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看”上外交部
——访05级就业明星徐四维
2009年4月10日,对我校05级工程管理专业的徐四维来说,是个意义非凡的日子,这天,他惊喜地接到了外交部的电话录用通知。外交部,对大多数人而言,是一个陌生而又熟悉的名字,一个充满诱惑而又遥不可及的梦想,一个神圣且庄严的殿堂。3月13日,我校来了三位“不速之客”,他们对徐四维同学的学习与生活进行了详细周密的考察,通过访老师、问同学进行了调研核实,之后在连连点头的赞扬声中离开了学校,他们便是我国外交部官员。据了解,此次外交部的武汉之行仅考察了四所大学的学生,除了我校,其他三所学校分别是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和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无心插柳柳成荫
徐四维是工程管理专业一名普通的学生,成绩并非十分优异,他笑着告诉记者,他考过最好的一次成绩只是在班上的42名同学中排第11位,自己并没有其他很突出的才能。
进入大四的他,面临着就业或考研双难选择。数学与英语成绩不具优势的他毅然放弃了考研,而不容乐观的就业形势,让他在求职路上屡次碰壁。奔波之余,他凭着自己的勤奋通过了全国建设工程造价员资格考试。
2008年10月底的一天,他无意中在网上看到了报考国家公务员的通知,通过仔细浏览,发觉部分职务比较适合自己,于是罗列出适合自己的岗位,决定放手一试。看着几个极具诱惑的职位,心里思忖道:既然决定了要试,就选择最具挑战意义的!在岗位申报表上,他干脆的填报了外交部行政司工程管理一职。这大胆的尝试,让他在500多名考生中脱颖而出,以126.9分的总成绩列笔试第一名,顺利进入面试。当得知这一消息时,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有些出乎意料。走完正常的面试、专业、英语、心理三项笔试、体检等程序后。紧接着便是外交部官员的政审。据过来政审的工作人员介绍,最终入围外交部面试的仅有四人,而该岗位仅徐四维一人。
看书积累成制胜法宝
国家公务员考试可说是一场公开、平等、择优的竞争,它考验的不仅是学生的学习成绩,更重要的是考核学生的综合能力。从接到通知参加面试、笔试、体检到最后的政审,这一路走来,徐四维都从容面对。当记者与他谈及此次考取公务员心得时,他毫不犹豫地说是良好的心态和知识的积累。他说,良好的心态是必备的,轻松上阵让自己在考试中占据了优势,积累也很重要,包括面试经验的积累与知识的积累,正是有了多次求职经验,练就了临危不惧与随机应便,当然这些都是建立在自身知识积累的层面上才能够做到的。
在老师与同学眼中,徐四维最大的嗜好便是看书,除了吃饭、上课、睡觉,他的课余时间几乎都用来看书。而他所说的积累近乎也多源于书本。从小,他就嗜书如命,不仅是教科书,关乎天文地理、自然科学等方面的书他也都如获珍宝,对于自己感兴趣的知识点他还会记录下来,十年如一日地将此习惯延续至今。而在笔试环节的《行政能力测试》考试中,要求在120分钟里完成145道选择题,抓时间、抢速度是必然的,题目类型涵盖面更是极其广泛,包括生活常识、逻辑推理、天文地理等方面知识,正是有了扎实的知识积累,成为他在考场中制胜的法宝。
据了解,外交部行政司将在近日联系我校,给徐四维寄发协议书。上班报到之前,徐四维计划找一家单位进行实习以充实自己。他说,能投身外交部,感觉非常荣幸,这对于他来说不仅仅是一份工作,更是一份事业。
徐四维是地道的武汉人,出生于普通工人家庭,活泼开朗,善于沟通,兴趣广泛。在校期间,积极参与学校各项活动,专业成绩相当不错。走在校园里,满脸阳光,总是自然弯腰拾起地上废纸放进垃圾桶。
记者 支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