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学校要闻
  • 综合新闻
  • 媒体聚焦
  • 电子校报
  • 首义光华
    • 学校荣光
    • 教科成果
    • 竞赛获奖
    • 优秀师生
  • 视频新闻
  • 校媒风采
  • 微信
 
学校主页

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聚焦正文详情

[长江日报]巴东山里“55朵花”圆梦“六一”

更新时间:2011-06-27  浏览量:   来源:发布部门:学校门户  

 

 

爱心团成员和孩子们一起互动表演节目。记者陈卓摄

父逝母离的谭园感受到叔叔阿姨们如父母般的温暖,感动得泪水涟涟。记者陈卓摄

大家排出“六一”字样,共祝“六一”快乐。记者陈卓 摄

  长江日报讯 昨日,本报联合三峡人家风景区及中国国旅(武汉)组织的“圆梦在行动——为了山里的55朵花”公益活动走进大山,由本报青年记者与热心读者组成“爱心团队”驱车千里,抵达巴东县茶店子镇朱砂土小学,为55个孩子送去礼物,与孩子们一起欢度儿童节。

  经过6小时的山路颠簸,上午11时,爱心团队顺利抵达学校。车还没有停稳,孩子们围站在校门口,举着感恩的标牌,高喊着欢迎的口号。

  操场上的一角,经过精心布置,挂上了鲜艳的彩带,两张拼起的课桌铺上红布,妆点成主席台。尽管简单,却透露出节日的气氛。

  活动现场,学校的55名孩子高兴地收下本报及爱心读者共同捐赠的书包、文具和新衣服等各式礼物。作为“爱心团队”中的孩子代表,来自武昌珞珈山小学五年级的章小希,特别为山里的孩子演奏葫芦丝乐曲。

  对此,朱砂土小学校长谭友军激动不已,他说:“爱心团队送来的不仅是礼物,更是一颗颗关爱之心,在这些孩子成长历程中增添了温暖的回忆。”

  为表达感恩之情,孩子们换上新衣服,以唱歌的方式,回赠来自武汉的“爱心团队”。

  当孩子们用稚嫩的声音,唱响儿歌《快乐的节日》:“亲爱的叔叔阿姨们,让我们一起过这快乐的节日……”,歌声久久在山间回荡。

  爱心礼物很丰富

  活动现场,本报爱心读者捐赠、“圆梦基金”出资为学校55个孩子,每人准备内装20件各式文具的新书包及一套新衣。

  长报集团团委书记带领青年记者代表,特别为每位孩子送上牛奶、巧克力等各种零食。

  参与活动的“爱心团员”也分别为孩子们捐赠了各自单独准备的“特色礼物”。

  硚口工商分局汉正街第一工商所副所长张厚红、品牌协会副会长程新华代表品牌广场400余童装商户向55个孩子每人赠送一套新衣服。

  来自武昌珞珈山小学的美术老师谢晓黎,把学生做的爱心贺卡发放给55个孩子。贺卡上歪歪扭扭的铅笔字,写着对山里的孩子的祝福。

  收到贺卡的朱砂土小学二年级学生的黄枝海看着贺卡的祝福,说:“我希望有一天能走出大山,找到城里的这个小朋友。”

  “爱心团员”中来自汉阳弘桥小学五年级副班主任黄虹,因曾患有小儿麻痹症,走路极不方便,但他坚持要来到大山里与孩子们一起过“六一”。

  黄老师有过一年的支教经历,因此他特别能体会山里孩子的不容易。他一到学校,就将班上学生们写给山里孩子的一封信,郑重地交给校长。

  汉口回民小学韩菲老师,临出发前,特别组织学生捡垃圾,用全部收入为孩子们买了跳棋等各种礼物,带到朱砂土小学送到孩子们的手上。

  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的大学生们,还特别为帮助朱砂土小学“55朵花”,义卖报纸筹集善款800余元。爱心读者程华成先生临走前,特别将500元钱捐给朱砂土小学二年级学生谭园。

  中国国旅(武汉)公司作为本次活动的主办方之一,公司领导特别组织旅行社员工捐款2150元,本次活动的领队星级导游蔡金哲及司机代表公司将捐款分发给朱砂土小学的困难学生。

  孩子们收到礼物好开心

  收到礼物的二年级学生田炬峰乐得笑眯眯,为了本次活动,爸爸特别赶来,看到孩子得到梦寐以求的自行车,扶着孩子,骑着车在校园里兜圈。

  在“爱心团员”的帮助下,谭园穿上漂亮的裙子,细声细气地说谢谢,脸上露出难得的笑容。

  高兴得满场飞的二年级学生邓彬彬,热心地帮助“爱心团员”分发礼物,得到自己的一份,眼睛笑得眯成了一条缝。

  盼望“六一”能穿上新裙子的喻梦凡同学,如愿穿上了白纱裙,一手捂着嘴巴笑,一手拉着裙角转大圈。

  活动中,四年级的田阿丹,得到爱心团员捐助的200元钱,直到吃饭时,她仍一边端碗,一边紧紧攥着这钱。200元,对于她来说已经是“天文数字”。“我想全部交给爸爸妈妈,这样他们在外打工就都少辛苦一点了。”

记者周媛 见习记者鲁浩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南李路22号 邮编:430064 电话:027-88426013 传真:027-88426111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4 武昌首义学院 鄂ICP备16000181号

  • 新闻中心首页
  • 学校要闻
  • 综合新闻
  • 媒体聚焦
  • 电子校报
  • 首义光华
  • 视频新闻
  • 校媒风采
  • 微信
  • 学校首页
  1. 首页
  2. 新闻中心
  3. 媒体聚焦

[长江日报]巴东山里“55朵花”圆梦“六一”

2011-06-27 14:30:55

 

 

爱心团成员和孩子们一起互动表演节目。记者陈卓摄

父逝母离的谭园感受到叔叔阿姨们如父母般的温暖,感动得泪水涟涟。记者陈卓摄

大家排出“六一”字样,共祝“六一”快乐。记者陈卓 摄

  长江日报讯 昨日,本报联合三峡人家风景区及中国国旅(武汉)组织的“圆梦在行动——为了山里的55朵花”公益活动走进大山,由本报青年记者与热心读者组成“爱心团队”驱车千里,抵达巴东县茶店子镇朱砂土小学,为55个孩子送去礼物,与孩子们一起欢度儿童节。

  经过6小时的山路颠簸,上午11时,爱心团队顺利抵达学校。车还没有停稳,孩子们围站在校门口,举着感恩的标牌,高喊着欢迎的口号。

  操场上的一角,经过精心布置,挂上了鲜艳的彩带,两张拼起的课桌铺上红布,妆点成主席台。尽管简单,却透露出节日的气氛。

  活动现场,学校的55名孩子高兴地收下本报及爱心读者共同捐赠的书包、文具和新衣服等各式礼物。作为“爱心团队”中的孩子代表,来自武昌珞珈山小学五年级的章小希,特别为山里的孩子演奏葫芦丝乐曲。

  对此,朱砂土小学校长谭友军激动不已,他说:“爱心团队送来的不仅是礼物,更是一颗颗关爱之心,在这些孩子成长历程中增添了温暖的回忆。”

  为表达感恩之情,孩子们换上新衣服,以唱歌的方式,回赠来自武汉的“爱心团队”。

  当孩子们用稚嫩的声音,唱响儿歌《快乐的节日》:“亲爱的叔叔阿姨们,让我们一起过这快乐的节日……”,歌声久久在山间回荡。

  爱心礼物很丰富

  活动现场,本报爱心读者捐赠、“圆梦基金”出资为学校55个孩子,每人准备内装20件各式文具的新书包及一套新衣。

  长报集团团委书记带领青年记者代表,特别为每位孩子送上牛奶、巧克力等各种零食。

  参与活动的“爱心团员”也分别为孩子们捐赠了各自单独准备的“特色礼物”。

  硚口工商分局汉正街第一工商所副所长张厚红、品牌协会副会长程新华代表品牌广场400余童装商户向55个孩子每人赠送一套新衣服。

  来自武昌珞珈山小学的美术老师谢晓黎,把学生做的爱心贺卡发放给55个孩子。贺卡上歪歪扭扭的铅笔字,写着对山里的孩子的祝福。

  收到贺卡的朱砂土小学二年级学生的黄枝海看着贺卡的祝福,说:“我希望有一天能走出大山,找到城里的这个小朋友。”

  “爱心团员”中来自汉阳弘桥小学五年级副班主任黄虹,因曾患有小儿麻痹症,走路极不方便,但他坚持要来到大山里与孩子们一起过“六一”。

  黄老师有过一年的支教经历,因此他特别能体会山里孩子的不容易。他一到学校,就将班上学生们写给山里孩子的一封信,郑重地交给校长。

  汉口回民小学韩菲老师,临出发前,特别组织学生捡垃圾,用全部收入为孩子们买了跳棋等各种礼物,带到朱砂土小学送到孩子们的手上。

  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的大学生们,还特别为帮助朱砂土小学“55朵花”,义卖报纸筹集善款800余元。爱心读者程华成先生临走前,特别将500元钱捐给朱砂土小学二年级学生谭园。

  中国国旅(武汉)公司作为本次活动的主办方之一,公司领导特别组织旅行社员工捐款2150元,本次活动的领队星级导游蔡金哲及司机代表公司将捐款分发给朱砂土小学的困难学生。

  孩子们收到礼物好开心

  收到礼物的二年级学生田炬峰乐得笑眯眯,为了本次活动,爸爸特别赶来,看到孩子得到梦寐以求的自行车,扶着孩子,骑着车在校园里兜圈。

  在“爱心团员”的帮助下,谭园穿上漂亮的裙子,细声细气地说谢谢,脸上露出难得的笑容。

  高兴得满场飞的二年级学生邓彬彬,热心地帮助“爱心团员”分发礼物,得到自己的一份,眼睛笑得眯成了一条缝。

  盼望“六一”能穿上新裙子的喻梦凡同学,如愿穿上了白纱裙,一手捂着嘴巴笑,一手拉着裙角转大圈。

  活动中,四年级的田阿丹,得到爱心团员捐助的200元钱,直到吃饭时,她仍一边端碗,一边紧紧攥着这钱。200元,对于她来说已经是“天文数字”。“我想全部交给爸爸妈妈,这样他们在外打工就都少辛苦一点了。”

记者周媛 见习记者鲁浩



 

 


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南李路22号

邮政编码:430064

电话:027-88426013

传真-88426013

鄂icp备160018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