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网]高校学子课外织“彩虹”
摄影 任真良
长江网12月19日讯 钢架上七彩细线斜织成网,在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语音楼前小树林掩映下散发细腻光泽,明暗色调形成反差,却又不失和谐。12月18日中午,这一突现的“彩虹”让路过的学生们眼前一亮,纷纷回首欣赏。
这是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艺术1105班学生的一组名为“彩虹”的课外作业的半成品。傍晚时分,“彩虹”终于完工。它以钢架和彩线为主体,构成了一个三角的异型空间,地面上沿三角形两侧边缘呈倒三角依次摆开从废品收购站买到的酒瓶,每一排酒瓶中装有的颜料水不同,共七种颜色。小组成员黄咏春同学谈及构思时说道,这个作品展示的是多彩的、跳跃的生命。与此同时,其他两组的作品《庇护》和《电话亭》也搬出来亮相。仿造迪拜帆船酒店的缩小版,以淡雅的绿、黄、紫三色的卡纸做的《庇护》旨在给人带来避风港般的温馨感觉。而《电话亭》则别出心裁地用报纸和木板简易制成,老师评价其空间感十足。
这三个作品都是艺设1105班学生关于《建筑设计B》这一课程的结课作业,大主题是《1:1构成》。该课程老师李茜认为,这是结合教学内容的第一次尝试,学生可以通过在现实生活中制作建筑实体而充分感受到建设空间与环境、人的有机统一关系,进而让空间要素直观生动地被理解。
长江网i记者 黄子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