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网]章开沅:一种召唤让我暮年专注南京大屠杀研究
【事迹简介】章开沅,84岁,中共党员,曾任全国政协委员、华中师范大学校长,我国著名教育家和历史学家,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5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荆楚人物”之一。
他在学术研究上与时俱进,在辛亥革命史等多个领域都有开创性的突出贡献,著作颇丰,进入古稀之年后的学术论著达百余篇(部),并有多项成果获得国家和省部级奖励。他重视史学研究的社会文化价值,积极参与地方社会文化建设,著书揭露日本军国主义南京大屠杀的历史真相、捍卫了民族尊严,还历史本来面目。在武昌首义文化园建设等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从不向组织提个人要求,并总是带头向受灾地区捐款捐物。
章开沅教授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海内外著名历史学家。他一贯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模范遵守国家法律、社会公德和家庭美德,勤劳正直,德高望重,在教书育人、科学研究、学校发展和社会服务等方面作出了较大贡献,特别是在进入古稀之年后,充分发挥自己在政治、学术和经验等方面的独特优势,继续为国家、社会和学校不懈努力,贡献特别突出,事迹特别感人,充分展示了一位老人的精神风采和社会价值,堪为世人表率,更是老人模范!
章开沅教授是著名的教育家。他曾任华中师范大学校长(1984~1990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历史学科第一、二届评议组成员、召集人,还是中国近现代史专业第一批博士生导师,在历史学科的建设与发展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他“甘做青年人的铺路石”,培养和影响了一批活跃于国内外社会各界、特别是学术界的中青年知名学者,如马敏、朱英等,这对学校中国近代史学科的与时俱进和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章开沅教授对于中国的高等教育保持持续关注,不论是在进入古稀之年还是八十高龄后的现在,都对高等教育的发展和改革提出诸多建设性的意见。他关于教育行政化问题、关于学术评价体制问题、关于学术的传承与创新问题的相关意见都受到媒体的关注。近年来,他通过演讲、著述等多种形式,积极倡导大学本位和教育本位的回归,倡导坚守学者的良知和学术道德。他积极倡导大学的通识教育,关心青年大学生的全面成长,并身体力行,每年都为本校及外校大学生演讲多次,即使到八十以上高龄仍坚持不懈,深受学生爱戴,被学生们视为精神上的导师和学术上的良友。
章开沅教授又是海内外著名历史学家,在学术研究方面成就突出,在学术界有着崇高的地位。他早年就读于金陵大学历史系,曾任教中原大学,后在华中师范大学任教至今,是享誉国际的中国辛亥革命史研究会、华中师范大学历史研究所(现改名为中国近代史研究所)和中国教会大学史研究中心的创办人和领导人。曾受聘为美国奥古斯坦那学院(Augustana College)荣誉法学博士、日本创价大学与关西大学名誉博士。他始终坚持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开创新的研究领域,特别是在进入古稀之年仍能做到这样就显得尤其难得!他在辛亥革命史、中国资产阶级研究、中国商会史研究、中国教会大学史、南京大屠杀历史文献等研究领域都有开创性的学术贡献,受到海内外学界的广泛关注。他注重史学研究的社会与民族文化价值,如开创的商会史研究对于当代商会具有借鉴意义,教会大学史中可以反思大学办学理念问题。特别是关于南京大屠杀传教士档案的整理研究以及《南京大屠杀的历史见证》(1995年)、《天理难容:美国传教士眼中的南京大屠杀(1937-1938)》(1999年)等著作的出版,为揭露日军暴行提供了无可辩驳的历史证据。
章开沅先生是以研究辛亥革命史而为国内外史学界称誉的,为什么在学术事业如日中天的时候却把研究重点转向对南京大屠杀的研究呢?按照章开沅自己的说法:有一种力量,或者说有一种召唤,使他投入到这项工作中。其实,从1979年首次访问东京大学、京都大学以来,他一直热心从事中日友好与学术交流工作。日本的山川秀丽与人民的勤劳友善给予他深刻的印象。但是,美丽的扶桑存在着另一种日本人,他们企图掩盖南京大屠杀暴行,造谣说南京大屠杀是虚构的。作为一名历史学家,他要捍卫历史的真实;作为一位中国公民,他要捍卫民族的尊严!从上世纪90年代初以来的近二十年时间里,章开沅曾多次应邀前往日本,与日本主持正义的各界人士一起揭露南京大屠杀的历史真相,驳斥右翼分子的种种谎言与谬论,为捍卫民族尊严作出了不懈努力,受到我国政府的肯定和国际友人的尊重。章开沅教授作为学者,在推动中外学术交流方面也作出了卓越贡献,他是较早走出国门的学者之一,并与国际学界建立了广泛的联系,就诸多学术问题与国际学界进行对话。上世纪90年代以来,章先生曾先后在美国、日本、台湾省等多所著名学府从事讲学和学术研究,并任客座研究员和名誉教授;2005年以来,他与世界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池田大作多次对话,并创办了华中师范大学池田大作研究所和东西方文化交流研究中心,设立了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基金会,全力推动东西方的学术文化交流互动,并已取得了瞩目的成就。
章开沅教授还秉持参与史学与史学参与的理念,积极参与地方历史文化建设事业。在武昌首义文化园的建设、中山舰纪念馆建设、石门峰名人纪念园建设中均发挥了重要作用。仅在2009年至2010年两年间,章开沅教授先后参加了辛亥革命历史文化大学生辩论赛的有关工作和活动;参加了辛亥革命博物馆展览《走向共和--辛亥革命全史陈列》内容设计方案的论证会;出席了《铁血首义少年》项目论证暨剧本研讨会;参与了辛亥革命研究青年学者论坛的活动;参与全国政协文史委、武汉市政协举办“纪念辛亥首义一百周年高层论坛”的策划;参加了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更名为“武昌首义大学”的筹划工作;中山舰博物馆陈列展览方案的论证工作等等。
作为一个已经取得卓越成就的高龄老人,章开沅教授仍然不服老,日常的学术工作及交流活动依然频繁,并且强度很大。他经常参加国内外的各种学术会议,发表自己对于学术问题的见解。他也经常接受媒体的访问,就某些热点社会问题发表一见之得。各种演讲的邀请依然不断,而只要坐在讲台之上,章开沅教授就不知疲倦,可以讲两三个小时。地方的历史文化建设和学校的发展大计,他依然关心,并且常有灼见。虽然已有八十四岁高龄,但是章开沅教授仍有一颗年轻而富有活力的心,他会熟悉使用电脑,可以浏览新闻,了解社会时尚。年轻人与他在一起,从不会感觉有代沟的存在。“历史是已经划上句号的过去,史学是永无止境的远航”,这是章开沅教授的名句,更是他本人学术生涯的真实写照!而更为难能可贵的是,作为一位对学校有特殊贡献的老校领导和具有崇高地位的著名学者,章开沅教授始终严于律己,从不提待遇、条件等个人要求,总是带头义务捐款捐物,帮助受灾地区和困难群体,并积极支持学校领导班子的工作,为学校发展出力献策,充分体现出一名知名学者、一名老共产党员的高尚品格和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