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学校要闻
  • 综合新闻
  • 媒体聚焦
  • 电子校报
  • 首义光华
    • 学校荣光
    • 教科成果
    • 竞赛获奖
    • 优秀师生
  • 视频新闻
  • 校媒风采
  • 微信
 
学校主页

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视频新闻正文详情

“投笔从戎” 荣立三等功 “解甲归田” 续圆大学梦

null

更新时间:2008-12-26  浏览量:   来源:发布部门: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  

null

倪晓晖个人简介:2006年11月,倪晓晖在校报名参军,07年1月8日办理休学手续,服役于空军95963部队,正式成为一名空降兵。在两年服役期间,倪晓晖在部队表现良好,经所在部队严格审批后,倪晓晖立三等功一次。2008年11月26日正式退伍复员。12月10日,倪晓晖重返校园办理复学手续,就读于我校通信技术(专科)0702班。

 

“火车慢慢地开动了,我离家乡越来越远了,但是对部队生活的向往,让我忘记了离别的忧伤,听别人说部队的生活是很辛苦的,但是也没有什么好怕的,不就两年嘛,过了才知道”。

——倪晓晖

 

“初审、政审我都通过了,很高兴,但是我不知道我将被分配去哪里”

 

在征兵结束后的一个月,倪晓晖接到自己被录取的通知,高兴之情自然是难以言表,但是自己到底将被分配去哪里,将被培训成为哪一兵种,他都一无所知。作为独生子的他,不仅大学是在家门口上的,也从来没有出过远门,而应征入伍就意味着两年的时间是不能回家探亲的,生活上所有的事都需要自己安排,但是这一切倪晓晖从来没有胆怯过,用他的话讲,“如果说怕的话,只可能是自己根本不想去当兵,是父母强迫的而已。”在临走的前一天,他终于知道了自己将被分配到河南开封,服役于空军95963部队,成为一名空降兵。能够成为一名空降兵,这更让倪晓晖对部队的生活有了更多的期待,同时他也知道自己将面临更大的挑战。2006年12月18日,在武昌前往开封的列车上,一个踌躇满志的男生,眼望着窗外,眼角湿润但眼神刚毅。

 

难忘我的第一次跳伞

 

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新兵的第一次跳伞活动正式展开。初次跳伞的经历让倪晓晖终生难忘,他清晰地记得当时的情景。每一架小飞机上不算驾驶员一共是8个人,其中一个是教练员(负责检查新兵跳伞前的准备)。其实倪晓晖是一个对高度没有概念的人,心里并不是很害怕,但是他们的飞机却在伞兵跳之前遇到了一股小气流,由于飞机比较小,颠簸还是比较厉害,事发突然,当时就把他吓出了一身冷汗。他还记得,自己当时是第二个跳伞的队员,好奇的他睁着眼睛往下跳,那一刻,倪晓晖豁出去了,他说,感觉从飞机上跳出到伞开的时间过了很久,当时就在想,为什么伞还没有开呢?心里直打鼓。过了一会儿,伞开了,伞在空中晃动了两下,根据地面保障人员标出的降落区域,倪晓晖镇定操作降落伞,在指定场地附近进行降落。由于降落伞的速度大概是7米/秒,这就要求跳伞员在空中要做必要的降落动作以防止受伤。虽然那次倪晓晖没有受伤,也没有像其他的队员一样被飘到很远的地方,但还是在地上被伞拖了3米远的距离。在两年的部队生涯中,倪晓晖一共经历了5次跳伞,而每一次都让他记忆犹新。

 

他成了名副其实的“护伞使者”

 

倪晓晖所在的部队属于空降兵,而他是一个仓库的住库人员。仓库的工作是简单的,甚至是有些单调的。而倪晓晖每天的工作就是对仓库内外的温湿度进行观察,并作详细的记录。由于仓库是一个密封的空间,里面存放着降落伞和一些与伞有关的配件,降落伞对空军部队来说就是生命,因而作为一名伞财保管员,倪晓晖自然是非常谨慎,时刻保持着保持着高度的警惕性。倪晓晖说:伞是一种丝制品,如果湿度过大,就容易受潮发霉,一个伞的材料有丝制品、金属制品以及橡胶制品,所以要定期地给仓库进行通风,以免温湿度的变化引起虫类的生长,以及金属的生锈。而这样的工作一做就是两年,单调枯燥,但倪晓晖从来没有出过一次错,也从不放松,就这样他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护伞使者”。

 

采访中,记者试图让他多说一点自在部队的优秀表现,以及部队领导对他的评价,但是他什么也没说,他说:“自己看自己总是不那么透彻”。而对于领导的表扬他也不再记得了,也许就是这样一个不计得失,不重名利,踏踏实实,默默无闻的人,才会像蚌一样被人珍藏,因为蚌能产珍珠,而倪晓晖美好的品格也将是他一生的财富。

 

在倪晓晖办理复学手续后,学校认真贯彻执行了《关于进一步做好从全日制高等学校学生在校中征集新兵工作的通知》(三厅二部[2002]司动字第31号)第四条规定,“对荣立一次三等功奖励的,复学后按不低于50%的标准减免学费”,减免倪晓晖同学在2009—2010学年4000元学费,安排其就读于通信技术(专科)0702班。学校领导对倪晓晖的生活、学习情况给予高度关注,称赞他为国出力,为校争光。希望他复学后抓紧时间学习,努力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

 

记者  宋春平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南李路22号 邮编:430064 电话:027-88426013 传真:027-88426111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4 武昌首义学院 鄂ICP备16000181号

  • 新闻中心首页
  • 学校要闻
  • 综合新闻
  • 媒体聚焦
  • 电子校报
  • 首义光华
  • 视频新闻
  • 校媒风采
  • 微信
  • 学校首页
  1. 首页
  2. 新闻中心
  3. 视频新闻

“投笔从戎” 荣立三等功 “解甲归田” 续圆大学梦

2008-12-26 10:24:54

倪晓晖个人简介:2006年11月,倪晓晖在校报名参军,07年1月8日办理休学手续,服役于空军95963部队,正式成为一名空降兵。在两年服役期间,倪晓晖在部队表现良好,经所在部队严格审批后,倪晓晖立三等功一次。2008年11月26日正式退伍复员。12月10日,倪晓晖重返校园办理复学手续,就读于我校通信技术(专科)0702班。

 

“火车慢慢地开动了,我离家乡越来越远了,但是对部队生活的向往,让我忘记了离别的忧伤,听别人说部队的生活是很辛苦的,但是也没有什么好怕的,不就两年嘛,过了才知道”。

——倪晓晖

 

“初审、政审我都通过了,很高兴,但是我不知道我将被分配去哪里”

 

在征兵结束后的一个月,倪晓晖接到自己被录取的通知,高兴之情自然是难以言表,但是自己到底将被分配去哪里,将被培训成为哪一兵种,他都一无所知。作为独生子的他,不仅大学是在家门口上的,也从来没有出过远门,而应征入伍就意味着两年的时间是不能回家探亲的,生活上所有的事都需要自己安排,但是这一切倪晓晖从来没有胆怯过,用他的话讲,“如果说怕的话,只可能是自己根本不想去当兵,是父母强迫的而已。”在临走的前一天,他终于知道了自己将被分配到河南开封,服役于空军95963部队,成为一名空降兵。能够成为一名空降兵,这更让倪晓晖对部队的生活有了更多的期待,同时他也知道自己将面临更大的挑战。2006年12月18日,在武昌前往开封的列车上,一个踌躇满志的男生,眼望着窗外,眼角湿润但眼神刚毅。

 

难忘我的第一次跳伞

 

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新兵的第一次跳伞活动正式展开。初次跳伞的经历让倪晓晖终生难忘,他清晰地记得当时的情景。每一架小飞机上不算驾驶员一共是8个人,其中一个是教练员(负责检查新兵跳伞前的准备)。其实倪晓晖是一个对高度没有概念的人,心里并不是很害怕,但是他们的飞机却在伞兵跳之前遇到了一股小气流,由于飞机比较小,颠簸还是比较厉害,事发突然,当时就把他吓出了一身冷汗。他还记得,自己当时是第二个跳伞的队员,好奇的他睁着眼睛往下跳,那一刻,倪晓晖豁出去了,他说,感觉从飞机上跳出到伞开的时间过了很久,当时就在想,为什么伞还没有开呢?心里直打鼓。过了一会儿,伞开了,伞在空中晃动了两下,根据地面保障人员标出的降落区域,倪晓晖镇定操作降落伞,在指定场地附近进行降落。由于降落伞的速度大概是7米/秒,这就要求跳伞员在空中要做必要的降落动作以防止受伤。虽然那次倪晓晖没有受伤,也没有像其他的队员一样被飘到很远的地方,但还是在地上被伞拖了3米远的距离。在两年的部队生涯中,倪晓晖一共经历了5次跳伞,而每一次都让他记忆犹新。

 

他成了名副其实的“护伞使者”

 

倪晓晖所在的部队属于空降兵,而他是一个仓库的住库人员。仓库的工作是简单的,甚至是有些单调的。而倪晓晖每天的工作就是对仓库内外的温湿度进行观察,并作详细的记录。由于仓库是一个密封的空间,里面存放着降落伞和一些与伞有关的配件,降落伞对空军部队来说就是生命,因而作为一名伞财保管员,倪晓晖自然是非常谨慎,时刻保持着保持着高度的警惕性。倪晓晖说:伞是一种丝制品,如果湿度过大,就容易受潮发霉,一个伞的材料有丝制品、金属制品以及橡胶制品,所以要定期地给仓库进行通风,以免温湿度的变化引起虫类的生长,以及金属的生锈。而这样的工作一做就是两年,单调枯燥,但倪晓晖从来没有出过一次错,也从不放松,就这样他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护伞使者”。

 

采访中,记者试图让他多说一点自在部队的优秀表现,以及部队领导对他的评价,但是他什么也没说,他说:“自己看自己总是不那么透彻”。而对于领导的表扬他也不再记得了,也许就是这样一个不计得失,不重名利,踏踏实实,默默无闻的人,才会像蚌一样被人珍藏,因为蚌能产珍珠,而倪晓晖美好的品格也将是他一生的财富。

 

在倪晓晖办理复学手续后,学校认真贯彻执行了《关于进一步做好从全日制高等学校学生在校中征集新兵工作的通知》(三厅二部[2002]司动字第31号)第四条规定,“对荣立一次三等功奖励的,复学后按不低于50%的标准减免学费”,减免倪晓晖同学在2009—2010学年4000元学费,安排其就读于通信技术(专科)0702班。学校领导对倪晓晖的生活、学习情况给予高度关注,称赞他为国出力,为校争光。希望他复学后抓紧时间学习,努力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

 

记者  宋春平

 

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南李路22号

邮政编码:430064

电话:027-88426013

传真-88426013

鄂icp备160018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