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之窗]武昌首义学院举行挂牌仪式
中国高校之窗6月9日讯 6月7日10点零8分,武昌首义学院挂牌仪式在校体育馆举行。现场灯火辉煌,气氛热烈,来自社会各界的代表和数千名师生,见证了这一激动而幸福、神圣而庄严的时刻。

教育部原副部长、江苏省原副省长、江苏省文联主席王湛;海基会前董事长江丙坤博士特使、中国国民党评议委员会主席张荣恭先生;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瞿振元教授;湖北省教育厅副厅长徐雁冰;台湾教育大学总校长、两岸现代职业教育协会理事长吴清基博士;湖北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副主任章良华;华中科技大学原党委书记朱玉泉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原校长李培根院士;华中科技大学副校长段献忠教授;教育部职业教育研究所所长杨进博士;华中科技大学原常务副校长黄光英教授;著名历史学家、教育家,华中师范大学原校长、辛亥革命研究第一人章开沅教授;武汉科技大学校长孔建益教授;湖北省教育厅发展规划处处长张建军;湖北经济学院法商学院董事长、湖北省经济学院副院长漆腊应;全国台企联合会会长张汉文等领导,及来自台湾的近50名教育界、企业界专家学者出席揭牌典礼。全体校领导参加。校党委书记冯向东教授主持仪式。
湖北省教育厅发展规划处处长张建军宣读《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同意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转设为武昌首义学院的通知》。来自海内外的17位专家学者共同为新校名揭牌;校长周进教授宣读贺信、贺电单位和个人名单;理事长金国华分别向吴清基博士、章开沅教授两人颁发荣誉校长聘书,向台湾华夏科技大学郭景致教授颁发特聘专职副校长证书;周进校长为台湾国立勤益科技大学杨善国教授等五名代表颁发专、兼职教授聘书;吴清基博士向我校赠送“实至名归”匾额,建国科技大学等高校向我校赠送贺礼。
华中科技大学副校长段献忠教授在致辞中,代表该校对我校在建校15年取得的成绩表示钦佩,对关心、帮助、促进我校发展的各级领导表示感谢,对为我校发展勤奋工作的师生员工表示敬意。他指出民办大学有更多的自主权,能够结合社会需求办学,可与公办大学互为补充,良性竞争。他希望转设后的武昌首义学院能充分发挥优势,借政策之力,进一步提升办学水平和质量,并表示华中科技大学将一如既往支持关心我校发展,祝愿我校能够在民办院校的发展中再塑品牌再创辉煌,为我国经济社会进步、高等教育发展做出新贡献。
武汉科技大学校长孔建益教授代表在鄂高校对武昌首义学院揭牌仪式表示祝贺,指出我校已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专业核心能力建设有机统一”的人才培养核心工程体系,勾勒了一幅中国独立学院发展的缩影。他赞扬我校八年前即确立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办学定位和取得的一系列骄人成绩,祝愿我校在今后的发展中永远打响中国民办院校创新发展的第一枪。
中国国民党评议会主席张荣恭先生代表海基会前董事长江秉坤博士致辞。他对我校更名为武昌首义学院表示祝贺,表示经过15年的发展,转设成为武昌首义学院时机成熟,相信以武昌首义学院为基地、以两岸教育交流为途径,以为民族育才为宗旨,一定能够把学校办好。他强调武昌首义学院的成立代表着两岸人士的共同努力,希望在两岸共同合作下把我校办成现代技术教育的先进院校。
辛亥革命后裔武昌首义同志会理事长周永璋先生,结合武昌首义中学的案例,阐释教育在武昌首义人士中的重要作用,并结合首义人士的精神,肯定武昌首义学院成立的重要性,最后祝愿我校发展更加美好。
湖北省教育厅副厅长徐雁冰代表湖北省委、湖北省教育厅感谢华中科技大学对我校的发展做出的贡献,感谢武汉军威集团对教育发展的投入,感谢台湾人士对湖北教育的支持,他从我校的“基因好”、“团队好”、“校风好”等三方面盛赞我校办学15年的成绩,并对我校发展提出殷切希望。
理事长金国华致感谢辞。他说,为了纪念辛亥革命,在社会各界的支持下,武昌首义学院正式更名为武昌首义学院,此刻只有用“感谢”、“承诺”、“努力”三个词表达自己的心愿。感谢,感谢华中科技大学及社会各界对华科大武昌分校的支持,特地感谢从外地赶来参加会议的嘉宾。承诺,作为办学投资方,承诺学校改制后在办学中不取得回报,承诺为辛亥革命后裔、困难家庭的子女减免学费;努力,武昌首义学院将从台湾引进百名“双师型”教师,加大投资力度,努力提高办学质量。
揭牌当天,武昌首义学院与台湾龙华科技大学、侨光科技大学等十余所高校签订了合作交流备忘录,就学术交流、科研合作、教师交流、学生交流合作与联合培养达成合作意向。
据史料载,武昌首义学院现址为辛亥首义发源地之一。1922年,章太炎先生在《武昌首义宣言》中就强烈呼吁,(在武昌)设立纪念大学。尤其令人感怀的是,抗战时期,为培养、提振国民的英雄主义精神,宋庆龄先生曾为创办武昌首义大学亲自奔走募款,并请辛亥革命志士兼书法家喻育之先生题写了“武昌首义大学”校名。抗战胜利翌年,辛亥革命志士李翊东再次撰文吁请为武昌首义创立纪念性、研究性大学。此番更名为“武昌首义学院”,实现了先贤耆宿之宏愿,对传承首义精神,促进两岸人文交流,推动武昌首义学院跨越式发展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熊邦红 王凤 刘神尊 郑晨 魏雪霁 易霜剑 沈靖咏 安岩 江伟科 熊琪明 山嘉树 子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