,湖北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楚商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等大批优秀典型。

毕业晚会

校园篮球赛

在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同时,学校积极打造科技学术节、文化艺术节、读书节和南湖讲坛“文化四合院”,通过架构科技人文齐头并进的文化体系,拓展学生综合素质,助力大学生成人成才。

学校深入加强国际交流合作,通过开展校际合作项目、寒暑假短期海外访学项目等,开拓学生国际视野。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专业必修课,孕育出大批“创业明星”。

学生享受课外阅读的乐趣

22载办学路,武昌首义学院始终坚持一流标准办学、敢为人先创新,矢志建设专业一流、课程一流、师资一流、人才培养一流的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培养有社会责任感、专业能力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办学水平和综合实力得到了社会各界广泛赞誉。

相关链接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南李路22号 邮编:430064 电话:027-88426013 传真:027-88426111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4 武昌首义学院 鄂ICP备16000181号

  • 新闻中心首页
  • 学校要闻
  • 综合新闻
  • 媒体聚焦
  • 电子校报
  • 首义光华
  • 视频新闻
  • 校媒风采
  • 微信
  • 学校首页
  1. 首页
  2. 媒体聚焦

[楚天都市报]毕业生常年被“哄抢”,这所高校为何成为“大厂收割机”?

2022-06-29 15:10:37

武昌首义学院嘉鱼校区流光溢彩

楚天都市报6月29日讯(极目新闻记者 邹浩 通讯员 张璐)“余老师,我拿到心仪公司的offer了!”临近毕业季,当不少应届毕业生还在为就业犯愁时,武昌首义学院机电1801班的邓自康已经手握12家知名企业offer,从容面对职场生涯。

类似邓自康这样成为香饽饽的优秀毕业生,在武昌首义学院不胜枚举。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张子雄,凭借专业能力过硬,多次在国家、省级学科竞赛中斩获奖项,毕业即入职珠海市魅族科技有限公司。

机电与自动化学院唐彪、汪嘉豪、焦凌志、胡兵等毕业生,被中铁武汉局“团签”。

城市建设学院智能建造专训班学生曹国坤,面试包括诸多“中”字头企业在内的13家名企,逢“面”必过,最终成功签约湖北工建,实现年薪10万+。该班2018届毕业生杨婉蓉,仅用一年多就晋升技术主管,实现年薪25万+……

办学22载,武昌首义学院始终坚持用心用情办学、全心全意育人。毕业生就业率稳居同类高校前列,大批毕业生实现高质量就业,千余人投入创业,每年不少毕业生成功考研。在全国同类院校排行榜中,已连续17年雄踞榜首。

瞄准需求建专业

深培行业紧俏人才

 “今年我们又有大批毕业生被企业‘团签’啦!” 每年一到毕业季,就有企业“组团”到学校抢订毕业生。该校机电与自动化学院党总支书记罗蕊说,这已经成为“惯例”。

和邓自康一样,今年,机电1802班的王俊杰也同时收到5家业界名企的offer,最终成功签约杭州德诺睿华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谈起自己的求职“致胜法宝”,王俊杰说,是因为学校开设的都是社会急需的紧俏专业,特别是学科专业建设中的有效做法,为学生培养了扎实的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提升了职场竞争力。

学生科技创新活动

近年来,学校在传承华中科技大学紧俏王牌专业基因基础上,坚持以一流标准建设优势专业,以国家战略导向培育新兴专业,专业建设紧密对接社会需求。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入选首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生物工程、广播电视学、土木工程、视觉传达设计、市场营销、网络与新媒体、新闻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9个专业入选湖北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4个学科和专业入选各类省级质量工程建设项目。

师生讨论交流

在该校本科招生专业中,入选各类国家级、省级项目的专业超过4成,还陆续开设了机器人工程、智能建造、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网络与新媒体、金融科技等一批新兴专业。

好专业助力学生好就业,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的精准接轨,为毕业生职场就业增加了决胜“砝码”。

实操练兵强本领

“毕业-就业”无缝衔接 

“武昌首义学院的毕业生综合素质高,专业知识过硬,适应工作岗位快,正是我们企业急需的人才。”“我们企业在引进武昌首义学院优秀人才的同时,还会向兄弟企业积极推荐。”每年校园招聘会上,都有不少知名企业向武昌首义学院毕业生抛出“橄榄枝”,并摆出优渥条件花式“抢人”。

今年,该校城市建设学院徐翔宇老师所带的土木专业智能建造专训班,已经连续五年实现毕业生央企、国企100%就业,人均年薪10万+。徐翔宇说,土木工程行业内有“三总五项”的说法,即从事土木行业的施工人员,三年做到总工程师,五年做到项目经理。而专训班毕业的学生,不仅全部实现了“三总五项”,而且在速度上实现了突破。

首义学子斩获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一等奖

毕业生就业质量高、发展前景好,得益于学校始终坚持一流标准办学,主动探索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新路径。

学校在全国民办高校中率先引入“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OBE教育理念,全面构建基于OBE理念的教育教学体系。

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深化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推进“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通过专业与产业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实现人才培养与岗位需求“零距离”。

“我们校内有一半课程都设在实验室,还有企业老师传授最前沿的知识和技能,真的是把工业现场搬进了课堂。”王俊杰和邓自康说,大一到大三期间,他们已在学校安排下,前往多家企业开展认知实习和生产实习,并参与了企业工程设计和校内外横向课题研究。两人还以校企合作实践教学基地为平台,打擂国家和省级各类专业赛事,揽获多个奖项。这些经历帮助他们扎实掌握了行业前沿技能,让他们成为抢手“香饽饽”。

师生在智能制造工程训练中心开展专业实训

而在新闻与文法学院,学生在四年时间内,通过学院自主打造的“五个一工程”和媒体融合仿真实验中心等平台,对新闻采编所有内容形态、业务流程进行“大演练”,成长为专业能力与岗位需求零距离对接的全媒型人才。

“武昌首义学院-人工智能-华为云人才培养中心”揭牌

近年来,武昌首义学院与200余家企业深入开展多形式的校企合作,与华为、腾讯、中软国际、北京华晟经世、华中数控等多家行业龙头深度共建,其中4个共建项目获批教育部立项,44个合作项目获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2020年,学校获批教育部新工科探索与实践项目,全国仅两所民办高校入选。

校企共建班将企业急需课程纳入必修课,直接为企业培养实践能力强、项目经验足的紧缺人才。同时,校内74个基础及专业实验室、13个实习实训场所,提升学生对知识的学习转化、跨界整合和创新运用能力。

师生讨论交流

校内校外“双循环”的实践实训模式,让学生专业核心能力、沟通表达能力、临场应变能力等综合能力都得到极大提升,具备了强劲的职场核心竞争力,成为行业急需的“双高”翘楚。

涵育品质树新人

厚植成才立业沃土

“作为一名大学生党员,我应该战斗在防疫一线,身体力行诠释青年一代的责任与担当!”今年上海抗击疫情关键时刻,武昌首义学院新闻与文法学院2018级新闻学专业学生曹可雯,主动请缨战疫守“沪”。事情经媒体报道后,引发社会强烈反响。

近年来,数千名首义学子以各种形式投身防疫战疫一线,为战胜疫情贡献青春力量。

全国高校“活力团支部”英语1801团支部

学生敢担当、勇作为,源于学校坚持立德树人、铸魂育人,将养成教育作为人才培养的基石,不断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以文育人,以文化人,深入涵育学生思想品格、价值取向、责任意识和家国情怀。

“树人先树德,成才先成人”的德育理念,培育了大批高素质学子,涌现出全国劳动模范、全国脱贫攻坚贡献奖获得者,团中央社会实践“先进个人”,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和湖北省大学生自强之星,“长江学子”,湖北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楚商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等大批优秀典型。

毕业晚会

校园篮球赛

在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同时,学校积极打造科技学术节、文化艺术节、读书节和南湖讲坛“文化四合院”,通过架构科技人文齐头并进的文化体系,拓展学生综合素质,助力大学生成人成才。

学校深入加强国际交流合作,通过开展校际合作项目、寒暑假短期海外访学项目等,开拓学生国际视野。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专业必修课,孕育出大批“创业明星”。

学生享受课外阅读的乐趣

22载办学路,武昌首义学院始终坚持一流标准办学、敢为人先创新,矢志建设专业一流、课程一流、师资一流、人才培养一流的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培养有社会责任感、专业能力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办学水平和综合实力得到了社会各界广泛赞誉。

相关链接

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南李路22号

邮政编码:430064

电话:027-88426013

传真-88426013

鄂icp备160018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