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之窗]湖北省海峡两岸交流基地落址武昌首义学院
中国高校之窗10月16日讯 10月16日,“湖北省海峡两岸交流基地”落址武昌首义学院。湖北省委副秘书长、省台办刘凯春主任为该基地授牌。中国国民党前副主席,海基会前董事长,台湾三三会会长、海贸会会长、台湾经济研究院董事长江丙坤博士;国台办原主任、海协会原会长陈云林先生;华中科技大学原校长李培根院士;武汉市台办陈明权主任;湖北省台办徐元宏副主任等领导出席揭牌仪式,与该校近千名教职员工一起共同见证这一盛事。

武昌首义学院是中国首批独立学院之一,2000年8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立,由华中科技大学和武汉军威文化传播集团合作兴办。2015年5月,经教育部批准,学校转设为独立设置的民办普通本科院校。历经15年的办学实践,该校发展已具备“千亩校园、万人学子”规模,初步形成了“工学为主,文、管、经、艺、法多学科协调发展”的专业格局,为国家和社会共输送4.5余万名毕业生,并连续十年蝉联中国一流独立学院排行榜首,迭获“中国两岸四地最佳私立(民办)大学”誉称。
武昌首义学院现址为辛亥革命发源地之一。该校秉承辛亥首义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精神探索办学新模式,多年来积极开拓海峡两岸交流合作新形式。2008年,学校作为首家“全国台企人才培养基地”,担负大陆6万余家台企人才培养选拔任务,为在大陆开设的台企对口培养并输出专业人才;2011年起,该校每年与台湾义守大学、中国文化大学、开南大学等高校开展学术交流活动。迄今为止,已有80多名学生通过赴台交流活动,零距离地感受台湾的大学教育方式及社会文化生活;2015年6月,武昌首义学院与台湾龙华科技大学、侨光科技大学等十余所高校签订合作交流备忘录,就学术交流、科研合作、教师交流、学生交流合作与联合培养等达成合作意向。来自台湾的100名双师型专兼职教授执教武昌首义学院,开启了两岸高等教育合作的新模式,为两岸文化交流打下坚实基础。

台湾在高等技术教育方面有优质的教学资源、成熟的办学经验和管理模式,特别在应用技术大学建设方面起步早、发展快,积累了丰富的职教经验,武昌首义学院积极开展两岸教育合作,借鉴台湾现代职业教育先进的办学理念和经验,努力建设“产教融合、校企联动”的合作办学模式。2014年12月,台湾知名学者、台湾中国文化大学邱毅教授受聘担任该校经济管理学院荣誉院长;台湾中华孔孟学会理事长李庆安女士为新闻与法学学院荣誉院长;2015年6月,台湾华夏大学前副校长郭景致博士任职该校副校长。昨日,江丙坤博士、陈云林先生受聘担任武昌首义学院荣誉理事长,李培根院士受聘为该校执行理事长。该校积极助力海峡两岸教育领域的密切交流和精诚合作,为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建立了桥梁纽带。
此次海峡两岸交流基地落址该校,将成为两岸教育领域交流并向全省辐射的全新平台。通过学生交换学习、派遣师资授课、课程对接等为两岸校际互访、师资交流、学术共享开创广阔空间,有利于两岸高等教育资源的优势整合,促进两岸高等教育生态环境的优质化。另一方面,两岸同胞同根同源,通过创造条件与环境,鼓励两岸青年交流合作,积极创业创新,助力两岸青年实现人生梦想。
当晚,来自台湾的雅乐合唱团和武昌首义学院春蕾合唱团在洪山礼堂联袂演出“两岸情”合唱音乐会,表演了《绿岛小夜曲》、《今山古道》、《赞美歌唱》、《阿爸的风吹》等经典曲目。中国国民党前副主席江丙坤博士、国台办原主任陈云林先生、湖北省政府副省长甘荣坤、省委副秘书长刘凯春等领导观看了表演。
通讯员 郑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