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老师套用“甄嬛体” 枯燥课变“古典小文艺”
长江网网友@刘梅:
方才学习了美国廉价报纸,定义、特征虽是要紧,却也不能忘了融会贯通四字。若能站在历史发展的角度认识新闻传播工作必是极好,若只能就事论事,能及格也就罢了,便是影响了考研的成绩,误了前途,也是叫人闹心的。总之你们切记住了:站在历史的发展高度认识新闻传播工作,将知识转化为实际工作能力必是绝好的。
【记者追访】随着电视剧《后宫甄嬛传》的爆红,“甄嬛体”也爆红网络,各处的“私心里想”“不负恩泽”等语句引起网友以及学子的追捧。近日,在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09级新闻学专业外国新闻史的课堂上,该专业课教师孙玉凤演绎了一段用“甄嬛体”来总结课堂内容的文字。
甄嬛体总结一出,便立即引起了同学们的热捧,直呼给力。孙玉凤老师坦言,外国新闻史是一门略显枯燥的课,在其中增加一些趣味性,是为了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无独有偶,该校学生组织的周末舞会的活动发布仪式也用“闺中素无大事,加之身子乍暖不适,闲来无聊”“一场别开生面的舞会,想必是极好的,方得姐妹们得以叙旧以乐,共修心性,想来焉非福也”的“甄嬛体”语言。
记者黄琪 长江网记者王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