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迹东巴文化,共探环境设计新思
为了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文化与环境设计之间的紧密联系,日前,艺术设计学院游娟老师、李耘云老师、刘荆老师和李玥莹老师,带领环境设计专业2022级101名学生踏上了前往丽江白沙古镇的实践考察之旅,探寻纳西族东巴文化的独特魅力。
踏入白沙古镇,就仿佛踏入了一段被岁月尘封的历史。这里的一砖一瓦都镌刻着时光的印记,每一块石头、每一片瓦砾,都默默诉说着过去的故事。同学们漫步在古镇街巷中,深刻感受到古镇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完美融合。“纳西族传统民居的布局,巧妙地利用了当地的地形和气候条件,既实用又充满美感。这种古朴的建筑风格,与周围的山川河流相得益彰,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游娟老师表示,这些都为同学们在环境设计中如何尊重自然、融入自然提供了生动范例。
东巴文化是纳西族的灵魂,而东巴文字则是这灵魂的独特载体。在当地,师生们向民间艺人请教,了解东巴文字的起源、发展和演变。“这些看似简单却蕴含深意的象形文字,不仅是记录纳西族历史和文化的工具,更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学生郑益涛说,在环境设计中,文字元素的运用能够赋予空间独特的文化内涵,东巴文字为大家打开了一扇全新的创意之门。
考察过程中,同学们还观察到当地居民的生活方式。传统的生活习俗与现代生活的元素在这里相互交织,碰撞出独特的火花,也让同学们意识到,文化传承并非是对过去的简单复制,而是在现代社会中找到传统文化的新生命力。在环境设计中,如何在满足现代功能需求的同时,保留和传承地域文化,成为了大家思考的重要课题。
“白沙古镇的保护,不仅仅是对建筑风貌的保存,更是对一种文化生态的守护。古镇中的每一座建筑、每一项传统习俗、每一个生活场景,共同构成了纳西族文化的生态系统。”学生胡梦莹表示,此次实践与考察课程,带领大家探寻了古镇保护与文化传承的深刻意义,也让大家深刻认识到,环境设计不仅仅是空间的塑造,更是文化的传承与延续。“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肩负着传承与创新的双重使命。未来,我们将努力探索如何用现代设计语言诠释传统文化,让古镇的保护与文化传承焕发新的活力。让我们以专业为桥梁,连接过去与未来,在守护文化根脉的同时,为传统注入新的生命力。”
据悉,此次活动中,101名同学以个人或团队形式,共完成设计作品近40件,下一步,学院将对作品进行线上展览。
通讯员 李玥莹
编辑 张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