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学校要闻
  • 综合新闻
  • 媒体聚焦
  • 电子校报
  • 首义光华
    • 学校荣光
    • 教科成果
    • 竞赛获奖
    • 优秀师生
  • 视频新闻
  • 校媒风采
  • 微信
 
学校主页

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新闻正文详情

艺术设计学院2024年专业考察活动圆满结束

更新时间:2024-04-04  浏览量:   来源:发布部门:武昌首义学院     更多

最后一张了

  • 最后一张

三月风和日丽,春暖花开,艺术设计学院组织产品设计专业、视觉传达专业、动画专业、环境设计四个专业的2021级学生走出校门,开展了专业考察活动。

环境设计的同学们在游娟、李耘云、刘荆和李玥莹四位指导老师带领下,前往福建省开展了为期12天的《艺术实践(采风)》课程教学。师生考察的第一站是福建省博物馆。在馆内,李耘云老师带着同学们赏析了福建德化白瓷。大家观摩先辈们的创作技法,了解艺术品所蕴含的历史、文化、社会等背景,在观察中培养艺术鉴赏能力,激发自身创造力和想象力。随后,师生走进三坊七巷,来到中国明清建筑博物馆,感受典雅、庄严、舒缓的福州古建筑勾勒出城市的旧时风光,及其与文化根脉孕育出的独一无二的古邑精魂,倾听藏品故事,体会福州文化底蕴。第二站,师生来到世界文化遗产福建土楼,在怀远楼前聆听了一堂传统民居公开课,从土楼的建筑工艺、建筑材料、形态、内部结构到历史功能、缩影及客家人迁徙生存的烙印,作了全面了解。第三站,师生在鼓浪屿万国建筑群前开展了建筑小课堂,岛上的建筑洋溢着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的色彩,同学们在欣赏建筑特色的同时赏析了其背后的历史故事。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同学们在陈晓慧、徐齐、臧胡鹏、林筱萱、王艺舟、王雅璇六位老师的带领下,展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福建文化考察之旅。第一站,师生来到福建省阳光学院设计学院,双方教师就如何更好地培养学生们创作力、建立学生从校园到社会的衔接、促进学生就业等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同时就各自专业的教学模式、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进行了深入交流。第二站,师生前往了泉州市和南靖土楼。在泉州非遗博物馆内,师生们目睹了大量非遗文物和传统手工艺品,学习了泉州的漆线雕、泉州锡雕等工艺手法。随后,师生又前往木偶戏剧院,近距离感受了木偶戏魅力,对泉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渊源、工艺技法以及艺术价值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

产品设计专业的同学们在章文熹和徐梦云两位老师带领下,前往中国设计智造一线“珠三角地区”,开启了设计考察学习之旅。第一站,师生来到广东佛山和广州的一线产品设计公司、两家传统与先进制造业企业、多元商业文化场景以及设计前沿展览等地进行考察学习。这四类考察点各具特色,让同学们在实践中感受到了设计的魅力与责任,加深了同学们对产品设计行业现状以及发展趋势的了解。第二站,师生通过对深圳市区的实地考察,从不同角度和层面理解了设计的力量与意义。

动画专业的同学们在刘茜茜、熊波、段舜婕三位老师带领下,来到祖国西北地区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化创作之旅。第一阶段,师生穿梭在兰州、张掖、嘉峪关之间。在兰州,同学们对当地传统手工技艺进行了了解,通过亲身体验,感受其中的精湛之处;在张掖,师生领略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探寻了丝绸之路的历史痕迹;在嘉峪关,师生登上长城,俯瞰山峦,领略长城的宏伟壮丽,震撼于蕴含其中的民族精神。通过对历史文化的学习了解,师生汲取了丰富的创作灵感,为将来的动画作品奠定了坚实基础。第二阶段,师生来到了位于陆上丝绸之路的璀璨明珠——敦煌,观看了大型沉浸式话剧《又见敦煌》,并用边走边看的方式,体验了敦煌的历史和文化,进行了一次“古今穿越”的学习之旅。随后,师生前往被誉为“世界艺术宝库”的石窟艺术奇观——莫高窟,近距离感受了千年前匠人们的智慧和技艺,了解了佛教艺术的发展历程,汲取了大量艺术灵感。在敦煌标志性景点之一的鸣沙山月牙泉,师生感慨大自然的神奇与壮美,在沙漠与泉水的交融中感受西域文化的独特魅力。第三阶段,师生来到青海藏区,见证了美丽的自然风光,感悟了深厚的历史文化,了解了藏传佛教的博大精深。

此次采风考察之旅,让同学们了解到了各地独特的民俗文化,加深他们对于非遗文化的理解与热爱,也激发了他们的创作灵感,为同学们今后将传统与现代、历史与创新进行巧妙融合,为艺术创作注入新活力奠定了基础。

 

 

 

记者 崔梓熙 熊荣欢

编辑 张璐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南李路22号 邮编:430064 电话:027-88426013 传真:027-88426111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4 武昌首义学院 鄂ICP备16000181号

  • 新闻中心首页
  • 学校要闻
  • 综合新闻
  • 媒体聚焦
  • 电子校报
  • 首义光华
  • 视频新闻
  • 校媒风采
  • 微信
  • 学校首页
  1. 首页
  2. 新闻中心
  3. 综合新闻

艺术设计学院2024年专业考察活动圆满结束

2024-04-04 15:37:20

<<< 上一张
下一张 >>>

三月风和日丽,春暖花开,艺术设计学院组织产品设计专业、视觉传达专业、动画专业、环境设计四个专业的2021级学生走出校门,开展了专业考察活动。

环境设计的同学们在游娟、李耘云、刘荆和李玥莹四位指导老师带领下,前往福建省开展了为期12天的《艺术实践(采风)》课程教学。师生考察的第一站是福建省博物馆。在馆内,李耘云老师带着同学们赏析了福建德化白瓷。大家观摩先辈们的创作技法,了解艺术品所蕴含的历史、文化、社会等背景,在观察中培养艺术鉴赏能力,激发自身创造力和想象力。随后,师生走进三坊七巷,来到中国明清建筑博物馆,感受典雅、庄严、舒缓的福州古建筑勾勒出城市的旧时风光,及其与文化根脉孕育出的独一无二的古邑精魂,倾听藏品故事,体会福州文化底蕴。第二站,师生来到世界文化遗产福建土楼,在怀远楼前聆听了一堂传统民居公开课,从土楼的建筑工艺、建筑材料、形态、内部结构到历史功能、缩影及客家人迁徙生存的烙印,作了全面了解。第三站,师生在鼓浪屿万国建筑群前开展了建筑小课堂,岛上的建筑洋溢着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的色彩,同学们在欣赏建筑特色的同时赏析了其背后的历史故事。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同学们在陈晓慧、徐齐、臧胡鹏、林筱萱、王艺舟、王雅璇六位老师的带领下,展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福建文化考察之旅。第一站,师生来到福建省阳光学院设计学院,双方教师就如何更好地培养学生们创作力、建立学生从校园到社会的衔接、促进学生就业等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同时就各自专业的教学模式、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进行了深入交流。第二站,师生前往了泉州市和南靖土楼。在泉州非遗博物馆内,师生们目睹了大量非遗文物和传统手工艺品,学习了泉州的漆线雕、泉州锡雕等工艺手法。随后,师生又前往木偶戏剧院,近距离感受了木偶戏魅力,对泉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渊源、工艺技法以及艺术价值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

产品设计专业的同学们在章文熹和徐梦云两位老师带领下,前往中国设计智造一线“珠三角地区”,开启了设计考察学习之旅。第一站,师生来到广东佛山和广州的一线产品设计公司、两家传统与先进制造业企业、多元商业文化场景以及设计前沿展览等地进行考察学习。这四类考察点各具特色,让同学们在实践中感受到了设计的魅力与责任,加深了同学们对产品设计行业现状以及发展趋势的了解。第二站,师生通过对深圳市区的实地考察,从不同角度和层面理解了设计的力量与意义。

动画专业的同学们在刘茜茜、熊波、段舜婕三位老师带领下,来到祖国西北地区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化创作之旅。第一阶段,师生穿梭在兰州、张掖、嘉峪关之间。在兰州,同学们对当地传统手工技艺进行了了解,通过亲身体验,感受其中的精湛之处;在张掖,师生领略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探寻了丝绸之路的历史痕迹;在嘉峪关,师生登上长城,俯瞰山峦,领略长城的宏伟壮丽,震撼于蕴含其中的民族精神。通过对历史文化的学习了解,师生汲取了丰富的创作灵感,为将来的动画作品奠定了坚实基础。第二阶段,师生来到了位于陆上丝绸之路的璀璨明珠——敦煌,观看了大型沉浸式话剧《又见敦煌》,并用边走边看的方式,体验了敦煌的历史和文化,进行了一次“古今穿越”的学习之旅。随后,师生前往被誉为“世界艺术宝库”的石窟艺术奇观——莫高窟,近距离感受了千年前匠人们的智慧和技艺,了解了佛教艺术的发展历程,汲取了大量艺术灵感。在敦煌标志性景点之一的鸣沙山月牙泉,师生感慨大自然的神奇与壮美,在沙漠与泉水的交融中感受西域文化的独特魅力。第三阶段,师生来到青海藏区,见证了美丽的自然风光,感悟了深厚的历史文化,了解了藏传佛教的博大精深。

此次采风考察之旅,让同学们了解到了各地独特的民俗文化,加深他们对于非遗文化的理解与热爱,也激发了他们的创作灵感,为同学们今后将传统与现代、历史与创新进行巧妙融合,为艺术创作注入新活力奠定了基础。

 

 

 

记者 崔梓熙 熊荣欢

编辑 张璐

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南李路22号

邮政编码:430064

电话:027-88426013

传真-88426013

鄂icp备160018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