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周末》记者褚朝新做客南湖讲坛
成为一名优秀的专业记者,这条路有多远?在这条路上应该坚持什么?又该思考什么?12月2日晚6点30分,《南方周末》高级记者褚朝新做客第103期南湖讲坛,以“从武汉到南方有多远——我是如何进入《南方周末》的”为主线,与现场师生一同回顾他的新闻路。新法院党总支副书记吴世杰,新闻学教研室主任曾宪明一同聆听。
大三时购买了第一台照相机,从此褚朝新背着照相机开始了新闻生涯。2002年初,他参加了《武汉晨报》的招聘考试,结果落选。不久之后,迫于就业压力,他拿着简历直闯晨报老总办公室,时任晨报副总余兰生看到他发表的新闻作品,决定破格录用。大学毕业后,褚朝新留在《武汉晨报》工作,从小记者做到了部门副主任。然而,继续在新闻路上前行的梦想,让他放弃了原本优厚的工作条件,毅然选择北上,敲开《新京报》的大门,成为其中的一名记者。在《新京报》工作一段时间后,他又选择南下广州,进入《南方周末》。接下来的几年里,凭借积累和勤奋,他获得了南方报业集团2009年“年度记者”的荣誉。
“记者一定要具有扎实的基础,细心观察,不偷懒,才能发现新闻中的亮点。”因为有着细致的观察能力和敏锐的判断能力,褚朝新谈到自己意外在垃圾桶里发现被主办方丢弃的活动通稿,以此发出了独家新闻的奇妙经历,赢得了同学们的阵阵掌声。
褚朝新还建议同学们学会积累,学会思考,学会怎样让自己的判断获得专业认可,在众人司空见惯的事情中发现新闻点。他说,阅读、实习、写作,是积累丰富的文化底蕴和实践经验的最好办法。他在大学时采写的“乞儿背后的操纵者”、“青年跳江”等稿件,就为日后的新闻事业提供了不少珍贵机会。
互动环节中,褚朝新分析了纸媒的前景、采访突破和新媒体存在的问题等热点话题。最后他与现场师生共勉:必须庆幸,我们还没有彻底失去书写的自由。白纸黑字总能让我心生敬畏,终有一天未来的人们将看到原来当年是那样的,这,难道还不够吗?”
褚朝新,毕业于湖北大学新闻系,现任《南方周末》高级记者,主攻时政新闻,所写专栏《与官员打交道的尺度》广受关注,曾获南方报业集团“年度记者”称号。
记者 盛碧丹 罗梦华 金华 覃梦颖 刘神尊 陈巧
编辑 赵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