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八名大学生玉树支教回汉
长江商报讯 每天只供两个小时的水,上厕所都困难。来自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湖北大学知行学院、武汉工程大学等学校的8名志愿者一个月前,赴青海玉树支教。昨日,他们结束了为期一个月的支教安全返汉。
此次活动由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的毕业生马晓岸发起、策划。多所高校的8名队员在青海玉树做了为期一个月的支教,实地走访和调查了灾区的重建情况。7月初,经过46小时的车程,队员们背着氧气袋翻越5000多米的巴颜喀拉山,来到玉树藏族自治州结古镇孤儿学校。
该校全是藏族孩子,由于缺乏教育,文化程度低,有的孩子18岁才上五年级,当地严重缺乏教师。他们住在第二炮兵援建的板房,八人一间,每天限电限水,热水一天只供应两个小时,有时一天都没有电,但大家都坚持下来了。
“关爱比什么东西都重要,我们要多带给他们一些欢乐。”马晓岸说。他正在筹备一个公益组织,取名为“晓风柳岸志愿服务队”。这样以后就可以长期坚持不懈地做公益了。
记者 郭婷婷 实习生 彭婷 通讯员 熊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