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学校要闻
  • 综合新闻
  • 媒体聚焦
  • 电子校报
  • 首义光华
    • 学校荣光
    • 教科成果
    • 竞赛获奖
    • 优秀师生
  • 视频新闻
  • 校媒风采
  • 微信
 
学校主页

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聚焦正文详情

[教育大省的崛起]九度春秋谋发展 励精图治铸辉煌

更新时间:2009-12-15  浏览量:   来源:发布部门: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  

 

在孕育与催生着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创新的世纪之交,在一座历史悠久而又富有光荣革命传统的武汉南湖之滨,在培育近代国民革命先锋、素有“中国将帅摇篮”之称的黄埔军校武昌分校旧址上,一所具有求实、创新精神的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应运而生。

九年艰苦创业,九年春华秋实。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坚持科学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先后获得“中国十大名牌独立学院”、“我国高校与社会联合办学的典范”、“中国一流高等独立学院”、湖北省“信用合格院校”、“美誉学校”和“行业综合实力百强单位”等称号。在全国318所同类院校中,华科大武昌分校连续四届雄踞中国独立学院排行榜首。特别是在去年,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作为独立学院、民办高校中唯一代表,出席了第十七次全国高等学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被湖北省教育厅评为“双A”级单位。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时任湖北省委书记俞正声,教育部长周济、副部长王湛等领导亲临学校视察,对学校建设和发展给予了充分肯定和巨大鼓舞。

 

办学特色显鲜明

华科大武昌分校积极探索“拓宽学科基础、突出专业特色、强化实践环节、培养创新能力”的特色办学实践,始终把特色立校作为学校发展的战略选择,用特色去推动学校的整体实力提高和办学水平攀升。经过九年的努力,学校特色办学体系初显端倪。

1.人才培养首重立德树人。素质教育的真正内核在于精神成人,即在价值根基上懂得做人的道理,融知识、能力、人格等三位一体,将传统人格的道德、理想、情操、信念与现代人格的独立、自由、诚信、责任相结合,并将此内化为德行,规范行为,提升心灵。基于新一代大学生普遍是独生子女的国情,学校推行首重德育树人的管理模式,把培养学生的优良品质放在第一位,努力提升武昌分校学生的思想素养和道德品质。

2.人才培养紧扣创新与实践。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注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实习、实验与就业相结合,强化学以致用实践性教学环节,突显练字、演讲、速记等基本实践技能,实现学生毕业时与企业、社会需求的零距离。

3.人才培养面向外向型发展。以面向国际、面向沿海、面向外向型企业作为学校发展的战略选择,构建台资企业人才培养基地,不断提高硬件建设的加速度和扩张力,倾力打造一流的设施设备和优良的育人环境。

莘莘桃李,争光以报。特色办学实践孕育了一批又一批的优秀学子,学生们结合实践教学参加各类科技活动,已崭露头角,在全国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中国机器人大赛、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等国家、省级大赛中,共有160多人次屡获殊荣,其中,14人次获得国家级竞赛一等奖,18人次获省级竞赛一等奖。

 

师资建设高起点

华科大武昌分校在师资建设上,实行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方针,实行内外并举、专兼结合的方法选聘专任教师和管理干部,还面向社会企事业单位聘请一批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知名人士担任兼职教授。学校教师总数达到563人,其中专任教师500人,具有硕士、博士学位教师205人,学校已建立了一支稳定而高素质的教师和管理队伍。

学校健全教师投入效能和质量考核机制,紧密结合学科专业,面向岗位或岗位群的实际需求,在培养方向上注重创新能力的提升,在理论教学上突出实用性的提升,在专业教学上突出适应性的提升。在人才培养的价值取向上从“适应现在”转向“既适应现在、又适应未来”,从主要满足“就业”转向“既满足就业需要,又提高创造能力和创新意识”上来,使毕业生普遍具有适应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发展潜力大的特点。

 

教学改革显效果

华科大武昌分校坚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注重内涵发展,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全面整体创新,对教学计划和程序、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乃至教学方式方法进行一系列新的整体设计。学校在专业结构调整与专业认证上,在课程、教材建设与资源共享上,在实践教学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上,注重因材施教和实践教学,“夯实理论基础,强化实践环节,突出专业特色”构建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

在教学管理方面,建立科学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对教学质量实行全程监控管理,成立了教学督导委员会,由教育专家、资深教授负责教学质量的检查评估。这些遵循教育基本规律、提高育人质量的举措,使学校教育质量水平获得不断提升。

经过不断发展,学校逐步设置了理学、工学、文学、管理学、法学、经济学6个学科门类,16个二级学科门类,30个本科专业和9个专科专业,初步形成适应市场需求的学科专业结构和以本科教育为主体的办学体系。

学校在专业结构优化过程中,重点关注各专业的就业变化,将就业好的专业努力打造为学校的品牌专业。目前,学校设立了专业建设经费,分期分批、有重点地用于学科基础好、市场需求量大、就业率高的专业建设。其专项经费建设用于就业率一直位居全校首位的机械电子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和自动化三个专业,力争将这三个专业建设成特色鲜明、在同类高校中具有比较优势和竞争力的品牌专业。

九年来,学生英语四级通过率逐年增长,获得学士学位的学生也逐年增加。为使学生在竞争激烈的就业环境下处于强势,增加就业砝码,学校引导学生在刻苦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积极参加各类专业技术和技能的培训,现在已取得17类职业资格证书和专业技能水平认证的学生,累计达4469人次。

 

学生就业出成效

华科大武昌分校把人才培养质量与学校的生存和发展联系在一起,形成校长抓教育产品生产、董事长抓就业营销的人才服务体系。学校连续几年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达到85%以上,其中机电、自动化、电气、土木等专业就业率一致保持100%。

学校现已为国家和社会共输送1.93万名本专科毕业生;有393人被外交部、建设部以及省市机关录取为公务员;有498人被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传媒大学等国内高校录取攻读硕士研究生,40人被英国伦敦帝国理工学院、日本名古屋大学等国外高校和香港理工大学录取为硕士研究生。也有部分学生选择了自主创业,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2008年6月,全国台湾同胞投资企业联谊会与华科大武昌分校签订12年的人才培养协议,确认武昌分校为全国台资企业人才培养基地。目前,已有60余家台企与学校签订人才培养协议。

 

体制管理重创新

华科大武昌分校坚持以“加强基础、规范管理,提高质量,打造品牌”为发展目标,不断摸索有效的教育管理模式,奠定了学校体制改革基本框架。一是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即“两级决策,一级指挥”管理体制。二是实行校系两级管理体制,明确校系两级管理的职责和权限,完善系主任负责制。三是实行全员聘任制,学校建立高效精干的管理机构,实行教师聘任制和全员聘用合同制,逐步探索建设新机制、新模式环境下具有归属感的教职工队伍。四是实行资产管理制度,学校遵照有关法律、法规和合作办学协议及董事会章程,建立学校的资产帐户,进行了清产核资和资产评估,学校固定资产已逾12亿元,奠定了学校持续发展的基础。五是实行财务预决算制度。

   学校率先在全国独立学院中实施“双转变、两提高”战略转移,即“从规模向品牌转变,从外延向内涵转变,提高教学质量,提高管理水平”。坚持人才培养“大众化、应用型”的科学定位,全面提升“本科教学型、多科性、创新型现代大学”的综合实力,把学校从依托名校办学逐步发展成为完全独立自主办学,使其居于全国新机制、新模式大学前列。

 

硬件建设大手笔

华科大武昌分校倾力打造一流的办学基础设施,短短九年时间,学校建立了普通高等院校所应具备的基础设施、综合保障体系。学校占地面积856亩,建筑总面积达40.7万平方米,学生可同时享受优质的教学资源和优越的教学条件,其中可容纳2万学生同时上课的18号教学楼,成为学校规模最大、设施最新的教学大楼。

实验设备的投入坚持以“教学保障为中心”的服务宗旨,坚持“办好大众化高等教育,为社会培养和输送应用型人才”的办学定位,以实验教学和电化教学为办学的支柱建设,保持了强度的持续投入。建校至今,学校建有46个基础和专业实验室,其中有35个理工类实验室,11个人文类实验室,实验室总面积达14169平方米。这些投入巨资建设的在湖北地区高校中处于一流的实验室,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个创新实践的良好平台。

经过九年的发展,华科大武昌分校初步实现了从传统图书馆向现代化、多功能图书馆转变的跨越式发展,馆藏文献72万多种、120万册,其中纸本文献63万册。华科大武昌分校建设的具有现代化水准的体育馆,曾多次承办大规模、高水平国家体育比赛,多次举办大型人文讲座、各类文艺晚会等活动。

 

国际交流更广泛

华科大武昌分校坚持开放办学、走国际化的办学之路,坚持引进国际上优秀大学的先进教育理念和教育管理模式,促进了学校又好又快发展。八年来,武昌分校通过联合办学、文化交流等多种形式,积极与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比利时、俄罗斯、印度、越南、菲律宾等国家以及香港、澳门、台湾等地区教育机构进行了广泛交流与合作。2003年9月,学校聘任美国戴安女士为学校副校长。2004年至2008年,美国爱荷华州大学生夏令营连续四年来访。目前学校现有外籍教师10人,担负着学校国际化教育发展的重要职责。学校还多次组织考察团访台,为台资企业量身打造适用人才。

美国戴安女士出任华科大武昌分校副校长后说:“武昌分校是一所新型大学,不仅发展快,办学模式和办学理念与国内其他大学有所不同,和美国大学有很多相似之处,希望进一步提高教学水平,提升竞争力和影响力。”

现在,武昌分校在国际化人才培养上形成了自己的鲜明特色,培养的一批毕业生已成为熟悉国际惯例、了解国际准则、精通专业的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南李路22号 邮编:430064 电话:027-88426013 传真:027-88426111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4 武昌首义学院 鄂ICP备16000181号

  • 新闻中心首页
  • 学校要闻
  • 综合新闻
  • 媒体聚焦
  • 电子校报
  • 首义光华
  • 视频新闻
  • 校媒风采
  • 微信
  • 学校首页
  1. 首页
  2. 新闻中心
  3. 媒体聚焦

[教育大省的崛起]九度春秋谋发展 励精图治铸辉煌

2009-12-15 09:11:22

 

在孕育与催生着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创新的世纪之交,在一座历史悠久而又富有光荣革命传统的武汉南湖之滨,在培育近代国民革命先锋、素有“中国将帅摇篮”之称的黄埔军校武昌分校旧址上,一所具有求实、创新精神的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应运而生。

九年艰苦创业,九年春华秋实。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坚持科学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先后获得“中国十大名牌独立学院”、“我国高校与社会联合办学的典范”、“中国一流高等独立学院”、湖北省“信用合格院校”、“美誉学校”和“行业综合实力百强单位”等称号。在全国318所同类院校中,华科大武昌分校连续四届雄踞中国独立学院排行榜首。特别是在去年,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作为独立学院、民办高校中唯一代表,出席了第十七次全国高等学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被湖北省教育厅评为“双A”级单位。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时任湖北省委书记俞正声,教育部长周济、副部长王湛等领导亲临学校视察,对学校建设和发展给予了充分肯定和巨大鼓舞。

 

办学特色显鲜明

华科大武昌分校积极探索“拓宽学科基础、突出专业特色、强化实践环节、培养创新能力”的特色办学实践,始终把特色立校作为学校发展的战略选择,用特色去推动学校的整体实力提高和办学水平攀升。经过九年的努力,学校特色办学体系初显端倪。

1.人才培养首重立德树人。素质教育的真正内核在于精神成人,即在价值根基上懂得做人的道理,融知识、能力、人格等三位一体,将传统人格的道德、理想、情操、信念与现代人格的独立、自由、诚信、责任相结合,并将此内化为德行,规范行为,提升心灵。基于新一代大学生普遍是独生子女的国情,学校推行首重德育树人的管理模式,把培养学生的优良品质放在第一位,努力提升武昌分校学生的思想素养和道德品质。

2.人才培养紧扣创新与实践。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注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实习、实验与就业相结合,强化学以致用实践性教学环节,突显练字、演讲、速记等基本实践技能,实现学生毕业时与企业、社会需求的零距离。

3.人才培养面向外向型发展。以面向国际、面向沿海、面向外向型企业作为学校发展的战略选择,构建台资企业人才培养基地,不断提高硬件建设的加速度和扩张力,倾力打造一流的设施设备和优良的育人环境。

莘莘桃李,争光以报。特色办学实践孕育了一批又一批的优秀学子,学生们结合实践教学参加各类科技活动,已崭露头角,在全国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中国机器人大赛、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等国家、省级大赛中,共有160多人次屡获殊荣,其中,14人次获得国家级竞赛一等奖,18人次获省级竞赛一等奖。

 

师资建设高起点

华科大武昌分校在师资建设上,实行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方针,实行内外并举、专兼结合的方法选聘专任教师和管理干部,还面向社会企事业单位聘请一批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知名人士担任兼职教授。学校教师总数达到563人,其中专任教师500人,具有硕士、博士学位教师205人,学校已建立了一支稳定而高素质的教师和管理队伍。

学校健全教师投入效能和质量考核机制,紧密结合学科专业,面向岗位或岗位群的实际需求,在培养方向上注重创新能力的提升,在理论教学上突出实用性的提升,在专业教学上突出适应性的提升。在人才培养的价值取向上从“适应现在”转向“既适应现在、又适应未来”,从主要满足“就业”转向“既满足就业需要,又提高创造能力和创新意识”上来,使毕业生普遍具有适应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发展潜力大的特点。

 

教学改革显效果

华科大武昌分校坚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注重内涵发展,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全面整体创新,对教学计划和程序、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乃至教学方式方法进行一系列新的整体设计。学校在专业结构调整与专业认证上,在课程、教材建设与资源共享上,在实践教学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上,注重因材施教和实践教学,“夯实理论基础,强化实践环节,突出专业特色”构建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

在教学管理方面,建立科学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对教学质量实行全程监控管理,成立了教学督导委员会,由教育专家、资深教授负责教学质量的检查评估。这些遵循教育基本规律、提高育人质量的举措,使学校教育质量水平获得不断提升。

经过不断发展,学校逐步设置了理学、工学、文学、管理学、法学、经济学6个学科门类,16个二级学科门类,30个本科专业和9个专科专业,初步形成适应市场需求的学科专业结构和以本科教育为主体的办学体系。

学校在专业结构优化过程中,重点关注各专业的就业变化,将就业好的专业努力打造为学校的品牌专业。目前,学校设立了专业建设经费,分期分批、有重点地用于学科基础好、市场需求量大、就业率高的专业建设。其专项经费建设用于就业率一直位居全校首位的机械电子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和自动化三个专业,力争将这三个专业建设成特色鲜明、在同类高校中具有比较优势和竞争力的品牌专业。

九年来,学生英语四级通过率逐年增长,获得学士学位的学生也逐年增加。为使学生在竞争激烈的就业环境下处于强势,增加就业砝码,学校引导学生在刻苦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积极参加各类专业技术和技能的培训,现在已取得17类职业资格证书和专业技能水平认证的学生,累计达4469人次。

 

学生就业出成效

华科大武昌分校把人才培养质量与学校的生存和发展联系在一起,形成校长抓教育产品生产、董事长抓就业营销的人才服务体系。学校连续几年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达到85%以上,其中机电、自动化、电气、土木等专业就业率一致保持100%。

学校现已为国家和社会共输送1.93万名本专科毕业生;有393人被外交部、建设部以及省市机关录取为公务员;有498人被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传媒大学等国内高校录取攻读硕士研究生,40人被英国伦敦帝国理工学院、日本名古屋大学等国外高校和香港理工大学录取为硕士研究生。也有部分学生选择了自主创业,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2008年6月,全国台湾同胞投资企业联谊会与华科大武昌分校签订12年的人才培养协议,确认武昌分校为全国台资企业人才培养基地。目前,已有60余家台企与学校签订人才培养协议。

 

体制管理重创新

华科大武昌分校坚持以“加强基础、规范管理,提高质量,打造品牌”为发展目标,不断摸索有效的教育管理模式,奠定了学校体制改革基本框架。一是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即“两级决策,一级指挥”管理体制。二是实行校系两级管理体制,明确校系两级管理的职责和权限,完善系主任负责制。三是实行全员聘任制,学校建立高效精干的管理机构,实行教师聘任制和全员聘用合同制,逐步探索建设新机制、新模式环境下具有归属感的教职工队伍。四是实行资产管理制度,学校遵照有关法律、法规和合作办学协议及董事会章程,建立学校的资产帐户,进行了清产核资和资产评估,学校固定资产已逾12亿元,奠定了学校持续发展的基础。五是实行财务预决算制度。

   学校率先在全国独立学院中实施“双转变、两提高”战略转移,即“从规模向品牌转变,从外延向内涵转变,提高教学质量,提高管理水平”。坚持人才培养“大众化、应用型”的科学定位,全面提升“本科教学型、多科性、创新型现代大学”的综合实力,把学校从依托名校办学逐步发展成为完全独立自主办学,使其居于全国新机制、新模式大学前列。

 

硬件建设大手笔

华科大武昌分校倾力打造一流的办学基础设施,短短九年时间,学校建立了普通高等院校所应具备的基础设施、综合保障体系。学校占地面积856亩,建筑总面积达40.7万平方米,学生可同时享受优质的教学资源和优越的教学条件,其中可容纳2万学生同时上课的18号教学楼,成为学校规模最大、设施最新的教学大楼。

实验设备的投入坚持以“教学保障为中心”的服务宗旨,坚持“办好大众化高等教育,为社会培养和输送应用型人才”的办学定位,以实验教学和电化教学为办学的支柱建设,保持了强度的持续投入。建校至今,学校建有46个基础和专业实验室,其中有35个理工类实验室,11个人文类实验室,实验室总面积达14169平方米。这些投入巨资建设的在湖北地区高校中处于一流的实验室,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个创新实践的良好平台。

经过九年的发展,华科大武昌分校初步实现了从传统图书馆向现代化、多功能图书馆转变的跨越式发展,馆藏文献72万多种、120万册,其中纸本文献63万册。华科大武昌分校建设的具有现代化水准的体育馆,曾多次承办大规模、高水平国家体育比赛,多次举办大型人文讲座、各类文艺晚会等活动。

 

国际交流更广泛

华科大武昌分校坚持开放办学、走国际化的办学之路,坚持引进国际上优秀大学的先进教育理念和教育管理模式,促进了学校又好又快发展。八年来,武昌分校通过联合办学、文化交流等多种形式,积极与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比利时、俄罗斯、印度、越南、菲律宾等国家以及香港、澳门、台湾等地区教育机构进行了广泛交流与合作。2003年9月,学校聘任美国戴安女士为学校副校长。2004年至2008年,美国爱荷华州大学生夏令营连续四年来访。目前学校现有外籍教师10人,担负着学校国际化教育发展的重要职责。学校还多次组织考察团访台,为台资企业量身打造适用人才。

美国戴安女士出任华科大武昌分校副校长后说:“武昌分校是一所新型大学,不仅发展快,办学模式和办学理念与国内其他大学有所不同,和美国大学有很多相似之处,希望进一步提高教学水平,提升竞争力和影响力。”

现在,武昌分校在国际化人才培养上形成了自己的鲜明特色,培养的一批毕业生已成为熟悉国际惯例、了解国际准则、精通专业的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

 

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南李路22号

邮政编码:430064

电话:027-88426013

传真-88426013

鄂icp备160018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