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学校要闻
  • 综合新闻
  • 媒体聚焦
  • 电子校报
  • 首义光华
    • 学校荣光
    • 教科成果
    • 竞赛获奖
    • 优秀师生
  • 视频新闻
  • 校媒风采
  • 微信
 
学校主页

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视频新闻正文详情

透视大学考证热:一张文凭,多张证书

null

更新时间:2009-11-17  浏览量:   来源:发布部门: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  

null

凤凰网消息:曾经,一纸文凭意味着拥有工作、身份和未来;曾经,怀揣毕业证书即可闯荡天下。于是,很多人都在努力获取这张生存绿卡。但如今,人潮涌动的人才市场里,各种各样证明自己的证书,似乎成为从业的入场券:早在2001年,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就已经确定了90个必须持职业资格证书就业的技术工种;更有观点认为,学历证书只是一个人基本素质的证明,而资格证书则是对一个人能从事某项工作的量化证明,因而更贴近职业本身。职业资格证书是劳动者求职、任职的资格凭证,是用人单位招聘、录用劳动者的主要依据,是劳动力市场上的“通行证”。

“我们一起去考证”

在校园里经常看到红色的大条幅“某某等级考试考点”,教学楼前站立着几个身着制服的人,成群的考生焦急地等待着进入考场。有的人胸有成竹,谈笑风生;有的人屏气养神;有的人临时抱佛脚,抓紧最后的时间……这样的一幕幕场景,我们早已司空见惯,但每个人对考证的态度及心理究竟怎样呢?不同阶段的学生有不同的看法。

大一的懵懂:考证与我无关

大一新生中,大多数人对考证的重要性并不了解,刚刚经历过黑色的七月,应试教育的解脱,使他们获得了难以言说的轻松。崭新的大学生活刚刚展开,没有多少人投入到考证的行列中,尽管听到种种关于考证重要性的传闻,但总是感觉来日方长。很多学校也有规定,大一不准报考英语等级考试,所以很多人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当然,也不乏有少数人较清醒,及早准备,因为大一的闲暇时间很多,正好用于备考。

大二的觉醒:考吧,考吧,不是罪

大二学生中被称为最幸运的就是一次性过英语四、六级的人,最坐立不安的是四级还没通过的人。大多数同学此时已经觉醒,他们知道了考证的重要性,也在考证上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仍有很多不幸者,比如考四级第一次59分,再考一次57分,于是他们对考试产生了恐惧心理。除了英语,还得准备考计算机,考双学位……特别是大二下学期,时间愈来愈紧迫,双休日已不存在,但大家仍觉苦中有乐,倍感充实。

大三的呐喊:考不完的证,做不完的梦

很多大三学生开玩笑说:“在网吧里聊天的大多不是大三的,因为大一、大二的空闲时间稍多,大四找了工作的也比较空闲,而大三的要应付没完没了的考试。”这话说得有些绝对,但也反映了大三学生的生存状况。,他们的繁忙可见一斑。一位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同学说:“考了四级,再考计算机,再考普通话,再考六级,真是回到了炼狱般的高三。一进入大三,连空气都透着一种无形的压力。”尤其是耳闻目睹了大四的找工作的种种经历后,更加感到证书的重要性。同时,考研的人已经投入备考之中,过着废寝忘食的生活。一部分人准备考驾驶执照,因为听人说,就算是当秘书,也要求会开车,还有人花钱考导游。

大四的叹息:证书啊,我的敲门砖

一位新闻专业的女生自豪地说自己已有十五个证书,底气很足,一点也不担心工作问题,而对那些证书不厚的人来说,要想笑傲江湖,还有几分心悸。一位毕业生感慨:“师弟师妹们,你们在大四前一定要过四级啊,不要像我,连面试的机会都没有。真是悲惨至极。”

据统计,90%的大学生须考两种证书,80%的要求考三种或三种以上。为何考证普及率如此高呢?第一是用人单位的要求,很多好的企事业单位都要求过英语六级和计算机二级。第二是就业压力所迫。扩招后,大学生越来越多,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很多人认为在这种情况下,惟有证书能增加自己的筹码。

在前些日子举行的人才招聘会上,一位公司老总说:“在同等条件下,我们一般优先考虑拥有更多证书的大学生。因为这至少表明他能主动学习,而且在这一方面获得了相当高的知识水平。当然,这也不是绝对的。也有一些大学生只是一门心思去考证,而忽视了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这样,他即使可以凭借证书暂时获取较好的工作,但是最终还是会被淘汰的。另外,现在很多考证只是以盈利为目的,这样的证书无法证明持证者的能力。”

外语学院一位同学说,考证也是为日后找工作积累一些资本。现在,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较以往有了很大变化,许多人感触到与其以后悲叹“就业难,难于上青天”,不如现在多学一些技能,找工作时多几份本事,也能增加成功的自信。目前,用人单位大多不太注重学科成绩,而更看重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各种各样的证书理所当然成为体现综合素质的参照物。

考证热,叫我如何对待你?

“一张文凭,多张证书”已经成为当今大学生努力追求的目标。大学生考证,能让其在专业知识与社会实践间找到有效平衡点。当前的大学教育专业设置和课程安排与社会需求之间存在着某种脱节。单纯的高校基础知识存在许多不足,无法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因此,大学生才通过“考证”来弥补教育本身的不足。

考证热有其积极意义。但是各种证书并非大学生求职的绿卡,它只是一种参考依据。用人单位看重的仍然是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发展潜能。因此,大学生考证要有针对性,要专而不乱,不能本末倒置,耽误正常的学习。同时,要通过考证过程当中的学习和培训,达到提升自我的目的,惟有这样,才能使证书与自己的专业技能形成相辅相成的效果,让考证热不为“证”而热。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南李路22号 邮编:430064 电话:027-88426013 传真:027-88426111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4 武昌首义学院 鄂ICP备16000181号

  • 新闻中心首页
  • 学校要闻
  • 综合新闻
  • 媒体聚焦
  • 电子校报
  • 首义光华
  • 视频新闻
  • 校媒风采
  • 微信
  • 学校首页
  1. 首页
  2. 新闻中心
  3. 视频新闻

透视大学考证热:一张文凭,多张证书

2009-11-17 01:56:35

凤凰网消息:曾经,一纸文凭意味着拥有工作、身份和未来;曾经,怀揣毕业证书即可闯荡天下。于是,很多人都在努力获取这张生存绿卡。但如今,人潮涌动的人才市场里,各种各样证明自己的证书,似乎成为从业的入场券:早在2001年,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就已经确定了90个必须持职业资格证书就业的技术工种;更有观点认为,学历证书只是一个人基本素质的证明,而资格证书则是对一个人能从事某项工作的量化证明,因而更贴近职业本身。职业资格证书是劳动者求职、任职的资格凭证,是用人单位招聘、录用劳动者的主要依据,是劳动力市场上的“通行证”。

“我们一起去考证”

在校园里经常看到红色的大条幅“某某等级考试考点”,教学楼前站立着几个身着制服的人,成群的考生焦急地等待着进入考场。有的人胸有成竹,谈笑风生;有的人屏气养神;有的人临时抱佛脚,抓紧最后的时间……这样的一幕幕场景,我们早已司空见惯,但每个人对考证的态度及心理究竟怎样呢?不同阶段的学生有不同的看法。

大一的懵懂:考证与我无关

大一新生中,大多数人对考证的重要性并不了解,刚刚经历过黑色的七月,应试教育的解脱,使他们获得了难以言说的轻松。崭新的大学生活刚刚展开,没有多少人投入到考证的行列中,尽管听到种种关于考证重要性的传闻,但总是感觉来日方长。很多学校也有规定,大一不准报考英语等级考试,所以很多人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当然,也不乏有少数人较清醒,及早准备,因为大一的闲暇时间很多,正好用于备考。

大二的觉醒:考吧,考吧,不是罪

大二学生中被称为最幸运的就是一次性过英语四、六级的人,最坐立不安的是四级还没通过的人。大多数同学此时已经觉醒,他们知道了考证的重要性,也在考证上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仍有很多不幸者,比如考四级第一次59分,再考一次57分,于是他们对考试产生了恐惧心理。除了英语,还得准备考计算机,考双学位……特别是大二下学期,时间愈来愈紧迫,双休日已不存在,但大家仍觉苦中有乐,倍感充实。

大三的呐喊:考不完的证,做不完的梦

很多大三学生开玩笑说:“在网吧里聊天的大多不是大三的,因为大一、大二的空闲时间稍多,大四找了工作的也比较空闲,而大三的要应付没完没了的考试。”这话说得有些绝对,但也反映了大三学生的生存状况。,他们的繁忙可见一斑。一位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同学说:“考了四级,再考计算机,再考普通话,再考六级,真是回到了炼狱般的高三。一进入大三,连空气都透着一种无形的压力。”尤其是耳闻目睹了大四的找工作的种种经历后,更加感到证书的重要性。同时,考研的人已经投入备考之中,过着废寝忘食的生活。一部分人准备考驾驶执照,因为听人说,就算是当秘书,也要求会开车,还有人花钱考导游。

大四的叹息:证书啊,我的敲门砖

一位新闻专业的女生自豪地说自己已有十五个证书,底气很足,一点也不担心工作问题,而对那些证书不厚的人来说,要想笑傲江湖,还有几分心悸。一位毕业生感慨:“师弟师妹们,你们在大四前一定要过四级啊,不要像我,连面试的机会都没有。真是悲惨至极。”

据统计,90%的大学生须考两种证书,80%的要求考三种或三种以上。为何考证普及率如此高呢?第一是用人单位的要求,很多好的企事业单位都要求过英语六级和计算机二级。第二是就业压力所迫。扩招后,大学生越来越多,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很多人认为在这种情况下,惟有证书能增加自己的筹码。

在前些日子举行的人才招聘会上,一位公司老总说:“在同等条件下,我们一般优先考虑拥有更多证书的大学生。因为这至少表明他能主动学习,而且在这一方面获得了相当高的知识水平。当然,这也不是绝对的。也有一些大学生只是一门心思去考证,而忽视了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这样,他即使可以凭借证书暂时获取较好的工作,但是最终还是会被淘汰的。另外,现在很多考证只是以盈利为目的,这样的证书无法证明持证者的能力。”

外语学院一位同学说,考证也是为日后找工作积累一些资本。现在,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较以往有了很大变化,许多人感触到与其以后悲叹“就业难,难于上青天”,不如现在多学一些技能,找工作时多几份本事,也能增加成功的自信。目前,用人单位大多不太注重学科成绩,而更看重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各种各样的证书理所当然成为体现综合素质的参照物。

考证热,叫我如何对待你?

“一张文凭,多张证书”已经成为当今大学生努力追求的目标。大学生考证,能让其在专业知识与社会实践间找到有效平衡点。当前的大学教育专业设置和课程安排与社会需求之间存在着某种脱节。单纯的高校基础知识存在许多不足,无法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因此,大学生才通过“考证”来弥补教育本身的不足。

考证热有其积极意义。但是各种证书并非大学生求职的绿卡,它只是一种参考依据。用人单位看重的仍然是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发展潜能。因此,大学生考证要有针对性,要专而不乱,不能本末倒置,耽误正常的学习。同时,要通过考证过程当中的学习和培训,达到提升自我的目的,惟有这样,才能使证书与自己的专业技能形成相辅相成的效果,让考证热不为“证”而热。

 

 

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南李路22号

邮政编码:430064

电话:027-88426013

传真-88426013

鄂icp备160018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