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学校要闻
  • 综合新闻
  • 媒体聚焦
  • 电子校报
  • 首义光华
    • 学校荣光
    • 教科成果
    • 竞赛获奖
    • 优秀师生
  • 视频新闻
  • 校媒风采
  • 微信
 
学校主页

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聚焦正文详情

[城市快报]专一型微博有点儿慢热

更新时间:2013-01-23  浏览量:   来源:发布部门:学校门户  

“2012新浪微博之夜”日前在北京举行,对2012年微博上的年度热点事件、话题和人物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的盘点,但大明星、大事件只是一部分,在人人都有权利开微博的时代,草根微博、特色微博才是微博上让人时时关注的动力。近来,一些特色微博在经历一段时间的锤炼和坚持后,开始厚积薄发,从之前的默默无闻到如今的耳目一新,这些微博之所以能在沉默中破冰,只因为它们是非典型微博。

眼下,“红微博”队伍中的新秀是一个名为“逝者如斯夫dead”的微博账号。这是一个只关注逝者的微博账号,被称为最特殊的微博。而像这样的非典型微博眼下并不少见,就像不久前红遍微博的“铛铛君”@古城钟楼,每隔两小时就“铛”一次,虽被称为史上最无聊又最有毅力的微博,但也确实够另类、够个性。

□特色盘点

微博如今已从成长期进入发展期,微博的功用也已经从共享一些资讯而向更广阔的范围发展。很多微博不再局限于关注一些人、发布一些话和照片,它们成为一个场,将一些特别的内容传达给特别的人群。

【特别关注型】      

代表微博:@逝者如斯夫dead

@关注高危人群

这是微博亿万账号中极为特殊的一类,它们的特别之处在于关注的是一群特殊的人。在“逝者如斯夫dead”的微博中,它目前所关注的八百多个微博账号的主人都已去世。据介绍,这个微博账号的经营者是一名“85后”,名为小林,他在2011年7月因为看到一条微博上的讣告而注册了这个账号,目的只是想祭奠那些死去的人。目前,小林已经发布了300多条微博,基本上是介绍一些已经去世的人的微博账号、死因、相关故事、微博内容等。他因此成为了一名“网上入殓师”。

如今,小林的这个微博已经有七万多粉丝了,大家都在这个特殊的微博里表达对生命的敬意以及对逝者的哀思。与之类似的微博是网易微博上的一个“关注高危人群”的账号,这个微博的内容是关注社会上一些具有某种危险性高的特征的人群,微博的内容也多和高危人群的生理和心理疾病有关。

【专门吐槽型】     

代表微博:@我的前任是极品

@我在海院听你说

心理专家说,吐槽是现代人发泄压力的一种方式。于是,在微博这个可匿名、可讨论、可倾诉的平台上,就有一些微博账号是专门用来吐槽的,比如曾红极一时的“我的前任是极品”。

“我的前任是极品”是个专门吐槽前任恋人的微博,目前的粉丝已过两百万。而类似这样的微博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分享生活中的糗事,吐槽身边的人以及那些奇葩的生活哲学。这些账号也个个都有自己的特色,有吐槽前任男友的,有吐槽父母的,也有吐槽邻居、舍友、同事、老板的……

最近,这样专门吐槽的微博又出现了新方式——“树洞”微博。据报道,在电影《花样年华》中,“树洞”被认为可以容纳不能告人的秘密。如今,一些涉及感情、生活求助以及各种生活琐事的信息,被成千上万网友发在“树洞”微博上。记者在微博上简单一搜便有“我在海院听你说”“吉珠大树”等十几个“树洞”微博账号,而这几天比较火的则是被媒体争相报道的名为“华科武昌分校青书”的微博,据称,华中科大武昌分校的近300名大学生通过它吐槽,宣泄压力或娱乐自己。

【拟人卖萌型】           

代表微博:@浙大CCNT实验室饮水机

@古城钟楼

还记得曾萌遍微博的那台饮水机吗?当时,一个名叫“浙大CCNT实验室饮水机”的微博用户突然火爆。这个微博用户的头像是漂亮可爱的卡通美女,自我介绍很卖萌:“Hi,我是浙大饮水机娘,我住在浙大玉泉校区老生仪楼一楼CCNT实验室里。我在水开和没热水的时候自动发微博。”其实,这个微博的功能是自动播报开水时间,但因为语言可爱、创意独特,所以在微博上红极一时。

而比饮水机更雷、更萌的则是最近爆红的一口大钟。微博账号“古城钟楼”定点报时,执著而单一的“铛铛”中,被万千网友解读出众多人生的真谛,而它如今依然在一如既往地“铛铛”着。

□微评论

非典型微博

为什么这样红?

张爱玲说:出名要趁早。而微博这个地方的确是成就了不少“名”。微博自在国内出现以来,不过三四年,而这弹指一挥间,多少人在这里被捧红,又有多少人在这里被撂倒,有些事在这里被曝光,有些事在这里被炒翻,总之,这个地方对于一些人而言,已经越来越离不开了。

微博产生的是围观和关注,它有一点很公平,即每个人都可能在这里受到关注。这从一些不断被发现、传播并最终成名的草根微博账号上就能得到体现。这些微博起初没有加V,主人也都是普通劳动者,只是因为它们有一些独特之处,在持之以恒的发布微博中,触动了一些人特殊的情感,于是,一个又一个红微博就这样诞生了。

守得云开见月明,是金子总要发光,够特色总会走红,微博之道,在于勤,在于诚,在于兢兢业业厚积薄发。

  

本报记者 苏莉鹏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南李路22号 邮编:430064 电话:027-88426013 传真:027-88426111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4 武昌首义学院 鄂ICP备16000181号

  • 新闻中心首页
  • 学校要闻
  • 综合新闻
  • 媒体聚焦
  • 电子校报
  • 首义光华
  • 视频新闻
  • 校媒风采
  • 微信
  • 学校首页
  1. 首页
  2. 新闻中心
  3. 媒体聚焦

[城市快报]专一型微博有点儿慢热

2013-01-23 14:09:59

“2012新浪微博之夜”日前在北京举行,对2012年微博上的年度热点事件、话题和人物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的盘点,但大明星、大事件只是一部分,在人人都有权利开微博的时代,草根微博、特色微博才是微博上让人时时关注的动力。近来,一些特色微博在经历一段时间的锤炼和坚持后,开始厚积薄发,从之前的默默无闻到如今的耳目一新,这些微博之所以能在沉默中破冰,只因为它们是非典型微博。

眼下,“红微博”队伍中的新秀是一个名为“逝者如斯夫dead”的微博账号。这是一个只关注逝者的微博账号,被称为最特殊的微博。而像这样的非典型微博眼下并不少见,就像不久前红遍微博的“铛铛君”@古城钟楼,每隔两小时就“铛”一次,虽被称为史上最无聊又最有毅力的微博,但也确实够另类、够个性。

□特色盘点

微博如今已从成长期进入发展期,微博的功用也已经从共享一些资讯而向更广阔的范围发展。很多微博不再局限于关注一些人、发布一些话和照片,它们成为一个场,将一些特别的内容传达给特别的人群。

【特别关注型】      

代表微博:@逝者如斯夫dead

@关注高危人群

这是微博亿万账号中极为特殊的一类,它们的特别之处在于关注的是一群特殊的人。在“逝者如斯夫dead”的微博中,它目前所关注的八百多个微博账号的主人都已去世。据介绍,这个微博账号的经营者是一名“85后”,名为小林,他在2011年7月因为看到一条微博上的讣告而注册了这个账号,目的只是想祭奠那些死去的人。目前,小林已经发布了300多条微博,基本上是介绍一些已经去世的人的微博账号、死因、相关故事、微博内容等。他因此成为了一名“网上入殓师”。

如今,小林的这个微博已经有七万多粉丝了,大家都在这个特殊的微博里表达对生命的敬意以及对逝者的哀思。与之类似的微博是网易微博上的一个“关注高危人群”的账号,这个微博的内容是关注社会上一些具有某种危险性高的特征的人群,微博的内容也多和高危人群的生理和心理疾病有关。

【专门吐槽型】     

代表微博:@我的前任是极品

@我在海院听你说

心理专家说,吐槽是现代人发泄压力的一种方式。于是,在微博这个可匿名、可讨论、可倾诉的平台上,就有一些微博账号是专门用来吐槽的,比如曾红极一时的“我的前任是极品”。

“我的前任是极品”是个专门吐槽前任恋人的微博,目前的粉丝已过两百万。而类似这样的微博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分享生活中的糗事,吐槽身边的人以及那些奇葩的生活哲学。这些账号也个个都有自己的特色,有吐槽前任男友的,有吐槽父母的,也有吐槽邻居、舍友、同事、老板的……

最近,这样专门吐槽的微博又出现了新方式——“树洞”微博。据报道,在电影《花样年华》中,“树洞”被认为可以容纳不能告人的秘密。如今,一些涉及感情、生活求助以及各种生活琐事的信息,被成千上万网友发在“树洞”微博上。记者在微博上简单一搜便有“我在海院听你说”“吉珠大树”等十几个“树洞”微博账号,而这几天比较火的则是被媒体争相报道的名为“华科武昌分校青书”的微博,据称,华中科大武昌分校的近300名大学生通过它吐槽,宣泄压力或娱乐自己。

【拟人卖萌型】           

代表微博:@浙大CCNT实验室饮水机

@古城钟楼

还记得曾萌遍微博的那台饮水机吗?当时,一个名叫“浙大CCNT实验室饮水机”的微博用户突然火爆。这个微博用户的头像是漂亮可爱的卡通美女,自我介绍很卖萌:“Hi,我是浙大饮水机娘,我住在浙大玉泉校区老生仪楼一楼CCNT实验室里。我在水开和没热水的时候自动发微博。”其实,这个微博的功能是自动播报开水时间,但因为语言可爱、创意独特,所以在微博上红极一时。

而比饮水机更雷、更萌的则是最近爆红的一口大钟。微博账号“古城钟楼”定点报时,执著而单一的“铛铛”中,被万千网友解读出众多人生的真谛,而它如今依然在一如既往地“铛铛”着。

□微评论

非典型微博

为什么这样红?

张爱玲说:出名要趁早。而微博这个地方的确是成就了不少“名”。微博自在国内出现以来,不过三四年,而这弹指一挥间,多少人在这里被捧红,又有多少人在这里被撂倒,有些事在这里被曝光,有些事在这里被炒翻,总之,这个地方对于一些人而言,已经越来越离不开了。

微博产生的是围观和关注,它有一点很公平,即每个人都可能在这里受到关注。这从一些不断被发现、传播并最终成名的草根微博账号上就能得到体现。这些微博起初没有加V,主人也都是普通劳动者,只是因为它们有一些独特之处,在持之以恒的发布微博中,触动了一些人特殊的情感,于是,一个又一个红微博就这样诞生了。

守得云开见月明,是金子总要发光,够特色总会走红,微博之道,在于勤,在于诚,在于兢兢业业厚积薄发。

  

本报记者 苏莉鹏

 

 

 

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南李路22号

邮政编码:430064

电话:027-88426013

传真-88426013

鄂icp备160018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