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新闻网]男孩6岁丧父为省学费读专科 今患病求助社会
三峡新闻网3月7日讯 元宵节举家团圆,可夷陵区乐天溪镇路溪坪村19岁的杨晓龙却只能躺在病床上。他是不幸的!6岁丧父后,母亲带着他好不容易重组家庭。高中时继父又突发脑梗偏瘫,一家人相互扶持走过来了。可等到他寒窗苦读考上大学,憧憬着可以让家人过上幸福生活时,却被查出患上白血病。他又是幸运的!在得知他的遭遇后,社会各界纷纷伸出援手,让他感受到了温暖,也燃起了对生的希望。
6岁丧父他孝顺懂事勤俭节约
昨日上午,记者在宜昌市中心医院三峡坝区分院住院部见到了晓龙,长相清秀的他躺在病床上,不时接到爱心人士打来的电话,这让为巨额医疗费发愁的一家人高兴不已。
说起儿子的坎坷遭遇,41岁的母亲黄家华多次哽咽落泪。原来,晓龙6岁那年,其生父在安装灯泡时不慎摔下,其后不幸去世,为此晓龙一直闷闷不乐。三年后,母亲带着他与带着女儿的杨盛再婚。虽然是重组家庭,但继父对他视同己出,晓龙慢慢走出阴影。“这孩子从小就很懂事,带着他再嫁后,我们两个大人在外面忙农活,他就和姐姐一起在家做饭、剁猪草。上学时周末回家,别人家的孩子都在玩,可他却在做完作业后主动帮忙摘茶叶、剁猪草。”黄家华告诉记者,因为家庭一直比较贫困,儿子为了省钱,在学校吃饭往往只是打点青菜和白饭。上高中时,一个月200元的生活费还有剩的。他为了省10元车费,常常是步行20多公里路从学校走回家。
为省学费他考上本科却选读专科
虽然生活艰辛,但晓龙一直积极向上,成绩优秀。让人又没想到的是,即使是这样清贫简单的生活,也没维持多久。2013年12月,父亲杨盛在松滋打工时突发脑梗塞,虽经治疗有所好转,可父亲最后还是落下了无法言语、右手无法动弹的残疾,现在生活仍无法完全自理。
杨晓龙告诉记者,父亲患病后借了不少外债,生活的重担也全部落到了母亲身上,全家仅靠低保和种植一点茶叶来维持生计,但全家人并没有被困难吓倒,而是相互鼓励,迈过了这个坎。
2014年9月,晓龙考上武汉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后,本来可以读三本的学校,但考虑到专科一年学费可省8000元,便主动选择了财务管理专科。
祸不单行他被查出患了白血病
上大学后,晓龙为给母亲减轻负担,十分节俭,还在周末做兼职,赚取部分生活费。
可没想到的是,命运再一次打破了这个苦难家庭的宁静。2015年放寒假后,晓龙回家后一直帮着母亲干农活,可母亲发现他总是没力气,而且爬一层楼就气喘吁吁。2月14日,晓龙到宜昌市中心医院就诊,竟被确诊为急性白血病,治疗需要30多万元。这让早已一贫如洗的家无力面对。“我连累了家人,也连累了亲戚朋友。但我放不下这个充满阳光的世界,放不下大学学习,更放不下为了这个家庭而受苦几十年的父母。”说起这些,杨晓龙有些无奈。他告诉记者,他希望能够好起来,回到学校读书,就业后好好的孝敬父母,也让父母能享享福。
即使是这样微小的心愿,对于这个家庭来说也难以实现。因无钱化疗和骨髓移植,晓龙只能靠着东凑西借的钱,输血治疗暂时稳定着病情。
据三峡坝区分院内科医生谭志猛介绍,晓龙患上的是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经过治疗目前情况还可以,但建议化疗和骨髓移植,其中化疗约2-3万元,骨髓移植30万起步。
面对援助母亲想捐献器官传递爱心
病魔无情人有情。听说晓龙的不幸遭遇后,3月2日,有好心的志愿者分别在医院和三峡集团网站发出了捐款倡议书,医护人员和集团员工共40多人纷纷伸出援助之手,截至昨日中午,已收到善款4000多元。而通过网络求助,20多名好心人也寄来5400多元善款。
记者看到,好心人中有晓龙的同学、朋友,还有很多素不相识的陌生人。就读于葛洲坝实验小学的六年级女生余欣悦捐出了半月零花钱15元,而远在四川宜宾、重庆等地工作的三峡集团员工也纷纷捐助。在重庆工作的陈先生说,在网站看到消息后便想尽一份爱心帮助晓龙,希望他能鼓起勇气与病魔斗争,早日康复。
昨日下午,记者联系上夷陵区乐天溪镇路溪坪村委会主任望西富时,他表示,晓龙非常懂事,他们家是村里为数不多的困难户之一,没想到又遇到这个事。“上午我们已倡议全村人捐款,目前已有近3000元,还有许多人仍在捐助,等善款到齐后再给晓龙送去,也希望他能早日好起来。”
面对好心人们的帮助,朴实的母亲黄家华感动得热泪盈眶,她说:“这么多好心人帮助我儿子,真的很感谢,儿子患病不能捐器官,我会把我的器官捐出去,传递这份爱,也让更多的人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