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学校要闻
  • 综合新闻
  • 媒体聚焦
  • 电子校报
  • 首义光华
    • 学校荣光
    • 教科成果
    • 竞赛获奖
    • 优秀师生
  • 视频新闻
  • 校媒风采
  • 微信
 
学校主页

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聚焦正文详情

[荆楚网]90后大学生对话“良心药” 感受红色药企的精神传承

更新时间:2014-02-18  浏览量:   来源:发布部门:学校门户  

荆楚网2月11日讯 一次青年大学生践行“走转改”精神的实践活动,升华为一次分享成长经验的生动课堂。11日,湖北日报大学生记者团成员走进“良心药”制造企业武汉远大制药集团,开展采访实践和互动交流。他们用眼睛去观察,用心灵去感受一个“红色药企”的精神传承,在特殊的实践课中发掘青年成长的动力。

  

红色药企,一睹真容。武汉远大制药集团的“根”是太行山上的八路军卫生制造厂。在专业人员的带领下,大学生记者团成员参观了小容量注射剂车间。换衣、带帽、穿鞋套、洗手....进过一番严格“换装”流程后,大家才被放行进入封闭的生产车间。大学生记者们详细采访了制药过程,深切感受到制造一剂药所付出的“严谨”与“细致”。

  

家有家风,厂有厂风。远大医药董事长谢国范向大学生记者们坦陈,作为“红色药企”,远大制药集团优秀的厂风是其长久发展的重要原因。“首先就是一心一意,坚守坚持。第二就是真金白银,不来虚的。”他说,正是每一个员工都传承着良好的企业精神,企业才会取得如今的发展局面。

  

作为青年一辈的代表,远大医药(中国)有限公司制剂分公司总经理朱军同样深有感触。“我们厂有很好的传统,应该与时俱进的继承下来。”她结合自己的经历,道出自己的成长感悟与大学生记者们共勉。

  

她说,首先要勇敢历练,不怕面对困难。其次要勤学,在她20多年在工作经历中,虽然换过不少岗位,但她都能在每一次的变化中寻找相通点:不怕困难、不断地专研、团结他人实现目标。

  

此外,她同样体会到“坚持与坚守”的重要性。她说,每当遇到困难的时候,她都咬紧牙关,坚持往下走,之后个人成长便得以实现。她表示,正是得益于“历练、勤学、坚持”作为企业精神一代代的传承,使得企业的人才成长起来。

  

大学生记者团成员采访手记

踏着湖北日报记者十进远大采访的足迹,我们第一次走进这家红色药企,石磨石碾提醒的是历史,现代化生产线展示的是现在和未来,我们深切感受了“聚焦良心药”报道所呈现的人有精神,药有魂。——冯思思湖北大学

  

从太行山下搬出的石碾,碾碎的是片片药草,碾不碎的是坚守精神。十进远大,媒体与社会一同见证了红色药企的精神传承和技术创新。凭一颗良心,承担社会责任;凭一份创新,力促药企发展。——詹蕙兰清华大学

  

我不仅仅是一名大学生记者,也是一名医药专业的学子。作为医药事业的接班人,远大医药的“救死扶伤”精神鼓舞着我,鞭策我为成为一名合格的医药事业人员奋斗不息。——汤晗湖北中医药大学

  

时代的跨越,改变的是技术,不变的是为民服务的良心。坚守、传承、与时俱进,是我们每个大学生的追求。——杨成 华科大武昌分校

  

今天我深刻感受到了企业精神的重要性。药厂是社会物质产品的生产者,媒体是社会精神产品的创造者。我们这些大学生,一定要努力成为祖国、社会未来的建设者! ——王喆 中南财大武汉学院

  

一家从太行山上下来的红色药企,常年不计成本地生产“良心药”,“远大”的坚守让我这个在校大学生感到佩服,也给我以后的人生成长产生了积极影响。——孙硕 武汉理工大学

  

远大医药,传递了正能量。黄金有价药无价,实乃业界良心!——曾宪坤武汉工程大学

  

坚持生产良心药、放心药的生产理念能让一个药企成为行业明珠。在远大医药,我们不仅感受到了一份诚挚为民的坚守,更看到了顺应市场改革浪潮的新型企业的拼搏。——郭倩芸 华科大武昌分校

  

在生活中我经常与药品打交道,但从未认真地关注过任何一家药企。此行我深刻感受到红色药企的那份坚守,这给我的人生注射了一剂良心药。——徐振武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记者 任大鹏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南李路22号 邮编:430064 电话:027-88426013 传真:027-88426111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4 武昌首义学院 鄂ICP备16000181号

  • 新闻中心首页
  • 学校要闻
  • 综合新闻
  • 媒体聚焦
  • 电子校报
  • 首义光华
  • 视频新闻
  • 校媒风采
  • 微信
  • 学校首页
  1. 首页
  2. 新闻中心
  3. 媒体聚焦

[荆楚网]90后大学生对话“良心药” 感受红色药企的精神传承

2014-02-18 14:05:12

荆楚网2月11日讯 一次青年大学生践行“走转改”精神的实践活动,升华为一次分享成长经验的生动课堂。11日,湖北日报大学生记者团成员走进“良心药”制造企业武汉远大制药集团,开展采访实践和互动交流。他们用眼睛去观察,用心灵去感受一个“红色药企”的精神传承,在特殊的实践课中发掘青年成长的动力。

  

红色药企,一睹真容。武汉远大制药集团的“根”是太行山上的八路军卫生制造厂。在专业人员的带领下,大学生记者团成员参观了小容量注射剂车间。换衣、带帽、穿鞋套、洗手....进过一番严格“换装”流程后,大家才被放行进入封闭的生产车间。大学生记者们详细采访了制药过程,深切感受到制造一剂药所付出的“严谨”与“细致”。

  

家有家风,厂有厂风。远大医药董事长谢国范向大学生记者们坦陈,作为“红色药企”,远大制药集团优秀的厂风是其长久发展的重要原因。“首先就是一心一意,坚守坚持。第二就是真金白银,不来虚的。”他说,正是每一个员工都传承着良好的企业精神,企业才会取得如今的发展局面。

  

作为青年一辈的代表,远大医药(中国)有限公司制剂分公司总经理朱军同样深有感触。“我们厂有很好的传统,应该与时俱进的继承下来。”她结合自己的经历,道出自己的成长感悟与大学生记者们共勉。

  

她说,首先要勇敢历练,不怕面对困难。其次要勤学,在她20多年在工作经历中,虽然换过不少岗位,但她都能在每一次的变化中寻找相通点:不怕困难、不断地专研、团结他人实现目标。

  

此外,她同样体会到“坚持与坚守”的重要性。她说,每当遇到困难的时候,她都咬紧牙关,坚持往下走,之后个人成长便得以实现。她表示,正是得益于“历练、勤学、坚持”作为企业精神一代代的传承,使得企业的人才成长起来。

  

大学生记者团成员采访手记

踏着湖北日报记者十进远大采访的足迹,我们第一次走进这家红色药企,石磨石碾提醒的是历史,现代化生产线展示的是现在和未来,我们深切感受了“聚焦良心药”报道所呈现的人有精神,药有魂。——冯思思湖北大学

  

从太行山下搬出的石碾,碾碎的是片片药草,碾不碎的是坚守精神。十进远大,媒体与社会一同见证了红色药企的精神传承和技术创新。凭一颗良心,承担社会责任;凭一份创新,力促药企发展。——詹蕙兰清华大学

  

我不仅仅是一名大学生记者,也是一名医药专业的学子。作为医药事业的接班人,远大医药的“救死扶伤”精神鼓舞着我,鞭策我为成为一名合格的医药事业人员奋斗不息。——汤晗湖北中医药大学

  

时代的跨越,改变的是技术,不变的是为民服务的良心。坚守、传承、与时俱进,是我们每个大学生的追求。——杨成 华科大武昌分校

  

今天我深刻感受到了企业精神的重要性。药厂是社会物质产品的生产者,媒体是社会精神产品的创造者。我们这些大学生,一定要努力成为祖国、社会未来的建设者! ——王喆 中南财大武汉学院

  

一家从太行山上下来的红色药企,常年不计成本地生产“良心药”,“远大”的坚守让我这个在校大学生感到佩服,也给我以后的人生成长产生了积极影响。——孙硕 武汉理工大学

  

远大医药,传递了正能量。黄金有价药无价,实乃业界良心!——曾宪坤武汉工程大学

  

坚持生产良心药、放心药的生产理念能让一个药企成为行业明珠。在远大医药,我们不仅感受到了一份诚挚为民的坚守,更看到了顺应市场改革浪潮的新型企业的拼搏。——郭倩芸 华科大武昌分校

  

在生活中我经常与药品打交道,但从未认真地关注过任何一家药企。此行我深刻感受到红色药企的那份坚守,这给我的人生注射了一剂良心药。——徐振武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记者 任大鹏

 


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南李路22号

邮政编码:430064

电话:027-88426013

传真-88426013

鄂icp备160018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