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晚报]“新生宝典”受欢迎 志愿者现场指迷津
[武昌火车站]
“新生宝典”受新生热捧
上午9时,记者看到,在向本报“导路天使”求助的新生中,很多人都被本报“新生宝典”吸引。不少人在饶有兴致地翻阅几页后,干脆坐下来细细阅读。
来自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的付婉芳告诉记者,“新生宝典”中的内容涵盖了武汉市吃喝玩乐的好地方、新生防骗注意事项,甚至还有武汉高校的“美女排行榜”和武汉方言普及,新生们都非常感兴趣。
“领来一大叠报纸,不一会儿就‘抢’光了。”付婉芳的同学吕鸣也不无“遗憾”地表示:“我当新生的时候,为什么没发现这么好的东西呢?”
王强是湖北工业大学的大二学生,一大早就来到武昌火车站。他一直忙碌了2个小时,才有空坐下来喝口水。
他告诉记者,由于武昌高校集中,在武昌站下车的新生非常多,在客流高峰期时颇有些忙不过来。幸好他经常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因此对武汉市内各地的路线都非常熟悉,导起路来驾轻就熟。王强还向记者提到,自己一上午已经接待了不少湖工的学弟学妹,这让他颇有些“学长”的自豪感。当记者问到“对自己本校的新生是否会服务更周到”时,王强一脸严肃地说:“不管哪所学校,都一视同仁。”
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的小陈,马上读大三了。小伙子去年也参加了本报的“导路天使”行动。对参加这样的志愿服务和勤工俭学相结合的活动,小陈表示:这比固定兼职自由,而且是一种很好的历练。他说:“你看,晚报送一叠纸巾,这对旅客来说,太实在了。”
[武汉火车站]
最年轻火车站更需要“导路天使”
在三大火车站中,武汉火车站最为“年轻”,乘客对其了解不多,更凸显了“导路天使”们的作用。记者在武汉站出站口看到,5分钟之内就有十余名新生和家长向“导路天使”求助。
来自安徽六安的王威是武汉民政职业学院的一名新生。由于学校录取通知书上只标明从武昌或汉口前往学校的路线,这让他和前来送行的父亲迷惑不已。
守候在出站口的“导路天使”、来自武汉大学东湖分校的刘军超随即迎上前去,向父子俩详细解释了武汉三大火车站之间的关系,并为二人提供了详细的到校路线。而独自一人来汉的准硕士范国龙,也从“导路天使”口中得到前往华中科技大学的最优路线。
记者注意到,就连武汉火车站站前综合指挥管理办公室的主任李田,也在现场客串“导路天使”。一位女生在父母的陪同下,提着5大包行李走出了出站口。询问之下,李主任得知这位女生要到湖北大学阳逻校区报到。李主任告诉他们,阳逻属于武汉的远城区,建议他们先在武汉住一晚。但这家人坚持要提前去看看校园,李主任便在一张纸条上标明乘车路线交给他们,并叮嘱他们注意安全。
据了解,“导路天使”们每天的任务量非常大,不仅有询问如何前往各个学校的新生,还有人向他们打听最近的宾馆或快餐店在哪里、东湖周边有什么餐饮特色等。
长江报业零售总公司负责人介绍,遍布车站和校园的“导路天使”,都是经过培训才能上岗,对火车站周边的公交路线、餐饮住宿等信息都了如指掌,这些问题都难不倒他们。大学生志愿者孙鹏飞“自夸”道:不管乘客的目的地离这里有多远、需要转几趟车,他们大都能给出满意的答复。
不光导路还干体力活
汉口火车站每日的客流量都在10万上下,驻守在这里的“导路天使”们,任务“不是一般的重”。据了解,这批“导路天使”以武汉工业学院的学生为主,不仅为新生们提供信息咨询服务,还要干“体力活”。
“我们不仅服务学弟学妹,也帮助所有需要帮助的人,就连帮乘客们提行李,也是我们的分内事。”一位晒得黝黑的男生笑着对记者说。
[汉口火车站]
又是一年迎新季,20余万“大学新鲜人”来到大武汉,步入心目中的“象牙塔”。
昨日,本报2011年度秋季迎新“导路天使”行动,正式在市内三大火车站启动。百余名身披绶带的大学生志愿者,为南来北往的旅客推介武汉、指点迷津,让众多初来乍到的大学新生及家长们着实体会到了回家的感觉。
文/见习记者 杨京 记者 左洋 通讯员 吴佳倩 朱玉波 林中夏成平
图/记者 何晓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