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学校要闻
  • 综合新闻
  • 媒体聚焦
  • 电子校报
  • 首义光华
    • 学校荣光
    • 教科成果
    • 竞赛获奖
    • 优秀师生
  • 视频新闻
  • 校媒风采
  • 微信
 
学校主页

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新闻正文详情

设计赋能非遗文创,艺设学子探索社会大课堂

更新时间:2024-09-02  浏览量:   来源:发布部门:武昌首义学院     更多

最后一张了

  • 最后一张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的文化根脉,承载着历史的记忆与文化的精髓。为了将非遗文化特征与当代审美需求结合,7月11日-14日,艺术设计学院副院长肖巍,党总支书记杨琳,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师陈晓慧、王艺舟带领“大美恩施建始行”社会实践考察团,与湖北恩施建始县文化和旅游局合作,深入恩施、建始县探索“非遗+设计”新路径,旨在通过现代设计思维赋能非遗文化,助力当地文旅高质量发展,积极推动“专业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融会贯通。

此次活动不仅是一次文化的深度探索之旅,更是一次将传统与现代融合的文创设计实践之旅。实践队深入挖掘恩施地区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元素,巧妙运用现代设计手法进行再创作,使古老的非遗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生命力与活力。在实地探访中,实践队深刻体验到了当地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魅力,无论是黄四姐悠扬动听的歌声,还是龙氏三姐妹对非遗技艺的精湛传承,亦或是丝旋锣鼓激昂澎湃的节奏和西兰卡普精美绝伦的编织工艺,都让实践队赞叹不已,也为队员们的文创设计提供了丰富的灵感源泉。

基于深刻的感受与丰富的灵感,实践队创新性地提出了“非遗+”的文创新模式,以恩施地区的文化符号黄四姐为创作灵感,巧妙结合广西刘三姐的传说故事,共同设计出了“黄四姐牵手刘三姐”非遗IP形象。这一联名IP的推出,不仅促进了恩施与广西之间的文化交流与合作,也为当地文创产业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创意。

除此之外,实践队还从恩施独特的傩戏文化中汲取灵感,创新设计出傩面扑克牌及一系列饰品和家居用品,这些产品不仅充分展现了恩施地区的艺术魅力与历史底蕴,还巧妙地融合了现代审美需求与实用功能,为恩施文化的广泛传播提供了新的载体与途径。

通过这次实践之旅,实践队不仅实现了对传统文化的深度探索与传承,更为当地文创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创意。同时,实践队还围绕土家族传统织锦西兰卡普的核心元素,精心设计了一系列现代文创衍生产品,包括手机壳、披肩、抱枕、挂饰等,既保留了西兰卡普的原始美感与独特韵味,又巧妙地融入了现代设计理念和时尚元素,使其更加符合现代人的审美需求和生活方式,进一步推动了传统文化的现代化传承与发展。

“大美恩施建始行”活动不仅是一次难忘的文化探索之旅,更是一次充满挑战与收获的文创设计实践之旅。实践队成员均表示,期待未来能有更多机会深入探索中华大地的璀璨文化瑰宝,用设计点亮文化之光,以实际行动践行“青春献给祖国”的崇高理想。此次社会实践不仅为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实践经验,也为当地文旅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下一步,艺术设计学院将加大与建始文化和旅游局在文化旅游资源上的协同共创,从当地非遗文创、景区特色文创产品设计方面进行深度合作,促进产教研协同发展。

 

 

 

通讯员 陈晓慧 何睿萱

编辑 张璐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南李路22号 邮编:430064 电话:027-88426013 传真:027-88426111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4 武昌首义学院 鄂ICP备16000181号

  • 新闻中心首页
  • 学校要闻
  • 综合新闻
  • 媒体聚焦
  • 电子校报
  • 首义光华
  • 视频新闻
  • 校媒风采
  • 微信
  • 学校首页
  1. 首页
  2. 新闻中心
  3. 综合新闻

设计赋能非遗文创,艺设学子探索社会大课堂

2024-09-02 17:04:15

<<< 上一张
下一张 >>>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的文化根脉,承载着历史的记忆与文化的精髓。为了将非遗文化特征与当代审美需求结合,7月11日-14日,艺术设计学院副院长肖巍,党总支书记杨琳,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师陈晓慧、王艺舟带领“大美恩施建始行”社会实践考察团,与湖北恩施建始县文化和旅游局合作,深入恩施、建始县探索“非遗+设计”新路径,旨在通过现代设计思维赋能非遗文化,助力当地文旅高质量发展,积极推动“专业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融会贯通。

此次活动不仅是一次文化的深度探索之旅,更是一次将传统与现代融合的文创设计实践之旅。实践队深入挖掘恩施地区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元素,巧妙运用现代设计手法进行再创作,使古老的非遗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生命力与活力。在实地探访中,实践队深刻体验到了当地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魅力,无论是黄四姐悠扬动听的歌声,还是龙氏三姐妹对非遗技艺的精湛传承,亦或是丝旋锣鼓激昂澎湃的节奏和西兰卡普精美绝伦的编织工艺,都让实践队赞叹不已,也为队员们的文创设计提供了丰富的灵感源泉。

基于深刻的感受与丰富的灵感,实践队创新性地提出了“非遗+”的文创新模式,以恩施地区的文化符号黄四姐为创作灵感,巧妙结合广西刘三姐的传说故事,共同设计出了“黄四姐牵手刘三姐”非遗IP形象。这一联名IP的推出,不仅促进了恩施与广西之间的文化交流与合作,也为当地文创产业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创意。

除此之外,实践队还从恩施独特的傩戏文化中汲取灵感,创新设计出傩面扑克牌及一系列饰品和家居用品,这些产品不仅充分展现了恩施地区的艺术魅力与历史底蕴,还巧妙地融合了现代审美需求与实用功能,为恩施文化的广泛传播提供了新的载体与途径。

通过这次实践之旅,实践队不仅实现了对传统文化的深度探索与传承,更为当地文创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创意。同时,实践队还围绕土家族传统织锦西兰卡普的核心元素,精心设计了一系列现代文创衍生产品,包括手机壳、披肩、抱枕、挂饰等,既保留了西兰卡普的原始美感与独特韵味,又巧妙地融入了现代设计理念和时尚元素,使其更加符合现代人的审美需求和生活方式,进一步推动了传统文化的现代化传承与发展。

“大美恩施建始行”活动不仅是一次难忘的文化探索之旅,更是一次充满挑战与收获的文创设计实践之旅。实践队成员均表示,期待未来能有更多机会深入探索中华大地的璀璨文化瑰宝,用设计点亮文化之光,以实际行动践行“青春献给祖国”的崇高理想。此次社会实践不仅为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实践经验,也为当地文旅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下一步,艺术设计学院将加大与建始文化和旅游局在文化旅游资源上的协同共创,从当地非遗文创、景区特色文创产品设计方面进行深度合作,促进产教研协同发展。

 

 

 

通讯员 陈晓慧 何睿萱

编辑 张璐

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南李路22号

邮政编码:430064

电话:027-88426013

传真-88426013

鄂icp备160018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