脸谱传情 匠心永续
青马会成员沉浸式体验川剧变脸千年风韵
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激发青年学子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热情,4月17日,新闻与文法学院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学习会(以下简称“青马会”)走进川剧变脸非遗传承人邹永杰老师工作室,通过沉浸式表演观摩、互动体验与深度访谈,近距离感受川剧变脸的千年风韵,触摸传统艺术在当代的脉搏。
邹永杰老师以一段行云流水的变脸表演拉开活动序幕。折扇翻飞间,脸谱从红脸关公瞬间转为黑脸包拯,袖间机关暗藏玄机,脚步腾挪尽显武戏风骨。“变脸讲究‘快、准、稳’,但真正的精髓在于心手合一。”邹永杰老师一边演示一边解说,随着最后一张黑色脸谱定格,现场掌声如潮。紧接着,他表演了川剧绝活“喷火”,炽烈的火焰随身形舞动翻卷,将传统技艺的震撼力展现得淋漓尽致。表演结束后,邹永杰老师邀请参与活动的小朋友们参与脸谱创作,孩子们手握画笔,在空白脸谱上勾勒出斑斓的想象,传统纹样与童真创意碰撞出独特的艺术火花。
在舞扇体验环节,青马会成员跟随邹永杰老师学习舞扇子的基础身法。看似轻盈的扇舞实则需要精准把控力道,汉语言2303班徐子乐坦言:“扇子如剑,舞的是戏曲的魂,每一招一式都藏着匠人的心血。”随后的采访中,邹老师分享了自己与川剧变脸的半生情缘——17岁时因电视节目结缘,27岁时辗转火锅店打工时抓住拜师机会,即便因身材条件屡遭质疑,却通过努力锻炼取得成功。谈及传承困境,他坦言不易,却也欣慰近年来学习群体扩大,“我们在表演中融入魔术元素,但万变不离其宗,川剧的魂绝不能丢”。
最后的喷火体验环节,几名青马会成员在邹永杰老师指导下屏息凝神,手持火把完成基础动作。临别之际,邹永杰老师寄语同学们:“这团火从百年前燃到今天,靠的是一代代人的热爱。愿你们成为新的传火者,让传统活在当代人的眼睛里。”
据悉,青马会一直关注非遗文化的发展与传承,同学们纷纷表示,未来将继续以青年视角挖掘传统文化价值,定期开展寻访、宣讲等活动,让更多青年人能够体验非遗文化的当代价值。
记者 余鑫康
通讯员 吴菁
编辑 张璐