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之窗]美国爱荷华大学师生在武昌首义学院品味陶瓷之妙
中国高校之窗5月20日讯 “It is so interesting!”7个金发碧眼的外国人坐在艺术院陶瓷造型艺术实验室的拉坯机前,将处理好的陶土放置在转盘中心,左手托着陶泥,右手按在陶泥顶部试图将陶泥拉成空心圆柱体。5月19日上午,爱荷华夏令营成员与产品设计1301班的同学们,正在李涛老师的指导下,一起进行陶艺制作。
李涛老师演示基本的陶泥做法后,大家都跃跃欲试。爱荷华夏令营成员Emily自告奋勇打头阵,她坐在拉坯机前开始了制作,大家都围在她身旁为她鼓劲指导。与设想的不同,Emily熟练地操作起来。只见她左手托着陶泥,右手按在陶泥顶部,实心的一团陶泥首先从中间开始见空,并且越来越大,逐渐形成了空心体。没几分钟,一个漂亮的陶罐就完成了。同学们纷纷惊叹于Emily的“天赋”,他们说道,外国朋友能够做成这样实在是太不容易了,Emily也十分高兴。她今年刚刚从大学毕业,学的是绘画专业,所以有很多机会接触艺术创作,梦想成为艺术老师的她是第二次来到武昌首义学院,她以前就尝试过陶艺制作,对中国的瓷器文化非常感兴趣,并且想要将这个作为自己的一个爱好。在她的带动下,夏令营的其他成员们纷纷开始了自己的创作,乐在其中。“制作陶瓷看起来简单,但是事实并非如此。”Britt坦言。
李涛老师还带领同学们一起参观了陶瓷展览室,展览室中陈列着许多优秀学生作品。“这种叫陶,那种叫瓷,瓷也分釉上彩和釉下彩,而我们熟知的青花就是釉下彩的一种,那就是中国著名的青花瓷器。”在学校志愿者的翻译下,夏令营成员们连连点头并竖起大拇指称赞。李涛老师还打开用来烧制瓷器的电炉和气炉,让大家仔细看清其内部结构,爱荷华领队Paul好奇地问:“我知道西安有个兵马俑,那些也是在这种机器里烧出来的吗?”李涛老师笑了笑:“古代可没有这种机器,那时候用的都是土窑。”
活动结束后,艺术设计学院赠送爱荷华夏令营一幅中国高级工艺师刘仁祥的书画作品留念。
据悉,美国爱荷华大学师生于5月17日晚抵达武昌首义学院,将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夏令营活动,活动内容包括陶艺学习、英语角口语交流会、书法学习、中英交流晚会等。
通讯员:虞洋 邓畅 毛玉清 李梦雪 高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