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学校要闻
  • 综合新闻
  • 媒体聚焦
  • 电子校报
  • 首义光华
    • 学校荣光
    • 教科成果
    • 竞赛获奖
    • 优秀师生
  • 视频新闻
  • 校媒风采
  • 微信
 
学校主页

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聚焦正文详情

[人民网]武昌首义学院一项目入选教育部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

更新时间:2020-11-13  浏览量:   来源:发布部门:武昌首义学院  

人民网11月12日讯  近日,教育部办公厅公布了第二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武昌首义学院机电与自动化学院联合校企合作项目管理办公室共同申报的项目——基于“OBE模式”的校企“共建共赢”新工科专业协同育人机制探索与实践,入选新工科综合改革类项目协同育人项目群,项目负责人为吴昌林教授。据悉,全国仅两所民办高校入选本批项目。

第二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设有多个选题领域及选题方向,共分两大类,其中第一大类为新工科综合改革类项目,分9个项目群:新工科理念研究类项目群、专业结构改革项目群、高层次人才培养项目群、个性化培养模式项目群、多学科交叉项目群、协同育人项目群、师资能力标准体系探索与构建项目群、工程教育质量系列标准建设项目群、创新创业育人项目群。武昌首义学院入选协同育人项目群,该项目群共有68所高校入选,该校是全国唯一入选的民办高校。

“十三五”以来,该校主动适应国家社会经济转型发展和地区产业升级需要,联合在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新产业有较好研究基础和示范效应的企业进行合作,共建新工科专业、新文科专业,探索校企共建共赢的协同育人机制,经过不断优化,学科专业布局更趋合理,学科专业竞争力进一步增强。

该项目以适应制造业转型升级和智能制造产业快速发展的机器人工程、自动化(智能制造方向)、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智能制造方向)等新工科专业为例,研究探讨在新经济时代要求下,如何准确给地方应用型高校新工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确立其知识、能力、素养边界,再设计新工科专业人才能力结构、知识体系,重构师资队伍,面向真实场景建设新工科专业实践教学基地,培养适应国家需求和新经济岗位目标的专业人才。(胡容玲 陈强 童丽琴)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南李路22号 邮编:430064 电话:027-88426013 传真:027-88426111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4 武昌首义学院 鄂ICP备16000181号

  • 新闻中心首页
  • 学校要闻
  • 综合新闻
  • 媒体聚焦
  • 电子校报
  • 首义光华
  • 视频新闻
  • 校媒风采
  • 微信
  • 学校首页
  1. 首页
  2. 新闻中心
  3. 媒体聚焦

[人民网]武昌首义学院一项目入选教育部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

2020-11-13 16:31:25

人民网11月12日讯  近日,教育部办公厅公布了第二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武昌首义学院机电与自动化学院联合校企合作项目管理办公室共同申报的项目——基于“OBE模式”的校企“共建共赢”新工科专业协同育人机制探索与实践,入选新工科综合改革类项目协同育人项目群,项目负责人为吴昌林教授。据悉,全国仅两所民办高校入选本批项目。

第二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设有多个选题领域及选题方向,共分两大类,其中第一大类为新工科综合改革类项目,分9个项目群:新工科理念研究类项目群、专业结构改革项目群、高层次人才培养项目群、个性化培养模式项目群、多学科交叉项目群、协同育人项目群、师资能力标准体系探索与构建项目群、工程教育质量系列标准建设项目群、创新创业育人项目群。武昌首义学院入选协同育人项目群,该项目群共有68所高校入选,该校是全国唯一入选的民办高校。

“十三五”以来,该校主动适应国家社会经济转型发展和地区产业升级需要,联合在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新产业有较好研究基础和示范效应的企业进行合作,共建新工科专业、新文科专业,探索校企共建共赢的协同育人机制,经过不断优化,学科专业布局更趋合理,学科专业竞争力进一步增强。

该项目以适应制造业转型升级和智能制造产业快速发展的机器人工程、自动化(智能制造方向)、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智能制造方向)等新工科专业为例,研究探讨在新经济时代要求下,如何准确给地方应用型高校新工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确立其知识、能力、素养边界,再设计新工科专业人才能力结构、知识体系,重构师资队伍,面向真实场景建设新工科专业实践教学基地,培养适应国家需求和新经济岗位目标的专业人才。(胡容玲 陈强 童丽琴)

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南李路22号

邮政编码:430064

电话:027-88426013

传真-88426013

鄂icp备160018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