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高校思政网]武昌首义学院:马院教师集体备课,让党的二十大精神热气腾腾进教学
湖北高校思政网10月24日讯(通讯员 陶洁)为更好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10月21日下午,武昌首义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围绕“如何将党的二十大报告融入思政课教学”进行集体备课,让报告精神尽快进教案、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华中农业大学李恺教授、武汉理工大学柯育芳教授应邀到会指导,学院全体专职教师参加。副院长张瑾主持。
10月16日上午,马克思主义学院积极组织全院教师收看了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会盛况直播,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报告,第一时间梳理出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的新观点、新论断、新思想。
备课会上,院长李资源强调,思政课教师学习、研究、阐释、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要抓住四个关键字:一是“学”,要认真学好原文,多听权威解读,吃透精神实质。二是“融”,要结合各门课程,将党的二十大精神有机融入课程教学内容中。三是“讲”,要突出重点,将党的二十大精神内容讲活、讲透。四是“研”,要深入研究,在宣传阐释中进行专题研讨。
严锴、陶洁、赵琳、苏婕、王静等老师分别立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与法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五门课程,分析了党的二十大报告与具体课程教学内容的融合点,在丰富教学内容的同时充分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学院直属支部书记石建鹏结合自身教研课题谈到,要做好党的二十大精神和教育教学结合的大文章,关键在于讲好纵向历史对比、横向国际对比、理论逻辑对比“三个对比”。
李恺教授对该院学习成果表示肯定,并提出指导意见。她指出,作为思政课教师,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重在明晰主线、聚焦主题、把握要义,促进青年学生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转化为责任担当。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接下来要做好三件事:一是系统地“学”,做好相关理论资料梳理。二是深入地“研”,做好集体备课、理论阐释。三是生动地“讲”,理论联系实际,创新教学方法,让党的二十大报告真正进课堂。
柯育芳教授强调,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不是短期任务,要持续下去,长期消化。思政课教师要把握好讲授党的新理论的主渠道,为提高课堂效果,应注意在坚持内容为王、讲清学理的同时,培育具有个性特色的教学风格。
会后,老师们纷纷表示,将落实落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深入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三进入”工作,引导和鼓励青年学生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