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武昌首义学院学生5个发明项目在湖北省获奖
硬币筛分机
新华网武汉6月8日电 在日前举行的2016年湖北省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上,武昌首义学院学生发明的硬币筛分机、硬币自动鉴伪清分装置、盘式硬币分类机、折叠升降小车和能“爬楼”的“多功能助力车”等五项目荣获发明一等奖。
武昌首义学院机电与自动化学院的洪灿、倪博文、刘启浪、闫灿、陈均益等5名大学生,花费近10个月时间,针对公交、地铁、超市小面值混杂钱币需耗费人力分类、清点的问题,研制了硬币筛分机。该机器不仅能自动分类、清点钱币,还能鉴别1元硬币真伪。经分离实验,该机器半小时可分类约1.5万枚钱币,分类的同时通过计数器自动进行金额统计,不需人工计算。发明者洪灿称,这台硬币筛分机从设计、制作到调试,成本约2000元,若能批量生产,成本会更低。目前发明人正在申请专利,该作品也将代表湖北赛区参加全国总决赛。
学生梁进伟、刘浩、李智杰、周青丰、程青垚等5人发明的硬币自动鉴伪清分装置,融合了计算机、通讯、电子等技术,不仅对硬币有自动鉴别真伪、分类、清点的功能,而且轻巧便携。该系统的一个创新点在于通过内部传感器,对真币进行采样,采集数据后将数据传送到CPU进行数据比对,准确鉴别伪币和残币,并且能迅速累计各种面值的真币和伪残币的数量。第二个创新点是为防止硬币堵塞,使硬币有序快速的分离,发明者设计旋转托盘和固定托盘配合来实现硬币的排队和收集。经试验,分离速度可达每秒3枚。
学生方正、王杰、汪霆、邓浩、熊鑫威等五人历时6个月,设计出避免人力二次清点硬币的盘式硬币分类机。该机器整体呈圆柱形,由进料机构、分类机构以及计数与包装机构组成。分类机构由上中下三个圆盘组成,中盘与下盘上根据不同硬币直径大小设计有不同的孔洞,乱币通过中盘的转动落到不同区域,实现分类。由于部分材料需要定做,目前该实物共花费3000元。方正介绍说:“投入使用的话,批量生产的成本会低很多,比较适合银行、公交公司等需要对大量硬币进行高效处理的场所使用。” 据悉,该作品将代表湖北赛区参加全国总决赛。
“快递小哥送货,小快递车被偷”故事给机电学院大三学子戴长红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给他设计“折叠升降小车”带来了灵感。他与4名同学设计的折叠式电动升降小车,以电动推杆为动力升降装置,可升降50千克以内的货物;以滑轮装置扩大行程,最高可升至1.5米,反复折叠后,变为只有25厘米高的“小手提箱”,利于单人携带。这款可折叠、可升降、可爬楼、易随身携带的快递送货车,解决了快递送货多方面的难题。此外,该作品还可根据用户需要,在底座上安装传感器和显示屏,进行物品称重和计件。在下层安装“抽屉式”复合型底座,使小车可以放置更大的物品,以满足家具、机器等大型货物行业快递的需求。目前,发明人已着手为该作品申请专利。
运送货物上楼,没有电梯的楼栋往往最麻烦。武昌首义学院机电1305班的王艳波和他的同学们,历时半年设计出了一款可以爬楼梯的“多功能助力车”。这款助力车利用履带工作,即便遇到阶梯,也能平稳高效的将货物运送到指定位置。助力车最大载重量达75kg,通过拨叉机构的设置,可实现上楼、平路行驶两种工作状态的自由变换。此外,这款助力车既可借助人力运作又能通过电瓶供电行驶,操作简单。王艳波说,他和同学到金工实训基地和数控实训基地反复尝试,历时半年之久,花费近3000元成本,才将其完成。在设计助力车的载物部分时,他们颇费了心思,最终,在团队共同努力下,巧妙地利用翻折结构,根据货物大小改变载物空间,使得货物分层安放,适用于运输更多种类的货物。
折叠升降小车
连迅 郑宇 吴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