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传播系唐明文老师“红楼梦欣赏”课堂小记
“宝玉曾说过‘男人是泥做的骨肉’,但在宝玉心中仍有他不厌恶的男人,其中一个便是纵情行乐、无恶不作的纨绔公子薛蟠,他为何博得宝玉喜欢呢?”刚坐进教室就被唐明文老师这一问题所迷惑。“此一清一浊之人怎么走在一起呢?”笔者不禁自问,并跟着老师的思路走进“红楼梦”中。
在听课之前就听说唐明文老师是位又可爱又可敬的小老头,说一位60多岁的老人可爱,何以见得?且听他讲贾宝玉最讨厌的男人贾雨村上京赶考,路费难求进而向甄士隐自荐一事。贾雨村几句“非晚生酒后狂言,若论时尚之学,晚生也或可去充数沽名,只是今日行囊路费一概无措,神京路远,非赖卖字撰文即能到者”立马换得甄士隐“五十两白银,并两套冬衣”的盘缠。唐老师细细把玩贾雨村的话语笑言:此种进行自吹自擂以博得对方好感,适当表述自己暂时困难,然而自始自终不提钱的方式是我们今后“拉赞助”最需要学习的技巧。此言一出,立即博得同学们的满堂彩。而课堂上时常听到的诸如“反恐”、“和谐社会”、“暴发户”等现代热门词汇总能调动同学们的情绪,让整个课堂气氛活跃起来。
在唐老师的课堂上听课,是种博览群书的享受。他讲“假亦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时,就像走进哲学的辩证法;他讲红楼批语:宝玉之“情不情”,黛玉之“情情”时,你又懂得了现代汉语中分析句子语法成分的妙招;他说贾雨村“不能从此岸到达彼岸”时,又会让你产生心灵撞击。而一段“尤三姐耻情归地府,柳相莲一冷入门”的情节,更是在唐老师充满激愤的描述和播放视频中尽显“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让同学们唏嘘叹惋。
“他备课资料丰富、充足,每一节课的主题都很明确还很有吸引力,每一章节的连贯性强,不像我们所学的其他课程之间有段节,而且经常根据红学研究动态给我们补充知识。”旁边的一位女生向我们这样介绍,笔者才注意到唐主任手中一摞厚厚的资料,而在听课中不时穿插的《红楼梦》视频也是唐老师精心筛选截取的。
当于丹解说《论语》以睿智的语言抵达人们彷徨而无知的心灵,当易中天品《三国》在纷扰的社会中为人们指引出方向,当国学的思潮铺天盖地地展现在眼前时,作为红学研究专家的新闻系唐明文老师也将《红楼梦》搬上课堂,以精彩的授课让同学们乐在红学,爱在红学。
学生记者 王亚丽 洪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