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公开 人才招聘 学校内网 信息门户
高级搜索 网站地图

武昌首义学院

  • 学校概况
    • 学校简介
    • 历史沿革
    • 校徽校训
    • 现任领导
    • 历任领导
    • 历史荣耀
    • 校园风光
  • 机构设置
    • 教学单位
    • 管理机构
    • 科研机构
  • 师资队伍
    • 领军人物
    • 中青年骨干教师
  • 人才培养
    • 人才培养目标
    • 专业建设
    • 教学改革
    • 一流课程
    • 实习(训)基地
    • 产教融合
  • 招生就业
    • 招生
    • 就业
  • 科学研究
  • 合作交流
  • 文化之窗
    • 首义印迹
    • 文化四合院
    • 服务信息
    • 全景校园
首页  >  文化之窗  >  文化四合院  >  科技学术节正文详情

新闻与文法学院《印象·武汉》摄影大赛圆满收官

更新时间:2021-11-22  浏览量:   发布部门:武昌首义学院  

最后一张了

  • 最后一张

11月17日晚,新闻与文法学院第十八届科技学术节《印象·武汉》摄影大赛圆满落幕。校团委书记罗萍、副书记罗菲,新闻与文法学院党总支书记吴世杰、副院长余林、教师代表曾毅和王晓璐受邀担任决赛评委,分团委书记吴菁、辅导员黄枭和李沁参加活动。

吴世杰致辞并预祝科技学术节取得圆满成功,他表示,科技学术节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希望同学们积极行动起来,珍惜这一展示自我才华的平台,发挥专业特长,将自己的“所思所学所看”进行精彩呈现。

经过前期初赛筛选,全校共有14个参赛组进入决赛。决赛分照片、摄影两个赛道,共呈现了8组摄影作品和5组摄像作品。现场,每组参赛者对各自作品的拍摄背景、拍摄手法、拍摄意义及色彩、光线与构图等进行了解析与阐述。14个参赛小组以独特的视角、优秀的作品呈现了他们印象中的武汉,让评委与观众在享受视觉盛宴的同时,深刻感受到武汉的特色与魅力。其中,视传1905班钟路平小组采用无人机高空拍摄方式,用各类武汉代表性建筑来构建武汉整体形象;新闻1901班陈凯丽则是从武汉的“过早”文化出发,将自己对武汉的记忆同武汉人文风貌相结合,用细节呈现精彩。

所有展示结束后,余林对大赛进行了总结与点评,并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创作过程中更加注重个人表达与宏观叙述相互协调的重要性,不断提升技巧能力,学会作品本身关于“美”展示,发现文化底蕴,关注世界、表达世界、展示世界。

最终经评委评定,易动生获得照片组一等奖,陈瑞、吴子骏获二等奖,陈凯丽、黄凯获三等奖;陈菲阳组获得视频组一等奖,程玮组、宋子怡获二等奖,钟路平组获三等奖。

网络与新媒体2003班陈菲阳表示,自己从小生活在武汉,但从未真正去寻找对武汉的记忆,通过这次比赛,自己以vlog的方式记录武汉,也希望能通过视频让更多人来到武汉,了解武汉。




记者 赵颖 吴鑫萍

通讯员 吴菁

摄影 王舒彭 覃施睿

编辑 张璐

常用链接

教务系统(新) 校友会 招标投标 校长信箱 学校邮箱 图书馆

在线导览

教学校历 在线办理 咨询服务 下载专区价格服务 投诉咨询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档案馆咨询微信二维码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南李路22号  邮政编码:430064  电话:027-88426013  传真:027-88426111  鄂ICP备16000181号-1  
  • 首页
  • 学校概况
    • 学校简介
    • 历史沿革
    • 校徽校训
    • 现任领导
    • 历任领导
    • 历史荣耀
    • 校园风光
  • 机构设置
    • 教学单位
    • 管理机构
    • 科研机构
  • 师资队伍
    • 领军人物
    • 中青年骨干教师
  • 人才培养
    • 人才培养目标
    • 专业建设
    • 教学改革
    • 一流课程
    • 实习(训)基地
    • 产教融合
  • 招生就业
    • 招生
    • 就业
  • 科学研究
  • 合作交流
  • 文化之窗
    • 首义印迹
    • 文化四合院
    • 服务信息
    • 全景校园
  1. 首页
  2. 文化之窗
  3. 文化四合院
  4. 科技学术节

新闻与文法学院《印象·武汉》摄影大赛圆满收官

2021-11-22 16:43:47

  • _MG_3295
<<< 上一张
下一张 >>>

11月17日晚,新闻与文法学院第十八届科技学术节《印象·武汉》摄影大赛圆满落幕。校团委书记罗萍、副书记罗菲,新闻与文法学院党总支书记吴世杰、副院长余林、教师代表曾毅和王晓璐受邀担任决赛评委,分团委书记吴菁、辅导员黄枭和李沁参加活动。

吴世杰致辞并预祝科技学术节取得圆满成功,他表示,科技学术节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希望同学们积极行动起来,珍惜这一展示自我才华的平台,发挥专业特长,将自己的“所思所学所看”进行精彩呈现。

经过前期初赛筛选,全校共有14个参赛组进入决赛。决赛分照片、摄影两个赛道,共呈现了8组摄影作品和5组摄像作品。现场,每组参赛者对各自作品的拍摄背景、拍摄手法、拍摄意义及色彩、光线与构图等进行了解析与阐述。14个参赛小组以独特的视角、优秀的作品呈现了他们印象中的武汉,让评委与观众在享受视觉盛宴的同时,深刻感受到武汉的特色与魅力。其中,视传1905班钟路平小组采用无人机高空拍摄方式,用各类武汉代表性建筑来构建武汉整体形象;新闻1901班陈凯丽则是从武汉的“过早”文化出发,将自己对武汉的记忆同武汉人文风貌相结合,用细节呈现精彩。

所有展示结束后,余林对大赛进行了总结与点评,并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创作过程中更加注重个人表达与宏观叙述相互协调的重要性,不断提升技巧能力,学会作品本身关于“美”展示,发现文化底蕴,关注世界、表达世界、展示世界。

最终经评委评定,易动生获得照片组一等奖,陈瑞、吴子骏获二等奖,陈凯丽、黄凯获三等奖;陈菲阳组获得视频组一等奖,程玮组、宋子怡获二等奖,钟路平组获三等奖。

网络与新媒体2003班陈菲阳表示,自己从小生活在武汉,但从未真正去寻找对武汉的记忆,通过这次比赛,自己以vlog的方式记录武汉,也希望能通过视频让更多人来到武汉,了解武汉。




记者 赵颖 吴鑫萍

通讯员 吴菁

摄影 王舒彭 覃施睿

编辑 张璐

学校内网 信息门户 教务系统 校友会     图书馆     校长信箱 学校邮箱 招标投标 教学校历 在线办理 咨询服务 下载专区 价格服务 投诉咨询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南李路22号

邮政编码:430064

电话:027-88426013

传真-88426013

鄂icp备160018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