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GC专题讲座助力学生成长
为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文生音频与新媒体运营基础知识,将其灵活运用于有声制作创意实践课程,11月 23 日,新闻与文法学院面向汉语言文学专业大二学生,通过线上方式开展了“AIGC(人工智能生成内容)文生音频与新媒体运营专题课程”。本次课程由汉语言文学专业有声创意实践课教师彭姗姗组织,特邀新闻与文法学院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教师、现在职攻读东南大学博士生的唐见老师担任主讲人,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数字转型之路提供专业性的实践指导。
课程伊始,唐见指出,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在内容创作方面独具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创意优势,而与前沿数字技术紧密结合,将极大助力学生在知识体系拓展、实践能力提升以及未来职业规划等多方面实现跨越性发展。本次课程内容围绕两大核心板块展开,一是深度解析语音合成技术的广泛应用,二是详细阐释内容运营的关键要点。
在语音合成技术讲解中,唐见系统介绍了其从机械式、电子式到计算机式语音合成的发展历程,并通过谷歌、微软、科大讯飞等行业领先企业案例,充分展示了该技术的强大功能,同时结合对剪映、配音神器等软件的实操演示,让同学们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了该技术的实用性,激发了同学们对数字融合技术的无限遐想。在内容运营板块,唐见以知名网红李子柒为例,生动诠释了优质内容与有效运营相结合所产生的巨大影响力,着重强调了选题规划、内容策划、素材整理、编辑优化和发布推广等流程在内容运营中的核心重要性。他还提醒同学们,在内容创作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独特优势,打造具有自身鲜明特色的数字作品。
课程尾声,唐见分享了优质内容促使用户主动传播的四大核心理由,即利益引导、塑造形象、引发共鸣和利他性,鼓励同学们在未来的创作实践中始终遵循这些原则,积极创作出更多高质量、富有感染力的数字内容。
此次 AIGC专题讲座不仅体现了汉语言文学专业在数字人文转型进程中的积极探索与实践,更展现了师生勇于创新、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未来,汉语言文学专业将继续在数字人工智能领域钻坚研微,持续培养适应时代需求的创新型人才,为国家数字人文建设添砖加瓦。
记者 伍湘怡 袁娜
教工通讯员 彭姗姗
摄影 杨文成 董文祥 王小利
编辑 张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