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展改革实效 研讨聚创新共识
新闻与文法学院开展专题教研活动
3月5日,新闻与文法学院以“教学创新”为双引擎,在成学楼同步开展了两场特色教研活动。新闻学专业围绕“AI赋能新闻教育”,通过杨艺华老师的《智能新闻实务》课程和杨娟老师开展的专题研讨会,深入探讨和实践人机协同的教学模式;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依托史春洁老师的《融合新闻学》课程,以“创新教学理念、优化课程设计、深化基层教研”为主题,通过示范课堂推动教学改革,助力国家一流本科课程建设。两场活动从技术赋能与实践深耕双向发力,为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融合新闻学》课堂上,史春洁老师以生动的案例为切入点,深入剖析融合新闻报道中主体的多样性,系统阐释传统媒体、新媒体、自媒体等不同角色在新闻报道中的相互作用与影响。为增强课堂互动性,史春洁老师巧妙设计问题链,如“融合新闻时代记者的角色转型”“新媒体平台在新闻报道中的功能定位”等,引导师生深入思考,课堂讨论氛围热烈。同时,史春洁老师结合自身实践经验,结合典型案例,深入分享了融合新闻报道中主体把握的技巧,以及多元化报道手法对提升新闻传播力与影响力的重要作用。
《智能新闻实务》课堂上,杨艺华老师以深圳卫视“夸父”机器人两会采访为例,引导学生讨论AI时代新闻采访的变化,学生们分析了机器人采访的优势与局限,杨艺华老师借此强调技术革新中要坚守新闻本质,追求人机协同。随后,杨艺华老师讲解了智能新闻信息采集知识,包括借助先进技术实现的各环节操作,以及与传统模式在多方面的差异。她还列举了信息过载、伦理风险等问题与挑战,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并结合案例介绍了智能新闻采集在及时性、多媒体性等方面的特点。
课程结束后,杨娟老师组织开展了以“AI嵌入教学”为主题的专题研讨会,师生围绕AI在教学中的应用各抒己见。罗睿杰同学表示,可以在课堂上使用Deepseek等AI工具提问,进而对比AI与人工回答的差异以增强学习直观感受。李秉坤同学表示,希望能把AI技术与舆论监测系统相结合,直观模拟出从选题策划到内容分发的全流程。
各位老师也就AI在教学中的应用分享了自己的见解。闫丽娜老师聚焦AI在整合教学资源方面的价值,提到AI能快速筛选网络课程、学术资源等信息,为教师提供丰富备课素材,优化资源推送,满足教师个性化资源需求,拓宽了获取及利用教学资源的思路。孙玉凤老师希望通过运用AI技术对教学数据进行深度挖掘与智能处理,在分析学生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多元数据的基础上精准评估学习效果,帮助教师及时洞察教学薄弱环节并动态优化教学策略,从而有效提升整体教学质量。杨娟老师综合师生意见后,就推进AI与教学融合、优化课程提出了三点建议:一是教师率先使用AI制作教学素材,积累经验以更好引导学生;二是思考将AI全流程嵌入教学各环节,发挥其优势提升教学效果;三是提醒师生使用AI时保持独立思考,避免依赖,并仔细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此次专题教研活动旨在为教师提供教学示范与交流平台,有力推动国家一流本科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以及教学创新。学院将继续深化基层教研协作,推动教学水平与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提升,为实现国家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目标、推动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记者 曹亚丹
教工通讯员 刘永兴
编辑 张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