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学校要闻
  • 综合新闻
  • 媒体聚焦
  • 电子校报
  • 首义光华
    • 学校荣光
    • 教科成果
    • 竞赛获奖
    • 优秀师生
  • 视频新闻
  • 校媒风采
  • 微信
 
学校主页

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新闻正文详情

校媒联动探寻大学生网络评论大赛通关“密码”

更新时间:2023-12-13  浏览量:   来源:发布部门:武昌首义学院     更多

最后一张了

  • 最后一张

12月7日,新闻与文法学院特邀荆楚网网群工作部主任伍佳佳来校,以“以赛为媒点亮成长璀璨星光”为题,对我校学子参加第十届全国大学生网络评论大赛进行专题指导。新闻学2021级全体学生聆听报告,新闻学专业负责人杨娟主持。

活动伊始,杨娟表示,在网络评论实践尤其是助力大学生写作提升及正向成长方面,伍佳佳有非常独到的见解,此次针对性指导将更好地指导同学们参加学科竞赛,希望大家都能认真聆听学习、积极交流。

会上,伍佳佳围绕成长故事、评论写作要点、如何提升参赛质效等内容,进行了生动分享,既有规律性总结,又有实操方法,引人深思。

“有一次偶然的机会,往学校校报投了一篇散文,被学校校报老师采用,并邀请加入校报记者团,自此借助平台,不断学习提升,获得了很多成长机会……”伍佳佳以自己读书期间的成长故事开场,叮嘱同学们要充分借力平台,不断提升笔力,积攒自己署名作品。尤其是在当下,“作品既是底气也是硬核竞争力”的时代,无论将来往哪个方向发展,都有很好的助益。他指出,大学生网络评论大赛是“以赛促学,以赛育人,以赛咨政”的好机会,大赛走到第十个年头,一大批优秀选手成为央媒、省媒评论部骨干。他以汉江师范学院胡文江副教授创办“红笔”团队的故事、三峡大学刘咏燕副教授创建“刘咏燕网评工作室”的故事、湖北美术学院陈艳丽副教授创办“五十三梯”漫评团队的故事,充分展示了网评育人成效。多年来,一大批青年学子通过参加网络评论大赛,紧跟社会热点,积极创作,通过文字、音视频、动漫等多种形式表达观点和思考,引发了广泛关注和共鸣,不少作品在各类大赛频频获奖。

伍佳佳劝勉新闻专业学子,要了解传播趋势,掌握传播规律,努力实践创新,除了学习书本知识外,更要学会看到“看不见”的东西,比如学科对应的社会发展需求、政策风口等;要在互联网语境下,争做“高网商”的大学生,跟上时代需求,抓住社会热点,及时发出青年人的声音,同时也要管好自己的言行,做正能量的传播者。最后,他分享了网络评论写作提升的九个要点,鼓励同学们往“自由呼吸式”写作方向努力,并详细作了第十届全国大学生网络评论大赛参赛辅导,期待更多同学交流参赛,获得更好成绩。

伍佳佳,荆楚网(湖北日报网)网群工作部主任,兼任湖北日报大学生记者团指导委员会副主任,武汉市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等。个人主创作品多次获得湖北新闻奖一、二等奖、湖北季度网宣好作品奖等,连续两年牵头的项目获评湖北省年度融合传播十佳精品项目。2020年4月主持成立楚天网络评论研究院,成为全国首个专门研究网络评论的权威媒体机构,凝聚全国学界、业界、垂直行业领域专家100余人。创新举办全国大学生网络评论大赛,获省委领导批示肯定,中央网信办领导表扬,通过大赛助力千余名大学生走到更好平台。2023年4月,获评中央网信办网评“四优”竞赛优秀个人、省委网信办“创六优”优秀网评工作者。

 

 

 

记者 韩春龙

教工通讯员 杨娟

摄影 张佳乐

编辑 谈雨璇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南李路22号 邮编:430064 电话:027-88426013 传真:027-88426111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4 武昌首义学院 鄂ICP备16000181号

  • 新闻中心首页
  • 学校要闻
  • 综合新闻
  • 媒体聚焦
  • 电子校报
  • 首义光华
  • 视频新闻
  • 校媒风采
  • 微信
  • 学校首页
  1. 首页
  2. 新闻中心
  3. 综合新闻

校媒联动探寻大学生网络评论大赛通关“密码”

2023-12-13 12:34:22

<<< 上一张
下一张 >>>

12月7日,新闻与文法学院特邀荆楚网网群工作部主任伍佳佳来校,以“以赛为媒点亮成长璀璨星光”为题,对我校学子参加第十届全国大学生网络评论大赛进行专题指导。新闻学2021级全体学生聆听报告,新闻学专业负责人杨娟主持。

活动伊始,杨娟表示,在网络评论实践尤其是助力大学生写作提升及正向成长方面,伍佳佳有非常独到的见解,此次针对性指导将更好地指导同学们参加学科竞赛,希望大家都能认真聆听学习、积极交流。

会上,伍佳佳围绕成长故事、评论写作要点、如何提升参赛质效等内容,进行了生动分享,既有规律性总结,又有实操方法,引人深思。

“有一次偶然的机会,往学校校报投了一篇散文,被学校校报老师采用,并邀请加入校报记者团,自此借助平台,不断学习提升,获得了很多成长机会……”伍佳佳以自己读书期间的成长故事开场,叮嘱同学们要充分借力平台,不断提升笔力,积攒自己署名作品。尤其是在当下,“作品既是底气也是硬核竞争力”的时代,无论将来往哪个方向发展,都有很好的助益。他指出,大学生网络评论大赛是“以赛促学,以赛育人,以赛咨政”的好机会,大赛走到第十个年头,一大批优秀选手成为央媒、省媒评论部骨干。他以汉江师范学院胡文江副教授创办“红笔”团队的故事、三峡大学刘咏燕副教授创建“刘咏燕网评工作室”的故事、湖北美术学院陈艳丽副教授创办“五十三梯”漫评团队的故事,充分展示了网评育人成效。多年来,一大批青年学子通过参加网络评论大赛,紧跟社会热点,积极创作,通过文字、音视频、动漫等多种形式表达观点和思考,引发了广泛关注和共鸣,不少作品在各类大赛频频获奖。

伍佳佳劝勉新闻专业学子,要了解传播趋势,掌握传播规律,努力实践创新,除了学习书本知识外,更要学会看到“看不见”的东西,比如学科对应的社会发展需求、政策风口等;要在互联网语境下,争做“高网商”的大学生,跟上时代需求,抓住社会热点,及时发出青年人的声音,同时也要管好自己的言行,做正能量的传播者。最后,他分享了网络评论写作提升的九个要点,鼓励同学们往“自由呼吸式”写作方向努力,并详细作了第十届全国大学生网络评论大赛参赛辅导,期待更多同学交流参赛,获得更好成绩。

伍佳佳,荆楚网(湖北日报网)网群工作部主任,兼任湖北日报大学生记者团指导委员会副主任,武汉市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等。个人主创作品多次获得湖北新闻奖一、二等奖、湖北季度网宣好作品奖等,连续两年牵头的项目获评湖北省年度融合传播十佳精品项目。2020年4月主持成立楚天网络评论研究院,成为全国首个专门研究网络评论的权威媒体机构,凝聚全国学界、业界、垂直行业领域专家100余人。创新举办全国大学生网络评论大赛,获省委领导批示肯定,中央网信办领导表扬,通过大赛助力千余名大学生走到更好平台。2023年4月,获评中央网信办网评“四优”竞赛优秀个人、省委网信办“创六优”优秀网评工作者。

 

 

 

记者 韩春龙

教工通讯员 杨娟

摄影 张佳乐

编辑 谈雨璇

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南李路22号

邮政编码:430064

电话:027-88426013

传真-88426013

鄂icp备160018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